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霞
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祖厉河林场,甘肃 白银 730700
草地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草地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下,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地资源越来越被重视。保护与恢复草地资源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1]。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的生态安全战略重要区域。甘肃省草原资源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在人为活动和干旱气候影响下,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严重、分布不均。保护和恢复甘肃省草地资源对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形成草原生态保护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是典型的农牧过渡区。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甘肃省草原类型多样、区系复杂、牧草种类成分丰富,不同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为活动频繁,畜牧量的增加、占用草地和地下矿产资源开采等行为,使得甘肃省草地 资 源发 生 了不 同 程度 的 退化[2]。李 霞 等[3]将2014—2017年甘肃省第二次草原普查的地面调查数据与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第一次草原普查的地面调查数据相比,发现甘肃省退化草原面积为1 790万hm2,占该省草原总面积的69.65%,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占总退化面积的23.81%,中度退化面积占总退化面积的47.27%,重度退化面积占总退化面积的28.92%。甘肃省河西走廊草地资源退化最为严重。截至2019年,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面积为371.93万hm2,占河西走廊草地总面积的43.7%,其中轻度荒漠化面积为85.20万hm2,中度荒漠化面积为243.92万hm2,重度荒漠化面积为35.63万hm2,极重度荒漠化面积为7.18万hm2[4]。由此可见,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形势严峻,草地资源恢复工作任重道远。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牲畜的采食速度,最终引起草地资源退化。大力推行轮牧、禁牧、休牧制度是恢复草地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轮牧制度指的是先依据牧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源、青草期及草地产草量,将草地划分为不同的放牧区域,再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制定放牧周期和时间、放牧的次数和数量,依次轮回或循环的一种放牧方式[5]。实行轮牧制度可为牧草提供足够的生长时间,有利于草地植被的再生。但草地退化严重时,实行轮牧制度无法在短时间内使草地资源自然恢复,因此需要进一步实施禁牧、休牧制度,延长草地资源的自然恢复时间,保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禁牧、休牧的时间一般为3~5 a,在这期间大多数草地植被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草地植被不仅是牲畜的食物来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在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区、植被严重退化区、生态自然恢复能力较弱区和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地区,应实行永久禁牧[6]。为保证进一步落实轮牧、禁牧、休牧等制度,相关部门应建立监管制度,层层签订管理责任书,加强监管,并进一步完善违反禁牧制度和超载过牧的惩戒措施,真正推动草地资源有效恢复。
当草地资源依靠自身恢复力难以快速恢复时,需要建植人工草地,可选择当地优质牧草种子播种,如双柱头蔺藨草、林地早熟禾、披碱草、中华羊茅、矮生嵩草、线叶嵩草等[7]。选择原生的优质草种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也方便后期管理。但草地资源退化严重的区域土壤会受到风蚀,不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还需要通过浅耕、轻耙、施肥等措施使牧草良好生长。播种时间选择春季或夏季。此时气候条件适宜,植被生长良好。播种前,工作人员应详细测定种植区域土壤、植被情况,然后进行浅耕松土,松土深度以20 cm左右为宜,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翻地的同时施入底肥,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微生物菌剂,施肥量视草场退化程度而定,以增加土壤肥力。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地,每667m2可施固体微生物菌剂3~5 kg;对于中度退化草地,每667m2可施固体微生物菌剂5~8 kg;对于重度退化草地,每667m2可施固体微生物菌剂8~10 kg,在草地返青或生长期进行撒施[8]。若种植区域缺水,播种前应灌足底水。
有害生物的发生也是草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加大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使草地资源尽快恢复。
2.3.1 鼠害防治。甘肃省危害草地植被的鼠害有中华鼢鼠、高原鼢鼠等。害鼠会啃食植物根系,造成表土流失,引起植被退化。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东南部陇南山地、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鼠害重度发生区域。工作人员防治鼠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生物与物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如鼠洞填埋、鼠丘耙平等措施,以控制鼠害,提高草地资源恢复能力[9]。有关部门应尤其重视治理交错地带和交界地区的鼠害。
2.3.2 毒害草防治。甘肃省草地典型的毒害草有狼毒、鼠尾草、黄花棘豆等。毒害草的生长会使草地生态服务能力大幅度降低,导致可食牧草的种类和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于毒害草的治理,工作人员应通过样点监测法调查毒害草总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种类。若毒害草较少,可在毒害草结籽前或萌芽后人工铲除,并适时抢墒补种优质牧草,抢占毒害草的生存空间。若毒害草分布比例较高(超过80%),应对草地实行围栏养护,将毒害草全部铲除后集中销毁,然后补种牧草。
2.3.3 病虫害防治。对于草原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编制应急预案,谨防病虫害进一步蔓延。相关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草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在易发期进行重点监测,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植被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病虫害应采用绿色防治方法,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如生物药剂,以免化学药剂破坏草原生态。
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为活动的加剧。受传统习惯及教育水平的影响,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缺乏保护草地资源的意识。因此,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十分重要。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生态保护公益宣传工作,在醒目的地点悬挂或者涂刷标语,或将宣传内容印制成手册分发给农牧民。宣传内容可包括普法教育、草地重要性教育和草地保护措施等。例如,相关部门可使农牧民了解害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鼓励农牧民参与防鼠治鼠行动,从而提高鼠害防治效率,最大限度保障防治成效[10]。相关部门还可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公益保护宣传内容,或邀请农牧民参与公益宣传片的拍摄,扩大宣传范围。当地应通过线上、线下的大范围宣传,提高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农牧民对草地资源的重视程度,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地植被的积极性。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草场承包经营制度,以县级为基础,配合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确定草原生态红线,明确面积界限、绘图建档、公告,进而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同时,相关部门要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原则,采用全面承包到户、部分承包到户和联户等方式,保证草场所有证、使用证、承包合同等草场承包资料健全,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对于已经落实草场承包制度的农牧民,需要进行上述资料的查缺补漏,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全面遏制草地资源退化。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草地资源恢复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挑战,如难以及时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及草地资源退化情况,人工治理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需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限制,提高草地资源恢复水平与效率[11]。相关部门应攻克难关,成立草地资源恢复研究中心,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专业设备,以突破恶劣生态环境的限制;培育抗逆性更强、生长速度更快的牧草品种,丰富草地植物种类,增加植物多样性,提升草地资源恢复质量。相关部门还可利用无人机巡检、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调查分析草地资源分布情况,对草地进行等级评估、划分,分析草地生产能力等,为精准实行草地资源恢复提供数据基础,从而提升草地资源恢复效率,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最终提高草地生态质量。
草地资源退化会引起草地生态系统失衡,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草畜矛盾,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甘肃省先后组织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使草原生态整体趋好,局部地区草地资源退化速度有所减缓,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对此,甘肃省应通过实行轮牧、禁牧、休牧制度控制合理放牧,大力防治有害生物促进植被恢复、更新,提高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强化草地资源修复资金、政策、技术支撑,从而实现人、草、农、牧协调发展目标,保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