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理论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

2023-08-14 04:03章丹音张琰
设计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

章丹音 张琰

摘要:社区作为构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城市更新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社区微更新中的精神内涵与品质提升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文章运用社区营造理论,从人本维度,管理维度,文化维度三个维度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研究,并以上海市斜土街道中的典型社区为例,针对性地提出微更新设计策略,为实现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社区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 微更新 社区营造 公众参与 上海斜土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3-0036-04

Abstract:As the basic unit of urban construction,community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have become a topic of great concern.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starting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persons standard,management dimension,and cultural dimension,research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mmunity public space micro-update.Taking the typical community in Xietu Stree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the micro-renewal desig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of self-organization,self-governance,and selfdevelopment.

Keywords:Ommunity public space Micro-renewal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Xietu street in Shanghai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公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如今,人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人文景观建设的需求越发明显,如何通过微更新设计,将社区公共空间变为人们情感体现与价值认同的载体,是当下设计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当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仅处于物理空间上的改造居多,很少融入具有丰富社会性的营造,社区营造则关注居民的参与治理、空间的再造重构和社区的活力延续等内在层面的问题,充分发掘社区营造内涵,可为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提供更多社会学角度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社区:社区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就已将“社区”一词引入国内,并明确其涵义为“以地区为范围,形成的互助合作群体”[1]。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化存在[2],一个成熟的社区蕴含着良好的经济发展,独特的文化认同,健全的治理体系和适配的服务实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二)社区营造:社区营造这一词汇同样来自于社会学领域,城市更新角度下的社区营造理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第二故乡运动”,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造町运动”,逐渐对美、德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产生了影響。我国大陆21世纪初期开始对社区营造进行引入研究,整体起步较晚。

社区营造产生的背景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社区的基础设施与地域文化的需求被忽略,产生了以改善生活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构建社区认同为目地的社区营造运动。日本社区营造专家宫崎清认为,社区营造主要是对人、文、地、产、景五大发展方向的整合,其中“人”是出发点,指应当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文”是指对社区传统文化的延续,培养人们的归属感与记忆感;“地”是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产”是指本土产业活动,以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景”是指社区景观环境的打造,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和特色景观设计。百科上对社区营造的解释为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

目前社会上对“社区营造”这一概念尚未有统一定义,但已形成广泛认同的是:“社区营造”的核心是居民参与并使居民具备自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促成集体认同感并实现居民自我价值,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空间。

(三)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关系:社区空间微更新的对象是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却没能有效利用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的目的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层面的,更是精神空间层面的社区共建共享[3]。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与居民联系更为密切,具有外在的“空间性”,即向公众开放的、共享的物质空间,又具有内在的“社会性”,即居民通过集会交往塑造出具有公共价值和共同意识的社会空间。

社区营造理论主要体现在,人本维度上强调居民的意愿表达、管理维度上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文化维度上强调文化的延续,在当前经济社会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社区营造理论融入进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过程中是极为契合的。

二、社区营造理论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启示

社区营造理论既与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的微更新论调高度契合,又与微更新在地性与长久性的本质高度契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社区居民脱离社区建设,而由政府主导的规划与人缺乏互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居民成为被动接受使用者,而不像是社区中的主人[4],因此从人本、管理、文化三个重要的维度入手,能够探讨出社区营造理论下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更多可能性,如图1。

(一)对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原则的启示

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社区的根本是人,如果没有扭转基层工作者和居民的观念,空间或设施改造很难实现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社区可持续发展[5]。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将人的需求作为核心,不仅满足居民简单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其行为习惯与生活交往的需求,构建参与性强宜居性强的社区环境,同时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强调多元参与性,即相较于外力干预下的更新模式,将不同群体的需求作为核心,结合专业化的保护,通过多元参与、协商的方式来探讨解决。

因此,工作团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和与在地居民共商共议,整体把握该地区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不同群体复杂且常常矛盾冲突的时空间行为模式[6],同时,从助推者的角度帮助居民梳理真实存在的需求与问题,与社区居民相互协作,共同商议科学的改造方案,是有限的空间被更加多样而包容的使用,促进居民与场地之间建立更深的联谊。

