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板浦:一天半日“读”不完

2023-08-15 01:48:54相海龙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松石李汝珍才学

相海龙

板浦,这个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国家级小镇,完全有资格称为古老的小镇,却出奇地低调,一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仿佛与世无关,平日里颔首而行,如同一个俏丽羞涩的乡村女子。

阳光正好,风也轻柔。我穿行在板浦的大街小巷,感受这里日积月累的韵致,欣赏这里奋力勃发的魅力。

李汝珍纪念馆旁新栽的一株樱花树开得正旺,鲜艳又明媚,如同从《镜花缘》里飞出来的文字,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无疑,《鏡花缘》作者李汝珍是板浦的骄傲,他是被鲁迅先生誉为“以小说见才学”的文学巨匠。李汝珍字松石,号松石道人,原籍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秋,随任职海州板浦盐场的长兄李汝璜来到板浦镇,并长期居住于此,直至终老。

小说《镜花缘》就是李汝珍在板浦创作出来的一部鸿篇巨制。因为这部巨著,板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因为这部巨著,李汝珍必将扬名千秋万代。这是李汝珍赋予板浦的无限荣光,而板浦的山水和人文底蕴养育了李汝珍,他们彼此成就,共同缔造了亘古的辉煌。

李汝珍纪念馆是板浦人用深情厚谊建造的,板浦人将李汝珍不平凡的一生认真地装饰在了这里,让慕名而来者可以透过时空,与松石先生静静地对话、叙谈。

走在板浦,会发现喧嚣中有着不一般的安静。那树、那风、那云、那幽深的古巷、那斑驳的矮墙、那贴身远去的盐河和山后河、那耀眼的高楼、那擦肩而过的身影,远和近、古和今、新和旧、大和小、疏和密,在这里似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去。

在恍惚中,我径直走进了西顾巷的汪家大院。

中国的大院很多,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沈家大院等,但这些大院多以主人的财富之巨而著名,而这里的汪家大院却不同一般:汪氏兄弟以才学名扬天下,以力国获尊重。长兄汪德耀,我国细胞生物学创始人,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原校长;二弟汪德诏,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水声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三弟汪德熙,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四弟汪德宣也是学有所成,在自己的事业上有很大建树,只不过被自己的三个哥哥覆盖住了光芒。

我心生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学家风,让汪氏兄弟个个都取得了饱满才学,又能够一辈子矢志不渝、报效国家?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成为普通的过客、单纯的观光者,我们理应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走在板浦,我们都会变成嗅觉灵敏的人。醋的芳香自由地弥散在空气中。这里的汪恕友滴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列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醋。这可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时间与历史给出的答案。

著名诗人、美食家袁牧在《随园食单》中对汪恕有滴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所有醋品中“以板浦醋为第一”。这是最实在的肯定,更是了不起的赞誉。

传说乾隆下江南船过运河时,海州知府前往拜见,贡献的地方土特产中就有汪恕有滴醋。起初乾隆对汪恕有滴醋不以为然,结果在食用过后,连连称赞:“美哉,美哉!”从此,板浦汪恕有滴醋成为贡品,名声大振,板浦也由此名响天下。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无法在这里长时间逗留,很多地方来不及去观看、去欣赏、去探究。在板浦成长的清末武状元卞赓,我还没有来得及去深入了解。坐落在板浦中学校园里的国清禅寺,我也没有去膜拜静坐。据说“东海二宝”许乔林和许桂林的宅第仅剩下残墙,我很想去触摸和缅怀一下,也没有去。从清末敦善书院演化而来的板浦中学和前身为江苏第八师范附属小学的苏光中心小学,都不是一般的所在,我也没有去走一走、看一看。同样是板浦骄子的中科院院士程培津,在这里还有哪些存留,我还没有去追根。当然,这里的板浦凉粉等许多经典小吃,我同样也没有来得及去品尝。

是的,板浦仿佛就是一部厚厚的书,不是一时半会儿或是一天半日就可以读完的,就像《镜花缘》,不是一遍两遍就能够读懂、读透的。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来到板浦,与她朝夕相处,走进她的内心,融化到她的骨髓,才能够把板浦这个古镇完全装进自己的心里。

板浦,我走了。

板浦,我还会再来。

猜你喜欢
松石李汝珍才学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邢少兰作品
国画家(2020年2期)2020-05-29 10:23:08
镜花缘(13)
镜花缘(2)
镜花缘(1)
镜花缘(8)
三角函数结论求值显神威
2016年高考解析几何热点扫描
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几招辨别绿松石优劣
老友(2016年8期)2016-02-07 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