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

2023-08-14 06:24:17张慧贞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小学数学

【摘要】微项目化学习作为项目化学习的延伸和拓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旨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在下文中,笔者首先从经验积累、主动学习、综合思考三個方面简述微项目化学习的优势特征,而后从设计研发挑战性问题、重视创设趣味性情境、注重组织协作性活动、引导学习反思性总结、突出展示高效性成果五个方面阐述微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项目化  优势特征  设计方法

【课题项目】本文系大田县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微项目学习”设计及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KTX-2204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7-0079-03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往往存在忽视核心知识的提炼、忽视项目本身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项目式教学方法始终不能发挥成效。对此,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新引入了微项目化学习的方法,借助于对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微”处理,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让学生在微项目式学习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1.微项目化学习的优势特征

1.1 促进学生经验积累

在开展微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微”化处理,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内容都能够做到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学生每掌握一个知识点内容便是完成一次数学经验的积累,这对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微项目化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这就为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提供了便捷条件。所以,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微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经验积累的重要性,注重对微项目化学习方法的教学运用。

1.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微项目化学习方法相较于项目式学习方法而言,更注重开展“微”方面的教学活动,这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开展微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借助于微项目化学习方法的实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知识,主动提出数学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答案,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确保学生在进行微项目化学习时方向的正确性,以此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建立,以及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1.3 促进学生综合思考

在微项目化学习中,虽然学生所看到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是“微”形式的,但是,每一个微化的知识点都存在于章节整体的教学内容中。因此,每一个微化的数学知识在整体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与可变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微化知识间的关联性,避免学生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同时,也要通过微化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性思考,提高学生“一叶知秋”的能力。

2.微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方法

2.1 设计研发挑战性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很少能起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对数学问题引起重视,也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导致设计的数学问题变成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学生全程是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在实施微项目化学习方法与数学教学结合时,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实现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借助于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为例,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学生发现如果对圆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分,最终可以将圆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对此,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一个问题:圆与长方形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圆的面积的求取是否可以通过求取长方形的面积来获得呢?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研究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帮助学生完成所提问题的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对圆剪一剪、拼一拼,了解是否可以将圆转化为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别将圆分成了8等份、16等份、32等份,最终学生发现,对圆进行越多等份的划分,在拼接后越接近于长方形。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带领学生进行圆的面积的推导,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也就是圆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最终的推导公式便是: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a×b=πr×r=πr2,即S圆=πr2。

在微项目化学习中,数学问题的设计是由学生在学习中发起的,而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索,帮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进而实现问题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促进学生问题思考力的提升。

2.2 重视创设趣味性情境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产生共鸣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对趣味情境的创设,而是直接带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思维能力没有完全形成的小学生来讲,不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情况。对此,教师将微项目化学习方式引入数学课堂时,要注重对趣味性情境的创设,要让情境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微”知识的思考。同时,在情境中,教师依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实现对“微”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以下知识内容:认识到弧、圆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相关;在转一转、量一量中完成对扇形特征的探索。为此,为了让学生对扇形有全面的认识,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创设了趣味情境。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段不同的使用扇子进行舞蹈的视频,这些视频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扇子大小的不同,如北方二人转中使用的是大折扇,江南女子手中拿着的是小折扇。通过对视频中不同大小折扇的观察,学生会发现不同大小的折扇带给人的气质是不同的,而且扇子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之间也存在的一定的关系,圆心角越大,扇子可以打开的幅度也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则扇子打开的幅度越小。而后,教师又给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扇形”形状的事物,如银杏叶、孔雀开屏的尾巴、贝壳蛋糕等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扇形。

通过对趣味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另一方面,在情境中,学生会以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接触数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掌握。

2.3 注重组织协作性活动

在实施微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协作性活动的组织,以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协作性活动的组织是形式大于意义。具体来讲,许多教师认为协作性教学活动的增加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鉴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使得许多教师更愿意将知识内容通过自己的讲述传授给学生,而非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自主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此,在微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协作性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数学知识的获取。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为例,在带领学生学习“标出物体的位置”部分的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为了让学生的协作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组,确保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在具体的合作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借助对问题的解决,实现对“位置”知识的掌握。如现在有台风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向A市移动。根据当前的天气预报显示,台风在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同时受台风影响,C市将有大到暴雨。补充信息: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千米,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千米。根据问题,学生需要在合作中准确标注出B市与C市的位置,并明确A市、B市、C市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设置协作性活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为解决问题贡献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2.4 引导学习反思性总结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性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性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结构化思考力。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很少注重带領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讲授,使得许多教师会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预留给学生记忆反思和总结的时间;另一方面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总结。而在微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要预留出带领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反思性总结,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教师进行更有效率的教学,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切实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教学为例,在学习“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需要完成对以下学习目标的掌握: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其比值的方法;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对此,为了让学生对上述知识内容做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利用预留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反思与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了知识的提炼与整合。如首先要认识“比”,即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其次进一步理解“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项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而后再进一步总结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和分数值。

通过对知识的反思性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对“微化”的知识内容进行串联,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并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关于“比”的知识结构网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比”的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突出展示高效性成果

在微项目化学习的最后一环中,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一个“微”知识点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即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准备将“微”知识点讲给同学们,以此来考查学生在微项目化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况,从而使教师进一步掌握微项目化学习方法的运用成效。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同学们认识圆,并可以了解圆的特征,做到正确使用圆规画圆。在准备授课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将生活中常见的圆的素材进行整合,如篮球筐、太阳、圆形钟表、水杯口、井盖等,以此带领同学认识圆。同时,通过对生活中圆形物体的观察,引导同学们发现圆的特征,如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直线等等。最后,借助真实的圆规为同学们实物讲解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微项目化学习方法教学的高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讲授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微项目化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发现,微项目式学习已经展现出其强大的优势特征与教学成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着显著的效果。借助于微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思考。此外,微项目化学习方法的运用,也是数学学科教学高效化的一种体现,有助于推动数学课堂的高效建设。

参考文献:

[1]唐黎明,王纯旗.数学内容的微项目化设计与实施[J].小学数学教育,2022(Z1):12-14.

[2]钱中平.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学,2021(39):17-18.

作者简介:

张慧贞(1982年3月—),女,福建大田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微项目学习”设计及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小学数学
议传统汉字图形的设计方法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6:30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2:25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4:14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1:55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