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问:孩子今年9月开学上一年级,今年刚把他从老家接到身边来。我知道“陪伴的时长”不等于“陪伴的质量”,请问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陪伴?
答:根据儿童心理学理论,好的依恋关系一旦形成,能够筑牢儿童心理根基,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您孩子6岁,依然处在建立安全依恋的黄金期,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给孩子提供高效陪伴,建立安全型亲子关系。
利用好“纽带保鲜期”。孩子和家长有天然的纽带,但纽带的亲密度是有期限的。家长应珍惜和孩子有限的亲密时光,不做隐形父母,不把孩子丢给“手机保姆”,每天抽出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特别能增进感情,每天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一讲睡前故事,在互动与交流中,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会更加和谐。
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回应。孩子常常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想法,也会面临各种困难,提出各种要求,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回应,帮助他们解决困惑。给予关注与回应不是有求必应,而是全然关注孩子行为本身,哪怕是拒绝孩子的要求,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
把握尺度,适时出现。父母对孩子不能漠不关心,但太过于关注孩子,时刻掌控孩子的做法也不可取。网络上出现不少相关用语,如“直升机父母”,随时盘旋在孩子的头上,全方位无死角地“关心”孩子;“割草机父母”,冲在孩子前面为孩子的成长扫清一切障碍。成长需要空间,父母应大胆放手,让孩子探索、体验、折腾,失败了也没关系。
因人而异,制订陪伴方案。对于核心家庭,父母要多带孩子融入大世界,利用周末、节假日参加活动,扩大社交圈,帮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主干家庭,有老人协同育儿,可以和老人协商好带娃事宜,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和同龄孩子一起玩,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尊重长辈;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应多打打电话、视频聊天等,和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所见所闻所想,帮助孩子打开心扉。虽然物理距离上有阻隔,但是保持精神上有联结有共鸣,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
高质量陪伴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而是让每一个相伴时刻更有质感——温暖的、喜悦的,相互成就,彼此滋养。
(作者系深圳少年兒童图书馆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