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历史的研究,梳理历代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变化,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标准上,探讨现当代工笔花鸟绘画在“随类赋彩”这一古代中国画艺术理念中的实践与发展层面上,与传统美学观点和现代艺术观点相结合,由“随类赋彩”衍生了“随意赋彩”理念,为的是让今天的艺术实践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扩大色彩运用的空间,而又不背离中国画的美学特征,更好地表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感受,体现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当代;色彩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25—03
一、中國“赋彩”论
中国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内心对自然万物的感受经过主观意识的提炼,体现人文精神。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把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定为主色,以皇家贵族、士大夫为主的精英阶层,他们的精神状态、学涵修养、审美趣味引领着每个朝代的风向,所体现出的色彩观有独特的偏向性;同时,对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取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色彩观被赋予了道德伦理内涵。因此,中国色彩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并散发着迷人的东方魅力,剖析和研究中国色彩,对于研习中国绘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谢赫与“随类赋彩”的提出
魏晋南北朝的谢赫在其《古画品录》提出“六法”,本是为品评画家的艺术作品优劣而制定的,但因其所体现的学术严谨、系统性和规律性,为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六法”论是继晋代顾恺之绘画美学、宗炳《画山水序》论“理”、“以形媚道”、王微在《叙画》论“情”和“致”等审美理论的提出后,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标准上概括更具体的中国画的“方法”。
“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方法论的总纲领,成为历代鉴赏家和画家,以及后代评判中国画的优劣的规范和法则。其中,“随类赋彩”论则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理论基础。
(二)从“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
据《说文解字》①注释:“随,从也”;“类,种类相似,唯犬为甚”;“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庄子·渔父》中有:“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随类赋彩”论对客观物体固有色彩进行分类与还原,符合早期人类单纯和直观的色感感受,是对大自然中的尊重。南北朝时期,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对“随类赋彩”的表述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可见当时的色彩倾向主要是反映客观对象的色彩。
“随类赋彩”经过各时代的演变而又衍生出现代绘画的关于色彩的各种诠释:“类”已经从指固定物的分类变成指物体反映在心中所产生的形象——“意象”,或工笔或写意或没骨的形式出现;“彩”也从物体固有色变成色彩语言融进绘者心中的色彩的升华,以清新雅淡、统一和谐或对比强烈、富丽堂皇的各种方式出现。而工笔花鸟画 “随类赋彩”已经延伸为现当代的“随意赋彩”。“随意赋彩”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吸收了国外的营养,以及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活的提炼和概括,使“意象”的中国画有了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随意赋彩”论在现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之实践及发展
在传统绘画体系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工笔花鸟画,无论是把传统绘画与现代观念结合,还是将异质文化融入本土文化,都是在继承宋代以来工笔花鸟画优秀的赋色理论和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去陈出新,注重对生活的感受,发挥主观创作性,对创新思维提出更高要求,让色彩语言有了新的呈现。
(一)中西色彩体系的融合
西方色彩观是科学而系统的,他们对色彩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分析。1672年,牛顿在科学论文《白光的结构》中阐述了颜色起源学说,1704年问世的《光学》,肯定了白光由七种颜色组成,揭示了颜色起源的本质,人们的色彩观开始由主观印象向客观分析转变。从此,西方的色彩理论体系慢慢建立,并开始对“三原色”、纯度、明度、冷暖、补色等色彩关系开展系统地研究。
19世纪中叶,中西方美术开始全方面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互相借鉴。而中国色彩体系受到西方艺术影响,从观念和表现形式逐步产生了改变。伴随着色彩学,透视、解剖、造型艺术等各方面绘画理论的传入,打破了中国的“传统画家自觉”,并开始客观冷静的思考和审视传统绘画的未来发展。
