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听雪
喜欢看日落,是从《小王子》开始的。
“有一天,我欣赏了四十四次日落!”小王子说。在他的B612星球上,看日落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把椅子稍稍挪动一下就行了。而在地球上,一天只有一次机会,而且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比如阴雨天,比如被困在教室里的日子。
晚自习前的课间,我常常去操场上跑步,天气好的时候中途会停下,静静地看一会儿落日。落日仿佛每天都不同,有时是滚烫浓烈的橙红色,有时是模糊浅淡的黄白色,有时早早就熄灭在云层之间,有时直到沉没都还明亮刺眼。不远处,有人踢球,有人吃零食,有人绕着跑道散步。他们的欢声笑语,以及校园广播站播放的音乐,我都听不见。看日落的时候,我的世界仿佛进入了真空,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我和太阳。对我来说,看日落是伤感的,也是浪漫的。
“你知道的,人们很忧伤的时候就会喜欢看日落……”小王子说。
在十几岁的年纪,在明媚耀眼的青春里,人是很容易变得多愁善感的。明明知道太阳正在落下,光芒即将消失,而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徒劳地凝视;明明知道最终会失去一些东西,会迎来告别与结束,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用力握紧、珍惜。
有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太阳慢慢落下、天渐渐变黑,这个过程好像生命在流逝,太过残忍。这让我心里很难过。所以我不喜欢看日落,喜欢看日出。”我想了想,说:“可我还是喜欢看日落,纵然它使我感到难过。”
上大学的几年,我开始对黄昏产生惧怕。黄昏是回家的时刻,我会无比想家,却无处可回。日暮时分,总听到鸟儿凄厉的叫声。天上是归巢的鸟,地上是回家的人,而我只能在校园里孤单徘徊,感觉与流浪汉无异。宿舍不是家,只有一张暂时属于我的窄窄的床;校园没有归属感,只有书本、楼宇和陌生人。
每到周末,我都会独自一人走出校园,去附近的居民区散步,看万家灯火渐次亮起,闻别人家炒菜的油烟气味,想象屋里的人们围坐一桌,在电视的背景音里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在一个漂泊者眼中却是那么温馨,遥不可及的温馨。好羡慕他们,想回家。
那几年我还喜欢去大型超市,因为那里能找到家的温馨感。大多数时候我并不购物,只是在货架间徘徊、观察、感受——一个中年男人推着购物车,里面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生肉和调味料、卷纸和洗涤剂;一个年轻女人从熟食区选了一袋吐司、两个包子和一盒凉菜;一个小男孩从货架上取下一盒玩具,冲到大人怀里撒娇要买;一个老奶奶在特价柜台上埋头翻找,迟迟选不出一双满意的袜子;一个老爷爷戴着老花镜也看不清食品包装袋上的小字,只好求助于服务员……大型超市里,每个角落都是家的气息。
我常在黄昏时分给妈妈打电话。其实并没有什么要说的事,只是随便聊点不痛不痒的话题,比如今天吃了什么,最近作业很多,下周要考试,考完试想出去玩,什么时候放寒假……
那时我已经很少看日落了,除了因为高楼林立,太阳总被遮住,还因为黄昏时分回不了家,内心感到空阔凄凉,索性避开落日,不管它有多美丽、多浪漫。
作为一个恋家恋故土的人,讀大学读研究生的七年间,我攒下了一百四十多张火车票。终于熬到了毕业,我回到了家,解决了思乡之苦。黄昏时分走在街上,跟放学的小孩、下班的打工族们挤在一起,看着拥堵的马路,闻到烧饼铺飘来的熟悉的香气,想到一会儿就到家了,内心喜悦而踏实。
几年后,我从家里搬出来自己住。夜幕降临时,我会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做晚饭,望着窗外风景独自慢慢吃完,非常自在。有时我会徘徊在河边,看太阳落下,等月亮升起,天空渐渐黑下来。河流与落日,这样的景色我永远不会厌倦。
太阳消失之后的天空,晚霞的颜色愈发温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有的美都是瞬间的,独一无二的。在那种柔软的时刻,我站在河边,望着不远处的桥上车流缓缓驶过,想到车里载着的是要回家的人,心里蓦地感到温馨快乐。很奇怪,那些都是与我无关的陌生人,可我就是感到温馨。黄昏散发出的松弛和舒缓的感觉,像水一样渗进我的心里。我不仅不觉得悲伤,甚至还升起一种期待:一会儿就能见到月亮和星星了,真好。夜晚也很美啊!
未来难以预测,人常常会变成自己也想象不到的样子。这些年我慢慢成长,内心力量不断增强,对外部世界很少抱有期待和依赖。曾经独自面对黄昏就会觉得伤感凄凉,如今却完全不需要人陪,能够深深享受独处的宁静。我是完整的,充满了力量,继而感到独立和自由。快乐和安全感不是从外界求得,而是向内探寻,是自己给自己的。
太阳落下了,天空失去了暖意和光亮,又一个白昼要结束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恐惧,没有抗拒,也没有不舍,我就那么平静从容地接受了。我细细地回顾即将结束的一天,我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心情怎么样。无论过得充实愉快还是悲伤迷惘,我都觉得满足,没有虚度。
几人灯火坐黄昏?无所谓。我喜欢这样的状态:无论有人陪伴还是独自一人,都能安然迎接黄昏和黑夜,不觉得消沉凄凉,只觉得美。结束与开始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