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 刘铁 冯佳晨
[摘 要] 定向培养军士是军民融合培养高素质军士人才的有益尝试,更是贯彻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为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军队院校、地方高职院校、基层任务部队三方探索合作育人的新途径。结合教学任务,分析了定向培养军士的学情特点,并总结了定向培养军士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下教材建设的实施方法,确保新型军士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关 键 词] 培训;教材;“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137-04
军士(即2022年4月军衔改革之前的士官)是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官的助手,是义务兵的榜样,更是部队管理的骨干力量。随着军队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军队人员中军士的比例已经超过50%。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军士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军队。如何高质量培养军士人才是部队当前乃至将来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海军岸防兵作为技术类兵种,基层部队中军士的比例更高,基层部队对高素质军士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军改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视察军队院校教育,对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军士人才的培养作为军队新型军事人才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需求牵引,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积极作为,创新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海军转型建设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基层部队对高技能军士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军士人才体系建设,提升军士人才的培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关于军士培养的教育理论研究众多,研究内容涉及军士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文化育人铸魂功能的探索等。但想要让教育理论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就必須有特色、实用的教材与之配套。建设高水平的军士培训教材,能有效沟通教员与学员,连接课堂和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材建设过程中需要了解学员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等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教学任务,通过分析近几年定向培养军士学员的基本情况,形成一定的教材建设思路,提升定向培养军士的教材建设质量。
一、定向培养军士的特点
目前,部队中军士除军校自身培养的军士之外,主要来源有初级预选军士、直招军士和定向培养军士三种。初级预选军士是从刚完成入伍训练的新兵中挑选出来的。通常是将新兵训练期间选拔的一批素质能力较好的新兵送往部队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完毕进入相应专业的技术岗位,两年后择优晋升为初级军士;直招军士是按照部队急需专业中直接录取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入伍即为初级军士;定向培养军士是依托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大专生。学员入学时就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获取地方大专学历之后进入军队院校培训。培训完毕进入部队后直接定为初级军士。三种培养途径各有优势,均为我军军士骨干队伍的重要来源。定向培养军士创新发展了军地联合育人的优势,提升了部队军士队伍的整体素质。相比于初级预选军士和直招军士,定向军士具有以下特点。
(一)优势
优势一:学历水平普遍较高,适应部队现代化进程
定向培养军士是依托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术军士,学制3年,属统招全日制大专学历,毕业即获取大专文凭。随着军队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部队列装的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操作或者维护好装备,必然要求相关岗位军队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军士作为军队的“脊梁骨”,是部队训练与管理的基石和支柱,更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保障。部队中军士大多被分配在技术密集的工作岗位,从事基层管理和装备维护、保养工作。目前在绝大部分技术岗位上的中高级军士已全部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相比于定向培养军士,初级预选军士人数最多,但学历水平参差不齐,高中、中专学历仍占一定比例,即便是本科生,所学专业与部队急需也有一定的差别;直招军士学历均达到本科水平,也是部队急需专业,但总体人数较少,不足以满足目前军士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定向培养军士学历整体水平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能更容易地融入新型装备使用、维护工作中去。
优势二:专业对口,实践能力较强
对于部队急需士官人才而言,学历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专业对口也是决定军士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军改以来军队中军士岗位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较高,以导弹动力系统的技术保障为例,导弹发动机日常维护中不仅需要军士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维护常识,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日常维护、保养的保障方案,提高装备的可靠性,还要军士了解发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当发动机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定位问题的根源,做出正确的处理决断,并能与技术专家进行初步探讨形成一定的处置方案。对于军士而言,良好的开端对于后续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军士入伍前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到达相应的工作岗位后就能快速了解装备,进入工作状态,积累任职经验。军人职业化之后,军士想要晋升到更高一级的军士必须有一定的岗位工作阅历,并且在本岗位有突出的业绩。高职院校中定向培养军士的专业设置是根据部队岗位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的。相比于其他两种军士培养途径而言,定向培养军士的专业与部队岗位衔接更为紧密,进入部队之后磨合期更短,更容易适应岗位工作。
优势三:定向培养,服务部队目标明确
定向培养军士入学即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明确规定毕业之后进入部队工作。大多数学员在选择定向培养军士时,就怀有一定的军人情愫,向往部队生活,崇尚军人职业,服务部队的愿望比较迫切。与初级预选军士、直招军士不同,定向培养军士发展方向明确,学员在地方院校学习期间会自觉不自觉地了解部队发展动态,关心部队岗位任职需要,讨论今后的职业发展。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员的个人定位准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较高,专业基础更为坚实。进入部队之后,工作岗位基本符合自己预期,不会出现较大的落差,工作更为踏实。