2.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相较于外力干预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依靠居民自下而上的自发力量,重新联结个人或集体与场地的关系,是更加健康的社区空间维护管理发展模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凭居民一己之力无法完成自治理,应最大程度地发掘社区空间潜力,整合可利用资源,增强公共空间可互动性设计,通过引导居民意见参与、设计行为参与、空间维护管理参与,来促成居民自发参与和治理空间,并让管理部门充当辅助角色来支持居民,在自我驱动治理与外力保护管理中寻找到平衡。

3.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强调注意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使用者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空间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7]。社区公共空间具有文化性与地域性双重属性,社区文化的传承可以加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因此在更新改造中应积极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与场所记忆,以文化为内生动力,对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增加文化触媒点,为社区打上独特的文化基因标识,同时充分考虑社区的地域性,即社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适宜植被、文化肌理等,因地制宜地将其活化利用,永续社区的生机活力。

(二)对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启示

1.提升空间复合功能:社区公共空间基本满足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绿植种植、衣物晾晒、儿童玩耍、老人休憩等,但大多功能较为单一。因此,从人的需求出发,应考虑到为弱势群体与特殊人群设计,如儿童友好、老年友好、无障碍设计等;从多元业态出发,应植入以文化为主的相关业态,发掘社区历史文化的同时引入科学、艺术、文学等多领域文化并增设相关主题的公共空间,如手工园、园艺园、科普园等,促进社区邻里交往,提高空间利用率。

2.加强空间可互动性:社区公共空间作为人与空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场地,普遍缺乏互动联系。为此,一方面应丰富社区绿化景观层次,增设具有互动功能的绿地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或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社区中公共设施的可互动性,如对照明设施、娱乐设施、地面铺装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使居民与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自下而上地促进社区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丰富空间形态:社区中普遍存在形态较为碎片化的边缘空间、消极空间,这些空间功能不足、缺乏活力,通过利用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对空间合理的聯动,可以激活社区活力;其次,要对空间进行整合置换,通过对社区中功能属性相似、分布散乱的空间进行一体化空间性质转化、多功能渗透,提高社区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三、斜土街道概况及问题梳理

(一)概况

斜土街道拥有悠久的历史印记,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人新村的建造,在历史上一直是工人的聚集地,具有较好的居民自治基础。斜土街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东部,北抵肇家浜路,南濒黄浦江,西至小木桥路、龙华路,东靠日晖港,面积约2.67平方公里,如图2。

本次设计选择了斜土街道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区进行微更新,分别是01地块大闻公寓社区、02地块福华花苑社区、03地块江南新村社区,如图3。

(二)问题梳理

通过对斜土街道中的典型社区展开调研分析并梳理现存问题,发现社区公共空间中存在着众多共性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1.公共空间功能单一:斜土街道中的社区中普遍存在居民生活多样性与公共空间功能单一性的矛盾。如大闻公寓的“社区微花园”,空间功能上缺少休憩与交互的场所;江南新村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缺乏老年友好和儿童友好场地,也缺乏如晾衣、休憩等亟需的功能空间。

2.基础设施落后:社区中活动设施、景观设施破败,安全设施薄弱,如大闻公寓中景观绿地过于追求形式,并缺乏长期维护,导致绿地内植物稀疏、杂草丛生;福华花苑社区车棚及其周边消防设施破败,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存安全感,限制了居民的日常活动交往。

3.交通路网混乱:社区中居民停放车辆的需求与空间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车辆乱停放的现象很普遍,助力车、三轮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大部分机车随意停放于社区内,慢行交通的出行环境和交通体验较差,影响了街巷景观风貌,对交通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

4.社区文脉特征缺失:社区空间缺乏文化符号的表达,没有连结精神文化的空间。如江南新村,船文化底蕴深厚,但空间形态同质化严重,因此唤醒场所中沉淀的厚重历史文脉和社区集体认同意识,亟须创造出充满老船厂记忆和更具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

5.居民参与度不足:实地调查中发现,社区微更新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区居民的空间参与度不足,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下、逐渐萧条破败。如对大闻公寓的微更新设计,由于没有关注到花草爱好者这一重要人群引发的自发性活动与特殊需求,在空间设计上不尊重居民在空间环境使用上的习惯与生活规范,导致人与场地间的良性参与互动难以为继。

