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桂霆 杨东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核心力量这个词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它是我们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时一定会进行参与的力量。核心力量的概念:是身体的核心区(身体中部的肌群)协调统一配合的力量,是指多个肌群在同一时间共同作用协同发力的结果,是参与体育运动时身体的力量核心。核心区的力量储备与在复杂的运动情况下核心稳定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构成了我们整体的核心能力。而将核心力量训练应用到各项体育竞技当中,还能保证运动员顺利地完成各项高难度动作,保证运动员运动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为提高运动员体育运动以及相关比赛成绩提供有力支持。
核心力量在我们能接触到的体育项目中都可以起到稳定、传导和发力减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可以增强在强对抗情况下的力量准备,使本能感觉提升,还能起到增加背部以及腰部肌肉力量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好的预防背部、腰部、髋部的运动损伤。可从公开的文献数据得知,已经对核心力量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核心是指人身体的中部躯干位置,承担着稳定身体重心、进行上下肢力量传输的作用。核心肌群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作为力量中枢起到关键衔接作用作用,及时的调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并且能进一步提升运动技能的熟练度和以及在复杂情况下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充分降低运动所带来的运动损伤风险,也就是说,运动姿态舒展且优美且控制力较强的运动员,其核心肌肉群的一定受到过系统性的训练并且有较好的力量储备"。
在结合分析羽毛球身体运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羽毛球运动主要是上、下肢的协同配合运动。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上、下肢的协同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心区也也就是核心力量的重要来源则是打好羽毛球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学者提出,在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中,动态训练应以静态训练为基础,辅以核心力量训练体系,是实现运动与静态相结合的有效训练方法。因材施教,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和内容,达到以核心力量提高羽毛球参训者运动表现的重要目标。
在羽毛球训练中,核心力量相关训练的重难点在于要长时间并且在具有科学指导的情况下对核心肌群进行反复的刺激和训练,而与肌肉增长相关的主要因素有训练量、训练频率、训练负荷、动作选择、重复时间、动作顺序、等多种因素,结合其他文献材料可以得知,在羽毛球训练中核心力量的训练容易出现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些羽毛球运动员为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提高竞技水平,在日常训练中盲目的增加训练项目,并且为了提高动作的效率,私自对训练项目顺序进行更改,这样虽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刺激目标肌肉群,但是容易改变专项动作技能的形成顺序,并且影响增肌核心肌群的受刺激性,进而导致下肢肌群的训练效果,影响整体的训练效果以及后续的运动表现。
常规的羽毛球训练分为一般性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二者大多是以提升击球时的爆发力以及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训练者在竞技比赛中处理球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相关肌群的肌耐受能力。职业球员与业余爱好者相比还会需要更多的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来提升和保持竞技水平,来保证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用较为妥当的方式处理球的落点,达到取得比赛优胜的最终目的。但是如果训练量过于庞大甚至在训练结束后会对参训者本身的生活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不仅不会提升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表现还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会带来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甚至影响以后的发展前景。
一般性训练可以增强羽毛球参训者的整体素质,在一般性训练的基础之上,应该羽毛球运动员能够进行深入的技能、理论学习,这就需要进行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而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思想相对滞后以及接受的执教水平相对有限,在一般性训练中未能及时融入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这就导致运动员进行一般性训练时间过长,在处理复杂情况时很难保证出球质量,也就导致很难在赛场上占据主动优势。另外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要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和教练员进行沟通,保证训练的实时性,不可过于依赖教练员主导的训练模式。
羽毛球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去的比赛的优胜,但是过于强调成绩会导致部分教练员与运动员忽略训练的科学性以及渐进性,虽然在短时间内对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比赛经验的积累会有一些短暂提升。但对于运动员本身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还有一些情况就是运动员的自发行为:为取得更高的运动成绩,不遵守教练的规定私自通过增加训练强度,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会导致自我保护意识的降低和。因此,如果在羽毛球运动和训练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当,就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近年来,羽毛球运动中的核心力量训练在一般性训练和专项训练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渐进性、前瞻性可以很好的避免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受伤风险。
核心力量训练的目标肌肉群是以身体中部肌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的。它能有效地训练肌肉群下面的小而深的肌肉,以及大而浅的表层肌肉。核心力量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目标肌群的力量素质还可以影响到后续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性。跟传统的一般性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提升身体重心的稳定程度以及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身体的平衡能力要更为显著。尤其在羽毛球项目中的训练效果更为明显。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羽毛球项目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很好的灵敏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在运动时常有跑跳结合、蹬转结合、手脚并用等复杂情况,并且在击球时所获得的力量都是身体各部分肌群相互配合最后通过核心区协调控制而来,因此大量的复杂动作就决定了羽毛球运动的参与者需要很好的身体灵敏性以及在高速移动过程中的优秀的平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核心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运动员所具备的核心力量的强弱决定了表现出来的灵敏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甚至可以决定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身体的稳定性可以说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必备的素质之一,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身体的稳定程度决定了出球的质量进而也就决定了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无论是下肢的步伐还是上肢的技术动作在高速移动以及高强度对抗的复杂情况下身体的稳定性才是决定前者质量的基础。
