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沙沙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 芜湖,241000)
根据宣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S457宁泾公路泾县段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审批【2015】578号),泾县交通运输局开展S457宁泾公路泾县段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按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86号)的要求,对工程线路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工程项目沿线两侧及两端各2km范围内已探明资源储量的重要矿产资源(即矿产地)分布情况;了解工程项目沿线两侧及两端各2km范围内已置探矿权分布情况;了解工程项目沿线两侧及两端各2km范围内已置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分布情况;查明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并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线路总长30.188km,评估区面积137.38km2,区内未设置采矿权,有6处矿产地、1宗探矿权。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017】66号)和《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规范评估,拟建工程压覆4个矿产地:(1)泾县榨门勘探区(K1);(2)泾县杨梓山煤矿(K3);(3)泾县窑安煤矿(K4);(4)泾县摇头岭煤矿(K5),不压覆采矿权、探矿权。
拟建项目全线位于安徽宣城市泾县境内,路线呈东西走向,起于泾县与宣州区交界(蔡村镇上胡),途径毛田、河冲、乐琴、榔树口、泾县高铁站,终点位于宝塔根,与S322(K94+200处)相交。主要控制点:蔡村镇、毛田、河冲、乐琴、榔树口、泾县高铁车站。图1。
图1 交通位置图
压覆区位于宣泾复向斜东南翼,地层出露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白垩系(K)和第四系(Q)。其中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夹煤层。是本区的含煤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走向70°,倾向北北西,倾角20°~60°,第四系主要为黄、灰黄色亚粘土及岩石碎块,沿沟谷分布。区内断裂较发育,其中对煤层的连续性有较大影响的断层共有5条,性质多为正断层,其走向主要为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8°~73°,大多切割破坏了矿体,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压覆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上段,自下而上有A、B、C三个煤组,仅C煤层可采。C煤层上距晚二叠世大隆组(P3d)底部生物灰岩约10m左右,下距B3煤层约10m左右,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含铝质粘土岩。煤层厚1.16m~2.44m,平均厚1.81m,中厚煤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走向长大于1760m,倾向延伸大于650m,倾角14°~50°,煤层产状、厚度、延伸较稳定,属较稳定类型。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无明显分叉现象。
随着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区域的交通现状不能满足区域未来的快速出行需求。拟建本项目必将完善本地域的交通网络,大大改善沿线乡镇的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沿线乡镇之间的客货交流,将会对宣城市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在项目选址方案的优化过程中,设计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自然和谐的理念,努力实现为环境而设计的精神。针对工程的客观事实以及环境的变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项目选址优化原则。
该拟建项目的建设,将会带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总的来看被压覆煤炭资源储量的价值与拟建项目带来的巨大而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较小。
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第33和35条,一级公路保护等级Ⅱ级,围护带宽度15m;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11条,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距离标准不少于15m;本次拟建工程围护带范围拟定为15m。
3.2.1 资源量估算原则
由于采矿必造成开采区及周边地形环境的改变,对一定范围内构(建)筑物造成威胁,因此对构(建)筑物形成影响的地域范围将成为矿产资源不可利用地段。受影响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矿床的开采方式、开采深度、矿体的覆盖层厚度及岩性特征等诸多因素。
宁泾公路泾县段压覆矿产评估区内矿产资源种类主要为煤矿、铜多金属矿,均都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有关实例,矿山地下开采基岩移动角确定为上山方向67°,下山方向60°,走向上65°,松散层移动角41°。按照三下原则计算,矿产地下开采地表移动最大距离:矿体上覆松散层厚度/tan41°+(矿体最大埋深-矿体上覆松散层厚度)/tan65°。地下开采矿体允许距拟建工程中心线最近距离:拟建工程宽度/2+保护带宽度(30米)+矿体地下开采地表移动最大距离。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实际教学的新要求,微课平台应运而生。在新课程改革下,微课显然已经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与手段。一般而言,微课程通过描述一些知识点,重点出击重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微课界面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这与传统教学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微课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将结合具体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方法展开如下探讨。
3.2.2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1)煤层厚度:主要利用生产矿井巷道见煤点厚度和两个原有采矿权数据;(2)煤层平均厚度:为该块段内各工程见煤点真厚度的算术平均值,若块段内无见煤工程点,则采用邻近块段利用的厚度参与估算;(3)面积估算:采用CAD软件在底板等高线图上求得各个块段的水平面积。利用估算块段的平均倾角,换算真面积;(4)煤层倾角:用在剖面图上量取和利用底板等高线图计算的煤层倾角平均值。一般取值不少于3个;(5)煤的小体积质量:参照《安徽省宣泾煤田榨门勘探区最终勘探报告》本区C煤层小体积质量为1.43t/m3。
3.2.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采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法,用CAD软件求得水平面积,利用块段内煤层倾角求得估算块段平均倾角,换算真面积。计算公式:Q=S×M×D 其中,Q:资源/储量(吨);S:真面积(m2);M:估算块段利用的煤厚(m);D:煤的小体积质量(吨/m3)
3.2.4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004)要求,参照《安徽省宣泾煤田榨门勘探区最终勘探报告》,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的主要工业指标如下:(1)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70m;(2)最高灰分(Ad)≤40%;(3)最高硫份(Std)≤3%;(4)最低发热量(Qnetd)≥17MJ/Kg。
本区自上而下有A、B、C 煤层3层,因A、B煤层为极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不予估算,本次仅估算C煤层。
3.2.5 煤层圈定与外推原则
沿用《安徽省宣泾煤田榨门勘探区最终勘探报告》圈定的矿体范围。图2。
图2 拟建工程与矿产地、原设两个采矿权位置关系
3.2.6 块段划分原则及资源储量类别
根据矿体特征,煤层赋存状态及矿山生产需要,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为11个块段。其中Ⅰ矿体-50m以上为K1块段,-50至-250m分为K2、K3两个块段,-250m至-300m分为K4-K6三个块段,-300m至-500m分为K7-K10四个块段;Ⅱ矿体被压覆范围较小,作为K11块段计算。沿用《安徽省宣泾煤田榨门勘探区最终勘探报告》划分的资源储量类别,并同时参考原设两个矿权数据。
各块段压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见表1。拟建工程压覆泾县榨门勘探区矿产地除两个原设矿权以外部分122b类资源储量25.75万吨,333类煤炭资源储量87.11万吨,合计112.85万吨。拟建线路在泾县上梁西煤矿范围内压覆资源储量:122b类11.45万吨,333类45.01万吨,合计56.46万吨;压覆原泾县东山梁煤矿煤炭资源储量:122b类8.49万吨,333类0.42万吨,合计8.91万吨;压覆泾县榨门勘探区矿产地除两个原设矿权以外部分煤炭资源储量:122b类25.75万吨,333类87.11万吨,合计112.85万吨;拟建工程合计压覆矿产地资源储量178.22万吨,其中122类45.69万吨,333类132.54万吨。
表1 被压覆煤层矿产储量估算结果
此次压覆资源储量估算符合规范的一般规定,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正确、参数选用基本合理,估算结果较准确。建议工程开工建设前应与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上述矿权人接洽,签署相关协议,协调好开工前有关事宜,避免发生争端,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