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2023-08-15 17:55:05崔朋飞
天津教育·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探究数学过程

崔朋飞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在构建课堂时有必要全面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表达对数学问题的见解,有利于推动学生思维和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学生总结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各类经验和技巧,使其感受到乐趣和新鲜感。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主题确定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提出几点相关建议和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帮助,在展开数学课堂时,从学科的特点入手,根据实际环境和学情不断地完善、改进各项教学活动。因此,教師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多元化的思维来设计各项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互动和沟通,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丰富的思路和方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从根本上优化学习态度,处于一种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知识探究,有利于实现预期学习效果。同时,在展开合作时,学生不仅尝试从其他学生的角度来审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丰富思路,还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思想态度的转变,逐渐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从而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

(一)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为学生组织手工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使其以交流的方式分享学习经验和思路。教师可以以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主动交流,明确学习主题和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具体的学习主题进行问题的设定,并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思路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为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习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问题,不再产生畏惧心理。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主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推导面积公式,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熟悉教材内容,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明确划分教学任务,可以让部分学生以手工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部分学生依据之前学习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进一步推导,部分学生根据图形的变换过程进行公式联想,另外一部分学生进行结果验证。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思路,体会到数学问题的巧妙性,使其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为学生组织情境表演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数学情境,通过带入相应的剧情和角色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使课堂氛围更轻松、活跃,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分析和探究数学问题,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合适的主题,设计和展开表演活动,设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剧情,增添趣味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方式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总结各项知识学习规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进行掌握,深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将教室作为表演的场所,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使学生在分析剧情的过程中代入角色来分析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构建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将学生常见的事物作为商品进行陈列,并对这些物品进行标价,让学生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小数乘法计算。例如,钢笔标价为4.5元,有的学生想要买三支钢笔,便需要计算4.5×3。在回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时,学生便能逐渐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生活的角度入手来分析具体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利用比赛的方式让各个小组完成采购过程,哪个小组最快算出采购总额,完成采购,便为获胜,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让学生以合作的方法计算所购商品总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增强团队意识,为了小组的利益而积极参与,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觉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也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一具有趣味性的环节录制下来,记录学生的表演过程,不仅能够使比赛过程更公平、合理,还能为学生留作纪念,使其更重视活动的开展,推动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3.用生活化教学工具吸引学生。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专注力十分有限,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走神,或者过度依赖小组其他成员。因此,教师需要将一些新鲜的事物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工具,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主动分析问题,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其学习动力,使其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思考和探究,根据具体的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同时强化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出实物,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抢答,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进而在正式学习时,以一种主动的态度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便可以根据重难点内容准备教学工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篮球、文具盒、水杯等,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图形分类,根据这些物品的共同点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物品分类的理由,使其对学习主题形成初步认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分类的结果引入各种图形概念,通过观察自行总结数学概念,这种方式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其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总结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属于该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学生便能够逐渐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家里的家具都包括哪些图形?让学生通过回忆进行深入思考,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多、最准确,便为获胜。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听课效果,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数学思维。

(二)在课外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1.为学生展开调查活动。

教师要明确课外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和意识,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自觉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探究正确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向,逐渐找到正确的学习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主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对数学这门学科,教师可以组织调查活动,让学生逐渐以一种灵活的方式进行知识思考和运用,有利于强化其思维水平和学科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调查活动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新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围绕具体的主题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活动,以多样化的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自主设计活动主题,逐渐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方式。在展开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主题设定各个环节的步骤,如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通过这种形式,使调查活动有序完成,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对课堂学习主题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2.引导学生课下自学。

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给予学生发挥自己学习优势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行主动探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同时促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在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中能够高效、顺利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一些课下学习任务,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以合作的模式实现任务的布置,使学生在分工的过程中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达到理想的课下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引入信息技术,对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为学生的自学过程提供更丰富的渠道,而学生也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获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视频、音频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环节中增强自身的体验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主动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喜好,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其自由选择,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发散思维,形成清晰明确的思路,使自主学习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例如,在讲解《圆》这一课时,在课堂中,教师一般会为学生讲解一些重难点内容,如圆周率、圆的概念等。在课下自主学习环节,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针对这节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国内外对圆的研究过程”这一主题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具体分工,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的收集、信息的整合、PPT的构建等,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大化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PPT需要体现每一个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以便教师检查。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QQ群,让学生在群内共享信息,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也可以在群内给予学生針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另外,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开课前让学生进行汇报和总结,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体系,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拓宽学生的数学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从几个方面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如组织手工活动、情境表演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体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开展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网络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自学,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拓宽学习思路和渠道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探究数学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