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2023-08-16 16:30李国贵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立场媒介攻坚

李国贵

导     语

报道中外事,议论是非情。新闻作为一种文体,用来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常见的新闻文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我们在阅读和创作新闻时,要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内容讲解

1.明确情感倾向,把握报道立场。

立场,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立场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情感态度和观点认识也就不同。比如,帮朋友说话时就会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报道立场,是指新闻报道机构和报道者秉持的报道原则在具体的报道活动中的体现。对同一事情的报道,有些新闻报道机构多关注正面影响,而有些则多关注负面影响,这就是立场不同而导致的不选择和情感倾向。

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引领时代发展的阵地,是人民意识和社会思潮的导航,其报道应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鼓舞和呼吁、批评和纠正,或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表达意愿,提出意见。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可以通过明确情感倾向,辨析和把握报道立场。

首先,情感倾向体现为新闻“报道什么”。如果弘扬正气,就要赞颂优秀人物;如果针砭时弊,就要批判不良事件。如《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写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突出他严谨认真的科研品质;写袁隆平找到水稻雌性不育植株,突出他勇于创新的科研方法;写袁隆平用事实反驳一些人对杂交稻的贬斥,突出他坚持真理的科研态度;写袁隆平规划并选育杂交水稻,突出他广博的科研视野。袁隆平科研路上的四个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科学精神。作者的情感倾向为高度赞扬,向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精神,为人民群众树立学习榜样。

其次,情感倾向体现为新闻“怎么报道”。选材立意、叙述方式、语言表达等都与作者的情感倾向有关。如《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使用的形式就较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多处细节描写刻画了张秉贵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其中“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晚上住在旅馆,从收音机里听到张秉贵的先进事迹后,久久不能入睡。他从床上爬起来,披起衣服伏在灯下,给张秉贵写了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以侧面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一方面说明张秉贵的美好品质在民间产生了广泛影响,另一方面是作者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表达对张秉贵的赞美和爱戴之情。

2.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媒介素养。

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平台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获取、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指能使用媒介技术查询、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包括在海量信息中迅速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同时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判断;评价信息主要指对信息内容的认识、质疑和批判;传播信息指对原生态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和发布。

新媒体时代,我们要提升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遵循真实、一致、主动、适度的原则,把握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做到善待媒體、善用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进行的积极作用。提高媒介素养,可促进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报道有立场,但要做到“客观”和“倾向”的统一;媒介需素养,也要考虑“小我”与“大我”的融合。我们不仅要有立场,还要有所担当,面对真、善、美要善于弘扬和维护,面对假、丑、恶要敢于斥责和打击,这才是好的媒介素养。

文本分析

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

“车来了!”6月30日上午10时许,冒着雨,驾驶员杨保安开着乡村客运小巴,沿着崭新的通村公路,驶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喇叭声引来招呼站内村民的阵阵欢呼。

人群中,66岁的省教育厅退休干部林强格外激动。过去17年,他曾先后20多次来过阿布洛哈,都是爬悬崖、过溜索,只有这次是乘车进入的,“梦想成真了!”

通路通车,对于群山深处的阿布洛哈来说,是历史性的时刻。这意味着中国大地上,公路将贯穿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让它们更快融入国家经济大循环。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子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一直没有通公路。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2019年6月,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被列入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范畴,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起于拉果乡布歪村,止于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小学,全长3.8公里,其中包括3座隧道、1座战备钢桥,桥隧比近30%。

项目承建方四川路桥项目经理赵静介绍,公路全线位于高山峡谷地带,绝大部分路段都位于接近垂直的峭壁上,地质结构复杂,岩层破碎,施工难度极大,平均每天仅推进10余米,相当于在峭壁上“啃”出一条路来。

为此,省交通运输厅抽调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四川路桥投入10余名博士、教授级高工,力量堪比修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或特大桥;还首次从省外调运世界最大直升机米-26吊运机械设备。

2019年底,按“硬化路+缆车摆渡”永临结合方案,阿布洛哈对外通道打通,基本满足村民日常客货运输需求。如今,最后1公里左右永久性路段也全面建成。

当天开通的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客运班线全长35公里,是凉山州首条按“金通工程”标准实施并开行的乡村客运班线。“40分钟就能到拖觉。”杨保安说,他每天往返一趟,遇到赶场日就往返两趟。

“这也标志着四川100%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比计划提前3个月。”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许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73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7万公里,并于2019年底提前一年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客车开进村,让阿布洛哈村支书吉列子日开始谋划未来,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且沙色聪更实在:考个驾照,买个车跑运输,让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选自《四川日报》2020年7月1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新闻中,作者站在客观立场上,赞扬了四川100%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这一件事的成功,宣传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惠民政策,记录了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情况。情感倾向明显,在“报道什么”的问题上,选择的是乡村通公路的小事,将通车现场公众的欣喜、打通阿布洛哈村的不易、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一一道来,生动呈现了“最后一条通村公路通车”的里程碑式意义。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交通是一项硬指标,写“通车”,具有典型性。“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国家的政府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骨干的现场指导、四川路桥的人力投入、机械设备的调运使用,这些让“全面通车”有了保障。这样写,目的在于以小见大,反映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怎样报道”脱贫攻坚,作者不仅精选信息,还注重描绘细节。开头部分的“6月30日上午10时”时间精确,突出事件的真实性。“冒着雨”“喇叭声”“阵阵欢呼”这些细节,给读者以强烈的画面感,可以感受到当地村民们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全长3.8公里,其中包括3座隧道、1座战备钢桥,桥隧比近30%”,一系列的数据,强调地势的复杂,任务的艰巨,突出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

这篇新闻,语言表达简练,主题重大深刻。作者善于运用媒体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获取信息准确,处理信息及时,报道生动形象,体现出作者较高的媒介素养。

猜你喜欢
立场媒介攻坚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扬 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