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艳军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不仅关系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影响我国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的教学工作,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首要任务,积极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研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体育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篮球和足球时,教师可以先将篮球和足球的基本理论讲解给学生,再教会学生篮球和足球的基础技能,并将基本练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由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若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教师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就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篮球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向学生展示篮球动作的分解过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篮球动作,明确具体运动的细节,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解篮球运球、排球颠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运球时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最后,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篮球基本动作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小游戏,通过分组对抗完成投篮动作,以完成效率最高者为优。这个游戏既能让学生学到投篮动作的技术要点,训练投篮技巧,又能增强篮球运动的趣味性。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训练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体育教师会因学生学习进度慢而感到无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感到无力,这就导致师生在体育课堂上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因此,教师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排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开展排球游戏,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率。这样的排球游戏比赛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其次,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多角度对运动项目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篮球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NBA 篮球比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初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微型活动,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注意力。例如,在长跑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接力跑比赛;在立定跳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一起跳“青蛙跳”;在篮球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投篮比赛……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享受到体育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感,又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过于呆板和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初中体育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为主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成一个团队,从而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体育教师可以为小组成员制订相应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首先,教师为每组配备一位体育能力较强、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组长,协助安排体育小组之间的日常交流和合作事宜。其次,教师要与组长共同确定本小组内每个成员在教学中所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任务,明确每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比如,为学生明确一些运动技巧和要求,如快速跑、短距离冲刺跑以及原地高抬腿跑等,鼓励小组之间开展学习互动和交流活动。最后,教师要为每组成员安排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做到任务明确,如协助教师清点人数等。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整体效果。
在对初中生进行身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原则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首先,教师可将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为有氧运动类项目,如跑步、骑自行车等。其次,要将耐力类项目和力量类项目相结合。例如,在设置田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室内田径场进行训练,还应该有专业教练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性,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会合作交流和互助学习。一些初中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对其采取鼓励措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在对初中生进行身体素质教育时,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操场上或运动场上去锻炼身体。学校也可以举办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增加体育课程的内容以及体育运动项目。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校对初中生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视度。
教师可以将体育比赛引入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组织体育比赛、举行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组织篮球、排球等球类比赛,可以增强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班级之间以及班内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最大的兴趣是对游戏的兴趣,而不是运动本身。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有效帮助。
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活动时,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乐趣,从而产生积极运动的情绪,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每组设置一个游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自身的肯定,又使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另外,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应时刻提醒各小组注意运动安全,合理分配运动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都与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惧怕、抵触情绪,从而无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进行合理安排,采用新颖、有趣的体育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有一项“障碍跑”游戏练习,这种练习方式能使学生体验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喜悦。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比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轮流运动。第一组为运动员,第二组为观众。教师可以让每组队员分别从起跑线处出发,进行跑步挑战。最后在终点处,对第一组与第二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果,同时让观众与运动员对所跑的路程距离和速度快慢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所跑的距离和速度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良好的运动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体育运动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对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有着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目标,如针对女生,要告知其运动的注意事项及方法;针对男生,要告知其运动过程中注意运动技巧。教师明确训练目标,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在日常体育锻炼中有的放矢。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将自己当成一名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时(如完成某些动作难度大),教师可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动作;当教师遇到突发事件(如身体不适)时,可以向学生发出求助信号;当看到学生取得进步时,可给予鼓励和表扬;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请学生帮助指导等。
传统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三基”内容,使初中生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而影响其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如在讲解排球技术动作时,要求学生先了解排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战术;在讲解跑步技术动作时,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跑法动作特点及其不同类型的运用;在讲解跳起摸高技术动作时,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跳起高度及其优缺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战术的讲解。
初中生年龄小,虽然身体素质有所提升,但力量、速度等方面还有所不足,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首先,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体能。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制订不同的体育训练计划。如在教学长跑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两圈慢跑后,再做一圈原地纵跳100 个或200 个、徒手深蹲20 个或100 个等练习。如果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疲惫、肌肉酸痛等情况,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让学生进行放松按摩,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其次,通过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运动负荷和运动量,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体能训练。例如,在教学跳绳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三组不同难度的跳绳练习:A 组为高难度动作;B 组为简单动作;C 组为难度较大、强度较大的动作。不同难度的跳绳练习可以让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跳绳技巧,从而不断提升其身体素质。
总之,身体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教师引导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体育课堂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教师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