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指导学生审题的一些经验

2023-08-13 16:24刘俊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6期

刘俊

审题,是写好考场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写作前要过的“第一关”。审题不准确,写出的考场作文难以得到高分。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审题指导上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总以为引导学生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就能帮助他们快速抓材料的中心,降低文章偏题的可能性。可是,他们在审题时所抓到的“关键词”真的关键吗?

以2022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的“一模”作文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都以独特的创意和场景惊艳了世界。2008年开幕式展示的是“我”,那时候的中国正在奋力拼搏,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所以努力展现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和气质;2022年开幕式的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们”,传递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我们”一起向未来。

作为当代青年,你从上述材料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班學生的习作中出现了以下语段:

2008年,一曲《我和你》响彻鸟巢的上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是在不断努力与拼搏中重新书写了给世界的印象……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只有不断地奋斗与拼搏,才能推翻他人的陈见与偏见,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与曙光,赢得他人的掌声……

没有经历过奋斗的人生,怎知雨后天晴那种愉悦的心境,没有经历过奋斗的人生,又怎会品得苦尽甘来的喜悦,没有经历过奋斗的人生终将体会不到触底反弹的快意。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不断奋斗,去拼搏,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篇章,做一只不断向上飞的小鸟,不做一只得过且过的井底之蛙……

暂且不论表达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单就审题来看,该生显然误以为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奋斗”。当我与这名学生单独沟通时,她却一脸茫然地告诉我:“老师,我就是用你平时教我们的‘抓关键词的方法确定中心的啊!材料中提到了‘那时的中国正在‘奋力拼搏,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听后,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看来,学生在考场上抓“关键词”还真不一定就如我们所想的那般准确。在指导学生审题时,我们如果一味地跟他们强调“要抓关键词”,而不是去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词是关键词”“如何去抓关键词”的话,将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审题时还需要抓关键词吗?

当然要抓,如果抓得准、抓得全,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新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大都由情境、任务和要求三个部分组成,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也就是说,要想写好新高考作文,理解材料的内容是前提。

当然,材料的意旨往往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容易被一眼看穿,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内容后通过深入分析来“分辨”。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将材料中与意旨有关的“关键词”找出来,就可以将材料化繁为简,让我们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仍以上面的作文题为例。单就材料所创设的情境来看,材料以2008年和2022年两次奥运会所展示的不同理念为话题,着重讨论的是中国在两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理念的“变化”——从2008年的“我”到2022年的“我们”。任务是让学生以一名当代青年的身份,就此发表自己的感悟、思考和启示。

学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快速抓住“我”“我们”以及从“我”到“我们”的“转变”这些关键词,尝试理解它们在材料中的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这两届奥运会中理念“转变”的原因以及其所彰显的价值,写出来的文章不但不会偏题,而且会有更加深刻的立意。

什么词才是关键词?

既然抓关键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审题时事半功倍。那我们就必须让他们搞清楚什么样的词才是“关键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把握关键词的以下特点:

1.从结构上看,“关键词”往往可以统摄整篇材料的内容,对材料的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了它,就相当于牵住了“牛鼻子”,找到了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的“金钥匙”。

如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这则材料中,“劳动”一词在整体上统领了本则材料的所有内容,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围绕着“劳动”,材料的部分内容论述了劳动的历史渊源、劳动的意义、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劳动的不同看法,以及如今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等。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结合材料中与“劳动”有关的种种观点和现象,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学生在审题时如果抓住了“劳动”这一关键词,自然就抓住了材料的中心,在写作中基本上也就不会出现偏离材料意旨的情况。当然,如果还能结合材料中不同人对劳动的不同看法,找出可辨析的点,也许能让所写的文章更加深刻,更有针对性。

2.从内容上看,“关键词”往往可以很好地体现材料的中心。

如2020年八省联考的作文题: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学生的习作来看,我班的很多学生在审题时都把“抗美援朝”当作了本则材料的“关键词”,在写作时都是围绕着“抗美援朝”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有的讲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有的论述了抗美援朝的意义,还有的说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向志愿军学习……

乍一看,这个材料的核心话题确实是“抗美援朝”。可“抗美援朝”真的是本则材料的“关键词”吗?不得不说,抗美援朝这个话题的范围太大了。仅从这四个字出发构思,是很难提炼出本则材料的中心的,更没法通过它去找到一个明确、具体的写作中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变得“假大空”。

从整体上把握这则材料的内容后,不难发现:材料中无论是对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的罗列,还是对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的表述,都是在为下文提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一概念作铺垫。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中,可以得知这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今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由此便可以断定,命题人出示这则材料的目的绝不是把“抗美援朝”这一宏大的话题抛给学生,任凭其随意发挥;而是要求他们围绕“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一中心,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以“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主题写一篇征文。

如果能准确抓到“抗美援朝精神”这一关键词,学生自然就会进行如下思考:

1.“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內容?

2.这种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的是什么?将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我们要如何迎接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4.这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对我们这些要“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相信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后,学生再提笔写作就不会觉得难了。

怎么抓关键词?

1.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避免出现一叶障目、断章取义的错误

如果说关键词是材料中的“点”,那么整则材料的内容就是一个“面”。想要准确找到材料中的“点”,就一定要从理解材料内容的这个“面”出发。只有理解了材料的内容,才有可能避免出现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以2021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学生的习作看,他们找到的“关键词”可谓五花八门,包括“体育之效”“勤自锻炼”“强弱之变”等。究竟哪个才是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和理解,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

通过梳理材料的内容,学生不难发现,材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关于“体育之效”的言论:体育可以使人的身体产生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第二部分:关于“强弱”转变的论述:“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第三部分:从强者与弱者的视角,分别论述其应有的心态:“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那从整体上看,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很显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由毛泽东的言论引出本则材料的核心话题——“强与弱的转变”;第三部分是在此基础上阐明强者与弱者应该有的正确心态。由此就可以断定,本则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强弱之变”。学生需阐述自己对“强弱之变”的理解与看法。当然,如果能由“强弱之变”进一步论述“强弱之辩”(论述二者有着怎样辩证统一的关系),也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体育之效”“勤自锻炼”“努力奋斗”等均不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的学生误以为它们是材料的关键词,主要是犯了一叶障目、断章取义的错误。

(二)“以点带面”,在“瞻前顾后”中验证关键词是否正确

“抓‘点,耗时较少,简单易行,但有可能抓偏,造成审题偏差;观‘面,面广量大,提炼不易,但总结出来的立意往往更为精准。”为了确保疏理出的“关键词”是精准的,在抓到“关键词”后,学生一定要回头再从“大处”着眼,从材料的整体出发,“瞻前顾后”,仔细地验证一番。

仍以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

当学生根据材料内容梳理出如“体育之效”“强弱之变”“勤自锻炼”这样的关键词之后,务必还要再回头验证一下其是否能涵盖整则材料。经过验证,学生发现,材料的整体内容和“体育之效”“勤自锻炼”并无实质性的关联,而材料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强弱之变”来论述的。由此便可断定,本则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强弱之变”。

总之,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让他们学会抓关键词,避免在写作中出现偏题的情况。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