6.居民景观营造意识淡薄:社区居民缺乏营造景观的意识和经验。如大闻公寓中的居民虽为小花园自制了公约、植物说明牌等,但这些行动不仅没有对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影响了正常道路通行与景观风貌,也减少了居民的社交空间与日常活动空间。

四、斜土街道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

(一)空间活化策略

1.织补入户空间功能:大闻公寓社区内爱好园艺的中老年人较多,通过对大闻公寓入户空间现有资源的观察与整合和与居民广泛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合理置换、开发和升级包含“社区花园”在内的多种复合功能空间,确定了居民健身休闲、自然教育和亲子互动的功能。因此,在入户空间的设计上,通过增加了出入口引导、花草认领、休憩健身等区域,如图4,使得不同属性的空间可以承担起社区多元人群的各类需求,打造出一个极具魅力的入户过渡区,同时建立起认领式维护、共同出资建设、低造价微更新等微花园维护模式。

2.激发边缘空间活力:选取大闻公寓围墙及周边边缘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通过将原本破旧的墙体改为多样式的景墙、增设花架赋予部分墙体种植绿植的功能、将外部休憩座椅与透窗和内部景观结合等方式,增强场地间的紧凑性与连续性,激发空间活力,如图5。提升沿街活力的同时激发了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性,借此缝补都市中疏离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开放式社区园艺氛围,如图6。

3.创造公共空间弹性:社区内公共空间与资源都非常有限,创造出具有弹性的社区景观空间与安全空间是使得空间活化起来的重要设计手段。首先,通过在大闻公寓社區内设计“可移动种植花坛”,如图7,营造弹性景观空间,不仅可以丰富种植空间形式,还可以利用这片空间定时开展植物认知、栽培和养护等相关活动,促进邻里间交往。其次,选取福华花苑社区车棚户外空间进行微更新,对车棚外落后的消防装置进行升级,加装合理数量的监控与照明设施,并拓宽消防安全通道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留白设计,如图8,在必要时承担起人群疏散、物资输送、紧急医疗等功能,创造空间的安全弹性,给予社区居民更大的安全感。

(二)文化延续策略

1.延续物质空间文化符号:针对江南新村社区独特的造船厂工人文化与海洋文化,设计选取江南新村内一片闲置空地,从物质空间符号入手,将文化抽象演变为符号,具象化了船只与海洋的形象和色彩,投射到具体的设计中。关注到社区群体主要为老人、小孩,在构建出集儿童游乐、老人休憩、衣物晾晒等需求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空间的同时,还结合了安全的铺装材质和友好的无障碍设计,以船文化为核心理念,构建出独具情怀的空间,如图9。

2.拓展精神文化传播形式:斜土街道不仅具有船文化,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氏太极”,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杠棒号子”也是斜土街道的文化瑰宝。江南新村中“邻里汇”的设计,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虽已具备成熟体系,但对于传播文化而言,室内空间具有局限性。因此选取江南新村“邻里汇”旁空地,通过设计可移动、可变化式的灵活装饰隔断和差异化的地面铺装等微更新手段,保留整合场地空间,挖掘空间布局和肌理下蕴含着的丰富记忆和历史信息,用来定期筹划社区节庆、传统技艺课程、才艺展示等一系列人文活动,延续文化基因激发居民内生动力,促使居民深入参与并了解社区文化,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

(三)公众参与策略

1.开展主题科普与教育活动:社区是家庭的重要延伸,开展主题科普与教育活动是培育社区生活黏性、吸引多元主体重回社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区凝聚力营造的过程。设计选取大闻公寓社区,借助“社区花园”组织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将原本以放置植物为主要功能的艺术铁廊架,转变为展示功能为主的植物科普展廊,同时鼓励公众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养护装置、利用在地材料参与建设疗愈小花园,这些带有亲子性质的科普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吸引儿童的参与,动员三代群体的加入,呈现出寓教于乐、全龄参与的“社区花园+”生活空间,如图10。

