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理念下的成人听力康复

2023-08-15 23:55苗艳叶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助听器成人听力

苗艳 叶红

说到听力康复,大家主要关注的是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近40年来,我国在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康复机构建设、专业人员培养、全面康复理念、听力语言康复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发展。但是,对于听障成人的听力康复,出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成人出现听力障碍的现象更趋常见与普遍,听障人数上升趋势不容忽视,与之相应,听障成人的听力康复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重视。

2021年3月3日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人数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耳有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达到听力残疾的认定标准。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到2050年,预计近25 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需要康复服务。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性聋患者占听障患者总数的34.1%,60 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为11.04%,据此推算,我国约有老年听力残疾人2045万[1]。听力损失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将会直接导致言语沟通障碍,改变患者性格,出现社会孤立、情感障碍、认知障碍、安全隐患、老年痴呆风险增大等情况,甚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全球已公认听力障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感受器官残疾,其负面影响居各类疾病负担前列。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成人听力康复需求量很大,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对听障者个人、家庭、社会都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和后果。

1 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理念

康复医学是20 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质上是功能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很大差异,主要是为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者消除和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强调以残障人士为中心,全面、整体地康复,同时鼓励残障人士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康复过程[3]。

2 现代康复理念下的听力康复

听力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听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听力康复一直延续生物-医学模式,更专注于机体功能和疾病的消除,患者确定听力损失程度后,通过选配助听器补偿听损,然后采取统一的康复模式进行康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患者误认为解决了听损问题,所有困难就都解决了,导致康复效果达不到期望值。现代康复理念支持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更多地强调对听障者本人的关注,综合考虑如何改善和提高听障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参与度,同时鼓励听障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过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关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ICF 框架),就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康复模式构建各种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3]。

成人听力康复坚持需求导向,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多元康复、鼓励互动的原则。对于成人听力康复,不应把“能听会说”作为康复成功的唯一评价标准,融入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才是他们康复的目标[4],充分体现了现代康复理念下,成人听力康复的准则和目标。丹麦Ida 研究所在听力康复领域倡导和推动以人为本的听力康复模式,其六大核心元素,是现代康复理念在工作中的具体践行,在世界各国30多个专业组织、大学及团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2021年爱耳日WHO 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耳和听力康复综合服务。这些都体现了在现代康复理念下,成人听力康复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及工作内容等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2.1 听力师与听障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是一种融洽、信任的合作关系

在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下,听力师与听障人士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交流方式,听力师占居主导地位,过度关注听力损失本身及助听设备的调整,忽略了听障者的个性特征、家庭需求及社会因素等,导致两者关系疏远,听障者依从性差,满意度不高。在现代康复理念下,听力师和听障人士在同等水平上交流,两者间是互动和促进的关系,以听障人士为中心,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共同决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和策略,同时培养听障者积极的态度和沟通模式,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学会驾驭和创造对自己有利的交流环境。

2.2 听力康复评估内容更加全面,评估方法更加多样

听力康复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听障者资料的过程,是整个听力康复工作关键的步骤,也是制订康复计划、预估康复目标的基础。之前已有的评估内容主要关注综合听力学评估,更多的是收集听力学方面的资料。现代康复模式下听力康复评估内容更加全面,将听障者作为整体,确认听障者的个体需求,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资料,更好地制订康复目标和计划。对听力康复的评估方法亦是多种多样、形式各异,可以是录像、面对面观察、问诊、主客观检查,也可以通过各种开放式或闭合式问卷等方式开展。

在现代康复理念下,根据ICF 分类框架的理论指导,听力康复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听障者活动和参与状况的评估,主要包括活动状况、参与状况、心理状况评估;(2)听障者交流状况评估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语言、动作及其他非语言交流功能的评估。(3)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评估,环境因素包括对使用沟通交流设备、自然环境、家庭成员朋友等进行评估,个体因素则包括身体状况、生活方式、成长经历、教育程度、职业修养、个性特征等方面。(4)相关功能和活动评估包括认知功能、手指精细操作功能、行动能力及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其他功能评估。评估内容更加全面、个性化,而听觉功能评估仅是交流状况评估内容的一部分[3]。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综合分析,进而确定听障人士的康复目标、适当的干预方法,真正做到了个性化康复。