“色彩构成包括色彩对比构成、色彩调和构成、色彩秩序构成和色彩情感表现。”②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通过对西方色彩构成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以色彩调和方式,在画面建立色彩秩序,从而进行情感表达。如,主色调和次主色确定后,运用互补色来均衡画面的冷暖关系,进而达到画面色彩和谐而又层次丰富的效果。如使用邻近色、类似色和中差色,降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则画风柔和、文静;反之使用互补色、对比色,则达到效果强烈、醒目、有力、刺激之感。通过吸收西方色彩表现方法,对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的搭配运用,对色彩学蕴含的光与色,色与色、色与美、色与情感的各种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能增加对中国画色彩的主动、理性控制画面和分析画面的能力,进而体现画家营造的意境,从视觉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享受,让中国传统的色彩语言不断丰富,注入新的生命力,开拓更大创新空间。
(二)颜料体系的扩充
汉以前,中国画的颜色基本以青、赤、白、黑、黄五色为主,唐朝之前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矿物颜色体系,并以矿物色作画为主。唐之后,因矾绢和宣纸制作技术的提高,在轻便的绢和纸上作画更受画家欢迎。绢和宣纸比较薄脆,无法像墙体一样,完全承受矿物质颜料的重量,而植物性颜料和墨的使用更加自如,所以画面出现了矿物色的薄敷法,矿物色与植物色交替使用,单纯使用植物色等等不同技法所呈现的各种颜色效果。五代两宋之后,可以看到大多数是彩色和水、墨的混合使用。元朝后,文人画成为主流形态。从清末凸显,以卖画为职业的民间画家取代了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到了后来,书画艺术品向工业实用美术转型,由贵族品味为主导的艺术趣味,不得不向民众喜好的倾向了,我们可以从江浙一带的“扬州八怪”和岭南地区的“二居”作品、“中国外销画”“日历牌”等等这些民间画作和商业广告画中发现,色彩的需求开始丰富。
需求决定供给的关系,极大的推进颜料体系的扩充。除了传统的矿物色、植物色之外,18世纪后从欧洲引进的水彩颜色;随着手工艺行业制作能力的提升,开拓出更多中色彩系列以及形式。传统矿物颜料主要是石质的朱砂、石青、石绿、青金石、雄黄、雌黄等,土质的赭石、土红、土黄等。随着矿物色彩的开发和利用有更多的天然矿物被做成颜料。一般来说,含铜的矿物呈现青绿色调,含铁的矿物呈现暗红色调,含硫矿物呈现偏黄色调等。除了天然矿物颜料以外,到了当代,有经过高温人工合成的新岩颜料,可以通过控制合成材料的种类和配比可制作出更丰富且较稳定的颜色。此外,还有通过人工染色获得的水干颜色;经过高温氧化的,色彩变化丰富的金属箔颜色等。新的颜料出现,扩充了中国绘画的彩色体系,呈现效果比传统绘画更多元更丰富。
(三)表现形式的创新
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让研习者得以全面系统接受中西文化并轨教育,对各种技法的研习而融会贯通,使得画面呈现新的技术表现形式。
(1)色彩复兴。对内复兴传统色彩,外受西方印象主义的影响,愈来愈多的工笔花鸟画表现技法崇尚色彩,使用矿物质颜料,采用重彩画法,敢于启用亮色,不限于在传统文人画的黑白之间寻求高雅,打破思想桎梏,重拾色彩的辉煌,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
(2)技法糅合。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的“三矾九染”的绘色技法上糅合了写意、没骨和工笔的技法,并吸收并蓄民间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技法,不仅以单一形式呈现,而是在不同的技法上面叠加另一种技法,比如在宣纸上以写意的方法泼色,待色干后再用工笔的方法勾线染色;或者在同一张画上出现多种技法,使画面显得更加层次丰富。如刘奎龄的《狡狐秋月图》,“在画技上,他用晕染、皴擦、烘托加丝毛法来画兽皮,用山水勾皴略加青绿法写山石,用没骨法写花叶,用素描的立体感画鸟禽,解剖结构画走兽,总之中西结合自然而饶有新意。”③
(3)意境渲染。色彩的感情性是工笔花鸟画意境的营造的第一要素,不同的颜色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信息。传统工笔画的意境表达主要体现在主体色,着色在描绘物体的轮廓线内;现代工笔画会增添对环境的色彩渲染,为烘托主体,或淡淡渲染,或肌理效果,或光影效果等等不同技法的呈現。
工笔花鸟画在新的历史时代,拓宽了创作的题材和内容,跨越使用不同材料,并融合了各类技法的表现方式。传统美学观点、现当代艺术观点融会贯通;精工浓艳、清雅淡丽、墨分五彩等色彩观念的吸收运用;矿物色、植物色、合成色、水彩色、金属颜料等色彩材料和各种类型承载体的融合使用,当下的工笔花鸟画已呈现出缤纷多彩、百花齐放的多元局面。
三、结语
统观中国绘画色彩,如果一概而论去要求“类”,忽视画家自身的主观色彩感悟,受到物体固有色约束,赋色则变得概念化和程式化,容易拘谨和死板 ;反之,过于强调“意”的表达,主观意识过于强烈,则容易“失真”,无章可循,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中国工笔花鸟画,自古以来就具有写“意”性,相伴相成,所以“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应该是主观色彩和客观色彩的辩证合一,无论是追求对“类”还是对“意”的赋彩表现中,应更注重色彩语言的时代感、构成的形式因素和艺术家个性对大自然“美”的发觉,更好的表现画家的审美情趣、营造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最终达到“气韵生动”。只有这样,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才会蕴涵着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推陈出新的艺术创造。
注释:
①《说文解字》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原本已失,这里参考的是清代陈昌治刻本.
②乔翔.对比与调和——浅议当代工笔重彩的色彩构成[J].明日风尚,2019(1).
③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著.论画六法[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陈传席.《古画品录》点校注释[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陈传席.画坛点将录:评现代名家和大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金绍健,钟信.中国画的境界:丹青见精神[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钟凌燕(1979—),女,汉族,广东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