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霜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夕阳西斜时,身着长衫的他轻轻抚须,极目远眺太阳落山的地方,渴望在天涯处望见魂牵梦萦的故乡。奈何碧山阻隔,加之暮云遮蔽,故乡何尝能入游子之眼呢?他深深地叹息,缓缓念出一首《乡思》。
他就是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李觏生于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时,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博学通识的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學生。
在李觏的诸多著述中,这首情深意切的《乡思》汇入怀乡诗词的长河,千百年来散发着浓郁的思乡之情,感人至深。或许他亦未曾想到,自己眺望落日天涯时的感叹之作,能留给后世深深的触动。
羁旅在外,游子自然充满了对家人、故园的想念。除了感怀凄风苦雨外,古诗还常常通过登临送目、极目感怀来表达乡思。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又如韦应物的“高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李觏的《乡思》,也是通过极目远望来抒发思归之愁。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诗开篇写望,但从望的结果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羁旅的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见天涯却不见故乡,思乡之苦何其浓!以“落日”喻“天涯”,古已有之,如《世说新语》所载,晋元帝曾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远处落笔结束,又于近处着墨,诗人写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二字可见诗人作为游子的思乡情切,怨碧山阻隔、路途遥远。如果碧山能言,也会撇嘴嘟囔吧:我世世代代耸立于此,不曾碍着谁的事,偏偏你李觏来恨我阻隔了故园。再者,其他诗人都唤我作青山,且看“青山遮不住”“青山郭外斜”之语便知,你何故唤我为“碧山”?李觏当然听不到碧山的“吐槽”,或许在他心中, “青”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唤之“碧山”不仅更符合眼前苍茫山色,而且更能唤起凝视者的伤怀情绪。
“已恨碧山相阻隔”可见诗人之心苦,“碧山还被暮云遮”更添诗人之情愁。诗至结尾,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逐步收缩,色调由明而暗,结构上层层递进,那乡思之情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至于浓得化不开。全诗层层深入不断推进的写法,在古诗中十分常见。例如李商隐的诗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又如韦庄的诗句“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这些句子都是层层推进,写出了更远的远方。
回过头来再品味“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还能感受到李觏的赤子之心。他那么纯粹地相信“人言”,即天涯尽头是故乡。他炽热地想念着故乡,执着地相信“人言”,所以才会生出后面的碧山之恨和暮云之愁。千百年来,这种赤子之心,这种纯粹与执着,催生了无数感人诗词,如我们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
古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游子难归乡。而在交通发达、人员流动频繁的现代,乡愁依然是人们心间的惆怅。人们感叹着,故乡放不下肉身,他乡安不下灵魂。故乡到底在何处?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回答。故乡,是游子心灵的方向。在寂寥与孤独的时候,不妨读读李觏的这首《乡思》,不妨像他一样,在落日余晖时极目天涯,眺望故乡——天涯尽处见故园,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