2.完善线上社区服务体系:大闻公寓社区已经存在园艺自治社团组织,但线上微花园服务体系并不成熟,实地调研中发现,这类花园虽面积小、成本低,但在地居民建园护园的自发性、积极性很高[8],对线上社区服务系统完善,不仅可以联合多方资源,形成长期性的在地社区组织,而且有利于维护后期运营效果。设计从线上社区服务使用手册、告示牌、宣传栏等方面入手,便于向全社区推广的同时也让公众更清晰地了解到新花登记、枯花回收、志愿管理等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其中的居民成为维护管理微花园的主体人群,充分调动了居民的自组织意识,成为社区营造和微花园管理的重要力量。

(四)产业发展策略

1.发展社区文创产业: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设计,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社区及其周边产业发展,进而影响社区所在的城市空间自发性优化升级。通过对江南新村社区附近街道业态分布现状的分析,结合江南新村社区“船”文化、“海洋”文化,重新对社区周边街道特定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植入文化创意消费空间,借助新媒体、互联网等途径向外传播社区文化,构建出高水准的社区周边文化创意品牌,促使外来使用人群与社区居民融合,在发展自身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可以反哺斜土街道,进而达到共生,保持社区及城市长期稳定、积极健康的自发展模式。

2.保护社区内生产业:2021年,江南新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自此社区内康养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如“邻里汇”养老服务体系已打造成为具有徐汇特色的民生服务品牌。以保护内生产业为目的的微更新设计,可以将江南新村社区中的闲置空间归纳起来,分门别类地更新改造为缝补衣物、理发、修理家电等功能用途的室外便民服务中心,同时也可以延伸为老年人谈心消遣的活动场所,借此推动公众参与,保护江南新村康养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管理优化策略

1.重构交通组织结构:设计选取福华花苑社区车棚内部及周边空间,首先,对福华花苑车棚内部空间的重构升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将车棚内的动线由单出入口规划为双出入口,有效解决了僵尸车堆积的问题;二是升级停车位,由单一规格升级为三种规格,满足老年代步车、大、中、小型电动车和自行车各类尺寸车辆的需求;三是加强车棚室内外联动,新增休憩座椅,对绿化景观池进行可互动性设计,如图11。其次,对福华花苑车棚周边空间的设计,主要通过整合机动车车辆通行信息,规划了两个永久性停车场与一个临时性停车位,同时为限制非机动车大量侵占车棚周围公共空间,设计了不可停放的地面标志,如图12。

2.构建社区公共空间秩序:设计选取江南新村社区建筑间一块闲置空地,社区中建筑外立面独特的红砖墙是社区空间环境的基础调性,在保留原风格的基础上对楼墙外立面和内部进行翻新,协调并统一地面铺装色彩,一改社区内部无序的建筑面貌;同时结合社区空间环境基础调性与文化符号,对江南新村的儿童娱乐设施、晾衣架、社区景观装置等其他要素进行艺术化再设计,营造出具有辨识度的社区氛围、构建出和谐的公共空间秩序,如图13。

结语

伴随着城市发展从量化建设进入品质化提升,城市微更新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向社区层级转向的特征,而社区微更新次数频繁、不可持续、“面子工程”盛行的现象愈发普遍,究其根本是城市微更新理论研究的不充分以及实践层面上探索的不足。文章以社区营造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维度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设计路径进行探寻,并应用于斜土街道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中,真正营造出了可参与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微更新氛围,期望为日后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以推动实现“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式的社区模式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发展愿景。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1BH150)。

参考文献

[1]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01):88-98.

[2]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报,2009(06):11-15.

[3]马宏,应孔晋.社区空间微更新 上海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J].时代建筑,2016,150(04):10-17.

[4]社区营造中的设计[J].设计,2021,34(21):7.

[5]陈敏.城市空間微更新之上海实践[J].建筑学报,2020,624(10):29-33.

[6]华霞虹,庄慎.以设计促进公共日常生活空间的更新——上海城市微更新实践综述[J].建筑学报,2022,640(03):1-11.

[7]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26(06):8-12.

[8]刘悦来,寇怀云.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空间微更新微治理策略探索[J].中国园林,2019,35(12):5-11.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困境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