在羽毛球运动中很少有单一技术动作,在运动时基本上都需要身体的多处关节和肌肉参与动作形成。以杀球动作为例。虽然上肢力量是杀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的主动力,但另一部分力是从地面传递到上肢的。腿部蹬地后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通过中段核心肌群传递到上肢,然后通过肘部和手腕传递到球拍。核心肌群以被动发力的发力方式释放力量,有效的作为力量的传递中枢将下肢与核心区力量传递到上肢所需要的部位,直接降低运动员各项运动的能量消耗。用较低的身体能量消耗使得运动员获得较高的动作效率,在高强度比赛进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核心力量储备使得复杂动作简单化,减少自身的能量输出平衡各肌群力量进行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此外,核心力量的充足可以使在运动时的身体更加稳定,对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进行有效的降低对提升运动效率以及运动表现有着重要的正向作用。核心力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羽毛球运动的专项素质,它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间接的提升技术动作效率,使得复杂动作简单化,进而使得运动员获得优秀的运动表现以及竞技水平。
羽毛球运动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可以通过科学性、合理性、多样性的核心力量训练来提高核心区在运动时的力量输出效率,进一步防止不必要的能量内耗,使得运动员在高强度对抗下也可保持较好的运动竞技状态。我们身体的核心区域覆盖着大量的肌肉群,无数的肌肉参与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合作。
以“跳杀”动作为例,运动员可以看到,从跳跃到完成“跳杀”动作,腿部、手部和肩部的肌肉都参与其中。然而,通过对运动员深层力量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带动核心肌群调整躯干平衡,提高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从而协调肢体完成“跳杀”动作。由于核心力量和肢体力量的具有较高的传递速度,运动员可以通过高速的力量传递进行一系列难度动作。
无论是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还是业余的羽毛球爱好者,在进行训练时要将一般性训练、专项性训练以及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有机统一、协调配合进行。将核心区与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相互配合训练,实现三者协同统一、共同进步的训练节奏。而且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中也必须坚持科学性、渐近性、系统性原则,不可急功近利擅自改变训练节奏,做好三者间训练内容的相互兼容。
羽毛球运动在一般性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中要坚持渐进性的原则,遵循教练的科学指导,把握运动强度以及力量的变化,为日后的比赛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力量基础。教练员应做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根据不同参训者的不同水平进行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教练员应在日常训练中注意观察运动员情况,控制好训练顺序,应确保避免因为主管意愿缺席或改变训练顺序的情况,确保运动员积极参加一般性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尽量避免力量训练带来的运动损伤,保证运动员有良好的的精神状态以及良好的训练状态与竞技水平。
控制和合理调整核心区的力量训练负荷,可有效避免运动员盲目冲击大训练量造成运动疲劳性损伤,进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放网前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技术动作。参训者在参加基础力量训练时应当控制运动负荷,遵循科学性训练原则,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表现,减少运动疲劳带来的磨损。另一个例子是“负重蹲下”训练,将重量放在脖子后面,双脚保持与肩部一样宽,并缓慢垂直蹲下,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利用股四头肌的收缩来推动腿部,伸展膝盖来恢复站立运动,从而增加心脏的力量和心肺功能。在负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随时观察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及时增加或减少负重,保证运动员独立完成训练时能控制身体的平衡,为“远场近球”打下基础,利用腿部强健的肌肉力量在场上快速移动。找到正确的时间完成击球或面对球。由于蹲姿训练对膝关节的压力很大,教练员必须合理控制配重的重量,在蹲姿和举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动员腰部中央肌肉的力量,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减少关节磨损,避免运动员受伤。
羽毛球运动员可以通过良好的核心力量将力量传递到肩部来增加肩部肌肉的运动速度,可以进行一系列高速的击球动作。因此,他们需要不同形式的训练来强化自主进攻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训练中尽可能的主动击球,用科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在运动场展现自己的风格。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运动员站在运动场上平稳、剧烈地挥动。
总而言之,在羽毛球训练过程中中,运动员除了要一般性力量训练与专项性力量训练外,一定要将和核心力量训练与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教练员应为运动员制定好科学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竞技水平、运动表现做好准备。教练员在日常训练时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合理控制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一般性训练与专项性训练进行有机结合等策略,使运动员按照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进行核心区的力量储备,同时提高下肢肌群与上肢肌群的肌耐力与柔韧性,保证与核心肌群的力量储备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核心区是重要的发力源,可使力量得到有效传递,加快挥拍的速度,核心区力量训练对提高羽毛球专选班学生的核心区专项力量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确保羽毛球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优秀的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