(二)不足
不足一:创新意识缺失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都曾强调“创新能力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从近几届培训的定向士官学员学习情况来看,其创新意识并不突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员的知识面不够宽,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定向培养军士院校均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校本身定位为职业教育,过于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基础的培养,导致学员知识面不够宽,面对复杂问题无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二是学员对部队现状认识模糊,创新意识不突出。虽然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网络,学员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跟部队工作相关的信息,但由部队工作性质决定,很多工作内容不能公开放到网上,导致部分定向培养军士低估岗位任职需求,简单认为装备保养就是装备擦拭,装备测试就是设备通电。这就导致学员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探索意识不强烈,进而限制了学员的创新能力。
不足二:军人作风较差
定向培养军士是我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毕业入伍后直接定为初级军士。由于缺乏义务兵两年的历练和过渡期,虽然军衔级别高了,但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和不怕困难、奋勇当先的责任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首先,高职院校毕竟不是地方院校,虽然定向培养士官采用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但学员的生活环境与部队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并且学员与地方学员一起,容易受到利己、享乐思想的影响,迷失自己的初心。其次,在学员管理方面,与部队严肃、紧张的环境不同,地方高校管理比较松散,学员自主空间比较充足,导致学员纪律意识比较欠缺。表现在集体活动时拖沓,执行任务不够坚决,讨价还价情况时有出现。最后,在日常养成中虽然学校有退役骨干进行军人素质养成训练,但受校园环境影响,学员能接受其表面含义,但无法深入学习其内在精髓。这是因为真正的军人作风不是靠纪律约束、靠教员监督,而是军人在日常工作、在一次次任务中不断磨炼出来的。
不足三:保密意识不足
保密工作在任何国家的活动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决定国家之间政治斗争、军事对抗、经济竞争、科技较量等方面成败的重要因素。可谓是“保密规定千万条,严格落实最重要”。但是在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中,虽然学校会进行保密教育,但要求大家做的很少。长此以往,保密教育就会越来越流于形式。学員接受保密教育时,不但不会对保密存有敬畏心理,反而觉得保密距离比较遥远,与自己无关,不能在思想意识上形成有效的防线。因此,在学员从高校毕业即将进入部队之前要再次进行系统的保密教育,提升学员的保密意识。
二、教材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
定向军士的培养是新阶段加快军士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具体实践。为提升联合培养的质效,为部队遴选出高素质人才,我校领导着眼定向培养军士的特点,按照“超前介入、全程指导、跟进服务”的思路,与地方院校、基层部队一同探索出了“地方高校—训练机构—基层部队”“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军地双方通过交流座谈、现场办公等形式,共同审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众所周知,教材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它是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学员最终的知识架构,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如果想在定向培养军士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围绕军人的职业特点,融入自身办学优势,打造适合定向培养军士使用的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我校教员与地方高校专家不断协商,形成了一套特有、适合军士培养的教材编写思路。
(一)增强职业特色,打造精品教材
定向培养军士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地方高职院校想要提升自身办学特色,提高定向培养军士的培养质量,一本好的教材至关重要。随着基层部队对于军士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对定向培养军士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这不仅影响到定向培养军士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还严重地制约了定向培养军士毕业后下部队岗位能力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公共科目采用的教材与普通地方学员的教材相同,并没有根据学员的岗位任职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从而使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与岗位任职的重难点不匹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军士在部队工作中工作任务明确,所需求的岗位能力相对固定。只有深入了解岗位任职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才能发挥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就目前定向培养军士教育采用的教材而言,基本上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教材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通用性,目的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材没有强调任职能力需要的重点,导致学员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性学习知识,对容易的内容掌握比较扎实,对稍有难度的知识就掌握不好。殊不知,学员掌握不好的内容恰恰是岗位任职所需的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应该结合军地双方的智慧,对接岗位任职需求,聚拢高校优质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教材。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学员能力,适应部队现代化进程。
(二)重视知识基础,优化知识结构