2.3 康复课程的设计形式多样,场景丰富

根据听障者不同康复进程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课程。如助听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适应性训练、听觉能力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交流技巧训练、言语清晰度训练、唇读学习、手语辅助学习等,有些课程需要听障人士及家人一起参与。康复课程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一对一单独训练、集体训练、小组形式等。课程设计涵盖生活中大多数的典型场景,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建议。

2.4 康复效果评估更加客观反映听障者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

在以往工作中,听力师更关注于听力损失的补偿,通过真耳分析、助听听阈测试、言语测试等检查结果评估听力康复效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在测听室中得到的,并不能完全反映听障人士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一些听障者在实验室评估很好,但回到现实生活会出现各种问题和不满,甚至放弃干预和康复。在现代康复理念下,康复效果评估强调听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感受,除了以上实验室评估,通常会使用调查问卷评估听力康复效果。如以听障人士为中心的助听器受益评估量表、日常生活助听器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国际助听器效果评估评分量表、国际康复效果对听障人士家属影响的评分量表等,根据综合评估结果调整助听设备,制订下一步康复计划。

3 我国成人听力康复现状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3.1 我国成人听力康复目前相对薄弱,尚未形成体系

一方面由于成人群体尤其老年群体对听力损失重视不足,认为听力下降是正常生理过程,尤其是对轻中度听损,认为对人体危害不大,不愿意接受和使用助听设备。另一方面,缺乏面对大众的成人听力康复科普宣传和培训,宣传手段单一,以老年人阅读困难的平面媒体方式进行,且多集中在爱耳日、助残日期间,很难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只有坚持广泛而持续的社会宣传,采取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方式,并借助互联网远程互动服务等途径,加强全社会关于听力损失、听力康复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听力损失的认知水平,了解听力损失作为一种需要关注的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可干预性强,才能逐步提高成人的听力筛查率和干预率[6]。

3.2 我国成人群体尚未开展系统的听力筛查,缺乏统一规范的成人听力筛查技术标准,没有实质性的方案和途径,干预率低

在我国,听力筛查未被纳入健康体检项目目录,医院或体检中心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虽然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但需要开展临床研究确定最佳筛查方案。近年,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听力领域相关专家的日趋重视,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7~9]。

3.3 成人群体,尤其是60 岁以上老年群体,助听装置配戴率低、满意度不高

我国听力残疾人中接受过辅助器具服务的仅占10%,助听器的使用率很低,老年人使用助听器的比例更低[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水平,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助听器配戴满意度不高。北京一项对330 名听力残疾人的调查显示:对助听器使用比较满意的比例为31.6%,一般的比例为59%,不太满意的比例为9.4%。这与听障者的固有认知、经济成本、验配技术、服务质量等有关,许多老年人认为听力障碍不需要干预,甚至不知道助听器的存在;我国助听器验配师数量不足,许多听障者得不到专业的验配服务和指导等导致老年听障群体助听器配戴率和满意率较低[10]。

3.4 成人听力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存在较大缺口,专业技能还需进一步提升

按照1∶2.5万的国际通常比例计算,我国目前至少缺乏10万名以上的听力学专业人员,同时,由于编制、待遇、晋升通道等因素影响,现有人员队伍每年还有大量流失的现象[6]。我国听力学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滨州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等高校和单位相继开展了听力学相关研究生、本专科教育及职业教育,促进了我国听力学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听力学教育起步晚,教育规模小、课程设置差异大、培养目标不统一等因素,听力康复从业人员队伍存在学历低、流动性大、专业技能不规范等问题,阻碍了行业发展,需要认真面对并积极解决[10]。

4 结语

在现代康复理念下,听力康复是一个全面、综合、整体的康复管理过程,以听障者需求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策略和康复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评价。帮助听障人士树立正确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听力障碍,改善和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我国成人听力康复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薄弱,但伴随以人为本、以听障者需求为导向、促进社会适应性和参与性的现代康复理念日益得到认可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理由相信,我国成人听力康复事业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助听器成人听力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成人不自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我是奶奶的“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