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千凤 吴洪勇 张红嫄 马晓娜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和“淡水之源”,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焦作市湿地总面积为2.1552 万公顷(不含水稻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9%[1]。
根据《湿地分类》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标准,河南省湿地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 类8 型。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焦作市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 个湿地类6 个湿地型,湿地总面积为21552.01 公顷(不含水稻田),占焦作市国土面积的5.29%。其中河流湿地19174.35 公顷,占焦作市湿地总面积的88.97%。人工湿地2377.66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1.03%。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麓,南临黄河。辖沁阳市、孟州市、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焦作市地形变化较大,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地貌呈北山中川南滩之势。焦作市湿地分布总体呈现北少南多、山区多平原少、黄河两岸湿地分布较多的特点。
焦作湿地主要为河流湿地。焦作河流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目前拥有流域面积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 条。其中大型河流2 条(黄河、沁河),中型河流3 条(丹河、大沙河、蟒河),小型河流14 条,如群英河、渭河、涝河、陈宋王马河、幸福河等。这些都成为天然的河流湿地。其中:面积较大的黄河湿地涉及武陟县、孟州市、温县三县市;沁河湿地涉及沁阳市、博爱县、温县、武陟县四县市;丹河湿地涉及博爱县、沁阳市两县市;大沙河湿地涉及博爱县、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修武县两县三区。
人工湿地主要为水库、输水河、水产养殖水塘等。焦作市有水库26 座,其中中型5 座(为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群英水库、马鞍石水库、青天河水库)。输水河主要为南水北调河。水产养殖水塘多数分布在黄河沿线县市。
武陟县湿地类型、数量较多,面积最大。武陟县是焦作市的南大门,与省会郑州隔黄河相望。属黄河中下游黄、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 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 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人工湿地有库塘、输水河、水产养殖场。
孟州市是黄河流入焦作的第一站,黄河河床逐渐展宽。孟州市湿地类型也较多,河流湿地主要由黄河、境内小型河流构成。人工湿地主要为库塘、输水河。
温县境内地势平坦,属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沁河及排涝河系等13 条,河流湿地较多。同时,温县也是南水北调河进入焦作的第一站,人工湿地主要为输水河。
博爱县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马河、蒋沟河、泉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 条。南水北调流经博爱县,人工湿地主要为水库、输水河。
沁阳市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有沁河、丹河等,以沁河最大,其他有仙神河、云阳河、逍遥河等季节性河流。人工渠有广济渠、永利渠、广惠渠、丹西干渠、友爱河、丰收渠等。水库有逍遥水库、八一水库、山王庄水库、九渡水库等四座。湿地类型主要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水库、输水河。
修武县水资源丰富,河流泉瀑众多。永久性河流主要有大沙河、大狮涝河、新河、蒋沟等,还有群英水库、马鞍石水库、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三道河、引黄一干渠等库塘和输水河。南水北调河也流经修武县。因此,湿地类型主要为永久性河流、水库、输水河。
马村区、山阳区、解放区湿地都是人工湿地。其中,马村区、解放区湿地类型为输水河。山阳区湿地类型除了输水河,还包括库塘、水产养殖场。
中站区境内河流主要有群英河、大沙河,南水北调河贯穿境内。湿地类型为永久性河流、输水河。
焦作市湿地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六类保护地中受到保护,受保护面积为13594.26 公顷,湿地保护率为63.08%。
经调查以及查阅资料显示,焦作市湿地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的脊椎动物有5 大类34 目82 科346 种[2-3]。其中,哺乳类6 目11 科35 种,鸟类19 目52 科235 种,爬行类2 目6 科21 种,两栖类2 目6 科15种,鱼类7 目14 科69 种[4]。
在这5 大类动物中,分布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2 种,主要为斑嘴鹈鹕、卷羽鹈鹕、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玉带海雕、白尾海雕、乌雕、白肩雕、金雕、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6 种,主要有水獭、大鲵、虎纹蛙、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斑头秋沙鸭等[2-3]。
一是大多数湿地距离城区较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开垦种植、挖塘养殖、采砂采石、水利工程等行业的发展都可能破坏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等都对湿地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湿地资源和动植物栖息地。二是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涉及林业草原、自然资源、水利、河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协作难度较大。三是湿地保护管理专职人员数量少,专业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对于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内的生物资源未进行详细调查,没有科学数据。四是湿地保护修复资金缺乏。退耕还湿、湿地修复、生态补偿等项目难以实施。五是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公众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湿地保护意识,未切实参与到湿地保护的行列中。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社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意识增强。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于2021 年12 月24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22年6 月1 日起正式实施,这对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法治保障。另外,国家实行了抢救性保护湿地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互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焦作市十分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截至2021 年底,已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个、湿地公园5个、森林公园6 个、风景名胜区4 个、地质公园1 个,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受保护的湿地面积达13594.26 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63.08%。
2019 年9 月12 日,焦作市政府下发《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面保护湿地、强化湿地利用监管、推进退化湿地修复、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湿地保护修复成效纳入各县(市)区政府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从而形成湿地保护管理和资源利用协调机制,督促各部门切实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
加快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湿地保护地建设,公布重要湿地范围,设置界桩界碑,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开展湿地生态修复,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改造水系、建设微地形、恢复植被等方法,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鼓励湿地周边居民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走与湿地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湿地保护法规定,湿地保护由林草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这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湿地保护的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责,就湿地保护方面的重大规划、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进行积极的沟通协调,不能各行其是、交叉管理,强化共同责任,以确保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5]。
一是定期对湿地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加强对湿地的掌握;二是建立湿地环境资源档案,及时更新,随时了解湿地的变化情况;三是对珍稀动植物定期开展调查,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研数据。
应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重要宣传活动,借助各种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宣传湿地保护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广大群众以及各个行业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为建立良好的湿地保护氛围奠定基础。
对于已建成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专业队伍,确保管理人员、管理经费、所需物资都能及时到位,切实履行好湿地保护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