一般来说,军士学员的思维形式多趋于表象,他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学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中找原因,对标岗位任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形成符合岗位能力需求的知识架构。同时注重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不断融入教材内容中去。人的知识、经验、阅历有限,在定向培养军士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将军队院校专家教授、基层用人单位管理骨干、地方高校任课教员融为一体。部队院校专家教授将装备研发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有效提炼,基层用人单位把岗位工作任务、目的要求、规章规范以及典型方法手段进行总结梳理,地方高校联合军队院校建立虚拟课程组并发挥课程组作用,仔细分析部队岗位任职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以此为突破口,利用教育学方法将学员所需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情感有效加以融合,形成高质量的教材资源库。然后利用虚拟教研室开展集体办公,集体讨论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按照学员职业成长规律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梳理,将每个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分解,构成一系列呈多种结构和类型特征的教学重点,让教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军士学员的认知特点,不能为了新颖,为了吸引眼球,过多引入简单案例,而忽略原理框架的重要性。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最重要的是在编写定向培养军士教材时,要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注重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三)面向复杂战场,突出实战特点
目前,军队力量体系重铸,目的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承担定向军士培养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重视为战抓教,为战育人,一切教学训练工作围绕实战开展。教材是课程授课内容的具体体现,教材内容的优劣侧面也反映了授课质量的高低。2012年以来,围绕定向培养军士,军地高校都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升了教学训练的实战化水平,但教材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与实战相差较大。鉴于此问题,军校与地方院校以虚拟教研室为契机,联合共建实战化教材。军队院校专家利用了解部队、熟悉装备的优势,梳理学习中的关注点和难点,在保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部分基层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方面的特点及时融入教材,满足定向培养军士的学习需求。地方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化实践理论,提供实践场地,教材紧贴岗位实践,精选部队日常工作和演习演练中的典型案例,并设立常态更新机制,年更新率不低于10%,切实将实战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四)优化思政案例,提升育人能力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为学员提供丰富知识的工具,更是学员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途径。军队虛拟课题组从教材编写入手,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如盐入水地融入教材内容中,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专业+政治”的育人功能。介于定向培养军士保密意识不足,在理论讲授中穿插泄密的小故事,在缓解学习疲劳的同时培养学员的保密意识。针对定向培养军士军人作风不足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增加演习演练中的个人优秀案例,直击学员心灵,增强责任意识和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此外,教材通过科目化实践环节的编写,利用“装备发展、作战需求、装备保障”等问题探索,深层次对海军转型建设、国家制度、国家发展战略进行思考,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塑造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对国家、军队的自豪感。
(五)探索教材形态,提高实用属性
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规范了职业院校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出了要“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全面深入地解决内容的选择、更新、组织结构和呈现等基本问题。目前新形态教材主要包括活页式、手册式、立体化等形式。定向培养军士教材在开发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员情况、教学场地等情况,适当选择教材的形态,优化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完善教材内容的结构,增强教材内容的可视性。当然,教材形态的改变并不是为了革新而革新,其形态的改变必然是建立在对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快速更新的基础上,随着新时期军事变革以及武器装备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除了知识的革新之外,新形态教材内容体系鲜明,重点突出,可以让学员快速了解教材的知识架构,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内容。避免了冗余内容的干扰,减轻了学习负担,使学员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同时教材样式新颖,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方便学员课下灵活学习,从而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本文从定向培养军士的特点出发,与预选军士、直招军士进行对比,分析了定向培养军士的优势与不足。研究从实际出发,按照“超前介入、全程指导、跟进服务”的思路,与地方院校、基层部队一同探索出了“地方高校—训练机构—基层部队”“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针对定向培养军士的特点,形成军地双方办学优势,建立了一套适合定向军士培养的教材编写思路,为打造适合定向培养军士使用的教材奠定基础,助力定向培养军士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付超,张亚峰.新时代高校定向士官生培养模式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3):42-44.
[2]张雪峰,汪令江,陈传伟.我国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4):32-35.
[3]扈永强.浅谈定向培养士官生教材《军队基层管理》编写思路[J].科技视界,2019(19):180-181.
[4]蔡海鹏.基于“三个面向”的定向士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0):40-48.
[5]李娴.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0):212-214.
[6]曹乃志.文化育人培根铸魂: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定向士官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9):99-103.
◎编辑 马燕萍
作者简介:孟超(1986—),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导弹总体方向的教学研究。
刘铁(1979—),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导弹总体方向的教学研究。
冯佳晨(1984—),男,汉族,江苏海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导弹总体方向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