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网络冲浪的人应该发现了,前几年社交媒体上最流行的词还是chic(时髦、优雅),而从去年开始,这个词已经慢慢被chill取代。当代年轻人不再追求刻意营造的时髦感,开始向往轻量感生活,成为一个无论在穿着还是行为,都力求轻松或者显得轻松的人。
很多人开始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下班后关机“整顿职场”,不再内卷;不再执着“年轻人必买的第一个大牌包”,觉得拎个布袋子出门也挺好;高跟鞋或者一切会束缚自己身体的服饰几乎都不再上身;聚会也不一定非要聚餐或去KTV,几个人在公园躺着晒一下午太阳也是常有的事。宽松的衣服、帆布袋、骑行、野营……无不展示出当下青年对生活的态度,主打的就是一个松弛惬意。
柯非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从上午9点工作到下午6点,日程表被精准地以小时为单位划成一个个小格子,上大课、上小课、上网课、上教研课……遇到考试季,内容还会增加。一天课上下来,他精疲力尽,下班经常会在自己的车里先休息半小时,恢复一点元气。这个行业,周末通常更忙,柯非常常调侃自己如同一台机器,永不停歇。
有一天,他去运动装备超市,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公路自行车,看他驻足,热情邀请他试骑。他跨坐上比自己腰还高的自行车座,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笨拙地撅起臀部、塌下腰,扶着弯曲的自行车头,一脚就蹬出了三四米。在周围的人和物迅速后移的那一瞬间,他似乎感受到有什么不一样了。
有了自行车,柯非下班到点儿就打卡,回家稍事休整,就出门骑车。一开始在家门口的几条路上骑几圈,慢慢地,他骑出了自己居住的街区,骑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在骑行中,他获得了以往从未曾有的松弛感和愉悦感。
柯非的社交媒体账号上仔细记录了他骑行的感受:凉风习习的深夜,戴上头盔、耳机和运动手表,把手机留在家里,在无人的街道上以时速22公里的速度前行,这一刻天地间仿佛只有自己,能感受到风,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似乎直到这一刻,才从兵荒马乱的工作中真正抽离,获取一些轻量感时刻。
柯非越骑越远。有一次他有两天的连续假期,于是一大早就出发,骑向120公里外的温泉小镇。他一路沿着河边骑,陌生的景色让他不时停下拍照,还在路边和长途汽车司机一起吃面,入夜才骑到小镇。入住酒店后泡在温泉里,发了一条蒸气朦胧的朋友圈,让一众好友纷纷羡慕他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小镇返回时他叫了一辆货运出租,拉着他和他的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市区。在车上和司机聊天,司机不理解他这种行为,他也懒得解释,说自己就是闲的。
越接近城市,风越变得温热,他觉得骑行的快乐是以前玩游戏带来的多巴胺不能比的,它是更持久,更让人觉得心灵都得到了升华的内啡肽。
骑行两年,柯非的车子更新了五次,一次比一次贵,一次比一次轻,自然他也骑得一次比一次远。骑行也有社团组织,但柯非去了一两次就不再参加。他喜欢自由自在无目的地随机骑行,不喜欢一群人组队到处打卡,觉得组队打卡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骑行目的性太强,跟上班完成KPI没什么区别。他也不喜欢大家互相攀比装备,觉得这样太刻意。
柯非更喜欢在夜里独自破风,去一个没去过的公园骑上一圈,又或者在老城区里转悠,遇到新开的咖啡馆,就停下喝一杯,再撸一撸店家的猫猫狗狗。
和柯非一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说北京朝阳公园的草坪上经常躺满了人,大家或看书或聊天,在阳光下浪费一天的时间。装备都很随意,有铺野餐垫的,有铺塑料袋的,那些用力营造“出片”的野餐形式似乎已经成为历史。
如今柯非最喜欢的是晚上下课后,骑10公里到河边,把车子靠在树上,自己在草地上静静地躺一会,吹吹风,看看星星,再看看钓鱼的人和游泳的人,惬意又放松。
柯非觉得,在内卷的当下,骑行能创造出这样的小憩时光他已经很满足了,和古人常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点类似,每天的骑行,算得上是一场心理疗愈——骑行后的心情非常轻盈,轻盈到可以忘记工作和房贷,觉得一切特别美好。
日本学者加藤谛三在他的新书 《松弛感:把能量从敏感焦虑中释放出来》里说,要想过上简单的生活,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放松紧绷的神经,成为一个从容、有松弛感的人,怀着包容与接纳的心态,哪怕自己的人生没有观众,也一定要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这与当下青年追求的“chill”不谋而合。我们绝大多数人从上学开始,到毕业入职,几乎每天一睁开眼就在“卷”,神经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的状态,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大家需要来一场心灵SPA,如果没有,那么骑骑车、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培训机构老师,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后沉浸于骑行,又在骑行后投入地工作,在这样一张一弛的状态中达到情绪的平衡和内心的稳定,也体验到“轻量一点,生活将会有新的开端”。
我们绝大多数人从上学开始,到毕业入职,几乎每天一睁开眼就在“卷”,神经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的状态,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家需要来一场心灵SPA,如果没有,那么骑骑车、晒晒太阳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