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2023-08-13 07:23何绍辉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14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辩证法中华

何绍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有着丰富的方法论资源。“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列举了“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重要元素。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能偏激、走极端、刻意标新立异,要坚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掌握好事情的度。

“中”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中,作为儒家学派中的核心概念,是“中庸”思想的重要构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些思想和主张无不道出了“中”的重要境界,无不强调了我们思考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适中适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具有高度契合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的重要体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要坚持辩证地、全面地、两点地想问题,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办事情,就是要坚持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作决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契合相通,坚持和运用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核心是要用中和守中。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叩其两端”,也要看到事物的“纹理”“道理”“原理”,掌握分寸;要坚持在执两中用中、在守中中致和。如此,才能达至和。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要学会底线思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可能想得更周到一些,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争取好的结果,牢牢守住底线。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还要学会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尽可能做到登高望远、慎思明辨、见微知著,切实提升思维能力。

当然,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并不是说要丢掉原则、玩平衡游戏、当好好先生。现实中,容易把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庸俗化,认为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要搞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凡事讲究个平衡法则、信守不干事就不会出错。显然,这是对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的曲解和误解,这不是真正的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当下,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随时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唯此,致和才有可能。也唯此,才有以斗争求和则和存之可能。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辩证法中华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按图索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思考问题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