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综述

2023-08-13 06:19文|
新课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课堂

文| 陆 玲

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地理知识显得抽象和复杂,同时需要多种类型的地图作为知识的载体。如若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多种要素进行叠加,对地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那些抽象的地理现象变得直观、形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另外,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深度融合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向着信息化、现代化转变,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GIS 地理信息技术和现代移动设备等与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方面。现阶段,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入融合持赞成态度,并会在地理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只是应用在教学环节的侧重点不同。另外,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展开相应的研究,积极促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形成。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故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加深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只是徒有其表,不仅对教学没有实际的帮助,还容易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觉得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已经是教学的标配,他们反对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但这种观念已不适应以学科素养为出发点的教育要求。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固定化、程序化

部分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并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程序化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流程,而且利用这一固定流程掌控课堂的整个节奏,引领学生思维。虽然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课堂流程,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模式化的教学课堂缺乏灵活性,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固化,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知识缺乏探究的精神,从而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1]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缺乏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并且对一些地理专业软件应用不够熟练,这些都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反映出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模式是教师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纽带,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关键要素,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单向灌输式教学,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向着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2]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综合性特征较为显著,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有较强的联系,知识结构也比较复杂,极大地考验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抽象的文字以及复杂的地图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并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记忆,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学生对地理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综合起来更好地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将课堂内容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还可利用地理专业技术模拟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在这种动态化、直观化的教学方式下,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也可以让枯燥的地理课堂更有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知识具有显著的空间性、抽象性,学生由于空间、年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理解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整合内容繁杂的知识,并改变和优化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建构适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板块,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自然地理知识板块

在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部分包含地球运动、地形、地表形态、大气运动等知识,此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并且要素繁多,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将这些知识理解透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并依据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匹配,合理建构该部分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等地理知识时,教师可利用GIS 技术结合多媒体投影设施叠加图形,以便于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并进行空间统计与分析。除此之外,教学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内容时,教师可利用RS 技术进行专题图的制作,从而提高备课效率。[3]

2.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人文知识板块

地理人文知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又一核心内容,此部分内容包含人口与地理环境、城市与地理环境、工业和农业等内容。相对于自然地理板块,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更加具体,但是对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地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文地理板块综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鉴于此知识板块的特殊性,教师可以综合应用GIS 技术、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技术等多种专业地理信息技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地理课堂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在体验中理性认识地理事物,加强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比如,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大型游乐场、商场选址、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等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数字地球技术截取相关区域的影像图,接着对影像图进行缓冲分析,然后利用图层叠加技术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轻松得出选点的问题,进而顺畅地开展教学。

3.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

信息技术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如教师可从众多的网络资源中找出所需的地理数据资料,其中中国地理空间数据云、美国地质勘探局都是不错的数据资源网站,可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免费的遥感数据。另外,地信论坛可为教师提供关于区域、河流、湖泊等相关数据以及各种经济要素的材料,通过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教师还可通过布置具体的任务、推荐相关的资源网站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资料的搜集和统计中,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知识检索以及下载矢量数据和图片等地理资料,从而提升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地理教学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

研究表明,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多重感官的刺激,能使学生通过视觉、听感等多感官进行学习,这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地理情境,如可借用AR 现实技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特点,可将知识由静转为动、由抽象转为具体、由无声转为有声,从而使地理教学以虚实结合、动静交替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创设虚拟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知识,并促进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转变,也能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探究“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利用AR 技术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和外部圈层的组成以动态化、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动态的影像资料建立立体的知识架构。在这种情境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情境,让静态的画面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

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拓展教学时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衍生出了线上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课本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信息学习意识和素养的培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做到异地授课,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师生交流、互动不便等。教师可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地理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从而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一节时,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进行线上预习,通过观看“河流地貌的演化过程”的微视频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找出自己对河流地貌的特点、形成过程的疑惑点并进行总结。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重点解答,还可通过模拟水流侵蚀作用等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建构河流地貌的知识框架。课后,学生可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与同学分享。这种混合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评价机制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评价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地理教学强调开展思维结构评价,关注表现性评价。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地理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转变评价内容的侧重点,进而更好地指导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智慧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记录。然后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各个教学环节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评价依据,而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知识构建能力、学习行为等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这将有助于优化地理教学评价机制。

网络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教育之中。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路径。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在向着现代化教学转变,但是依然存在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信息技术应用固定化、程序化以及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致使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和意义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教师要对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具体可从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实现地理教学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利用信息技术课堂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