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有读者来信说:我远在老家的50岁的公婆要再生一个孩子,不知道他们怎么考虑的,明明已经有孙女了,却冒很大风险做试管。往远了说,公婆的财产分配肯定会有变动;往近了说,公婆年龄已经大了,孩子的抚养、上学肯定要我们帮衬。我和老公实在有点无法消化这件事,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跟这个比我们女儿还小的孩子相处。
看到这个来信,我竟然第一时间为70后的勇猛鼓掌。乍听到50岁怀孕再生,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50岁其实也就是70后生人而已。
50岁做试管,哪有那么容易?曾经在纪录片里看到一位失独大姐,四十多岁为了再要一个,打激素促排,再做受精卵移植,每一次都怀抱着巨大的希望收获巨大的失落,让我在屏幕前忍不住感慨,真的值得吃那么多苦吗?
我妈跟我提过好几次某邻居夫妻的事。在他们四十多岁时,他们的独子开着车冲进一条河溺亡,两人悲痛欲绝,沉溺在巨大的伤痛之中,后来听人劝说抱养了一名女婴,但没过多久,女人察觉到女婴的亲生父母过来偷偷看了一次,她二话不说,通过中间人把女婴送回去了。之后夫妻远赴北京一家专门的医院做试管,住了两三年酒店,五十岁这年,生下一對双胞胎。我妈每次说到这个事,都很敬佩,觉得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
但如果没有失独,为什么还要50岁费那么大力气怀孕生小孩?
以前我看过一部美剧《摩登家族》,里面七十多岁的老爹,有一个二婚妻子,还有四十多岁的女儿和三十多岁的儿子。大概到第四季,老爹又将有一个孩子,这时他的外孙女已经上大学了。这事放在美剧里看,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一大家子虽然经常有来有往,但爹、女儿、儿子,都是独立的一家。
老爹干什么事还要儿女批准吗?想结婚就结婚,想开跑车就开跑车。什么,儿女没钱?那跟老爹有什么关系?那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老爹奋斗到七十多岁,可不是给儿女赚钱花的。
如果这些剧情照搬到中国,足够打上一百六十集。父亲怎么能不经过子女的“允许”再生一个?老人怎么能这么舍得花钱,怎么能过得比年轻人还要好?
回到那位读者的问题上,五十岁没有失独,儿子结婚还生了小孩,为什么还要做试管再生一个?
大概是因为儿子太有出息了,不会再回小地方,父母也不可能跑到大城市去和儿子住在一起,既然还能生,那不如再生一个吧。
于是一群人都着急起来:那本来留给大儿子的遗产,要对半分了吧?老两口以后用退休金养小孩,不会还要大哥出钱吧?
“原本和谐的一家”,其实指的是,公婆在老家过着不麻烦小两口的生活,但是小两口需要的话,他们要第一时间出来支持,不管出钱也好,出力也好。
我35岁生二孩时,一样有人质疑:老大怎么办?原本给老大的爱和钱都要对半分了,对他不好吧?一提到二孩,很多人想的并不是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亲人,而是从此原本属于老大的钱少了一半,好不甘心啊。
这样想想,其实这对公婆还挺潇洒,不像上一代人,生活好像就只捆绑在孩子身上。他俩养大一个孩子,发现孩子的生活里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当机立断再生一个依靠。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父母不是子女的附属品,也没有义务为了孩子奉献一切。今后两边小家各自安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是也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