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 要:圆号在交响乐团中是非常重要的乐器,所有各大演出团体和交响乐队中最缺的也是各方面技术与技巧较全面的圆号演奏员,圆号的实践性教学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演奏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突出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的情况下,对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奏员乃至已经参加工作后的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都是长久和巨大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从演奏专业实践教学的角度,运用演奏的基础理论与实用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列举出圆号演奏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点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圆号演奏;实践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1-0-03
圆号的实践性教学尤为重要,其实践教学包含乐队合奏课、室内乐重奏课、舞台实践演出等,这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乐队演奏员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也符合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演奏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应该及时给予解决方法,补齐短板,不留死角。
一、节奏训练的坚决贯彻
节奏如同骨架一样,是整个音乐的框架,没有节奏,演奏出的作品就失去了音乐最基本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可以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演奏提供技术基础。
节拍器运用在节奏训练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借将节拍器融入日常的各种练习中,如音阶、琶音、练习曲等,以形成准确的节奏和速度。比如,遇到节奏型较强的片段,学生遇到节奏障碍,要练习好节奏,此时就要求学生使用节拍器定速先从慢速反复练习,当在此速度下规律掌握演奏后,稍微调快一点速度继续按之前步骤反复练习,在掌握好由慢速逐步提高的速度后,将节拍器调到乐谱上规定的速度练习。使用节拍器逐步练习是帮助学生建立节奏感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持使用节拍器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各种音乐速度,提高对节奏的敏感性[1]。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的演奏方法,使节奏具有鲜明的特征。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节奏重拍的特点,节拍的强弱关系,如果在演奏中没有强弱节拍的区别,那么演奏的音乐也没有节奏感。让学生重视演奏重音,也是在演奏教學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演奏合理的清晰的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
二、音准演奏的精准要求
音准是圆号演奏中对作品准确演奏的基本要求,是演奏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圆号由于结构复杂的特点产生的泛音较多,这就使得演奏者在相同的指法下及使用不同的气息流速和风口大小的情况下,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高。因此,圆号演奏中对于音准的要求及演奏者自身的控制比其他乐器更突出,很多学生在乐队中吹奏出的音准是有很大偏差的,难以融合到乐队中。尽管如此,有些学生在平时依然不够重视对音准的练习,总以为指法正确,就一定可以吹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音准问题,音高音准概念极差,缺乏意识,没有养成主动听音准并随时做出调整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圆号自身的特点有较深的认识,并在思想上明确音准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中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加强学生对于音准音高的判断力,形成能迅速调整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气息和风口的变化来控制音高。风口小,流速快,气压会高,音频会高。反之,风口大,流速慢,则气压低,音频也会降低。教师训练学生通过改变风口的状态、气息及气流来掌握调节音高的技巧[2]。
借助校音器,刚开始可用“观察法”,也就是说打开仪器后在吹奏的同时观察自己吹奏的每个音都吹在仪器指针所指向的一个位置上,当学生吹准音高后指针会指向仪器的正中间,也就是通俗讲的“绿灯”。同时,在这个阶段要结合训练学生培养聆听音准的习惯,当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后,逐步尝试不用校音器还是靠耳朵的听觉来训练对音准的敏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聆听法”。这些训练必须每天坚持练习,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锻炼了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有了自我判断的意识,从而形成理想的音准及音高概念[3]。
三、艺术表现力的着重培养
在这里主要讲的是音乐的表现力,音乐的表现力是演奏者以乐器为载体,运用演奏技巧以发声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丰富情感。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的情感表达是目的,娴熟高超的演奏技巧是手段,一切的演奏技术技巧和要求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圆号的各项演奏技术,提高和发展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注重对他们艺术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表现力。把演奏技术技巧和音乐表现结合起来,将两者融为一个整体,演奏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表达音乐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对艺术表现的训练方法,音乐表达的音乐性是可以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演奏员和演奏家,这就是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来训练学生精准地表达音乐情感,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自觉地理解和研究他们演奏的音乐作品的作者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意图及想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特征。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的时代特性和艺术特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作曲家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了解与掌握不同的音乐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相对应的演奏技巧来合理地演绎这些音乐作品,更好地实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好地演奏音乐[4]。
2.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乐谱中注明的调号、速度标记、各种音乐术语及演奏法等,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尊重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意图。要求学生先把要演奏的乐曲唱出来,在唱的过程中把乐曲要求的一切音乐表达都要精准地唱出来,旋律的唱谱同样要求唱得具有丰富的音乐感染力。乐谱演唱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会对其所演奏的乐曲有了一定的感知,学生再去用圆号练习演奏乐曲,就会对乐曲的音乐表现力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通过训练学生对速度、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强弱对比、音色的变化等的掌握,使学生感知旋律变化的曲线,随着旋律线的变化而产生起伏,进而触动学生心灵,产生情感共鸣,使音乐生动传神。
3.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形象思维、想象力、感知力等音乐美学的培养。引导和激发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深入理解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并与个人情感合理融合,拓宽知识面,覆盖文学、诗歌、美术、戏剧等。同时,可以融入中国文化经典教学元素,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乐曲,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通过自己熟悉的元素来影响自己的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现实,激发精神共鸣,点燃内心激情,用心感受音乐。只有自己先有心灵触动才会被感动,才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出来,使演奏的音乐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
4.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如音乐会、音像资料等,学会听同一音乐作品中不同演奏者演奏出的不同演奏风格以及音乐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分析和辨别不同的演奏方式方法,理解和吸收不同的特点,进而找出自己比较认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演奏方式,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模仿与自我体验和感受相结合,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方法和情感表达[6]。
四、融媒体视域下的乐队困难片段的训练
在圆号的实际演奏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乐队合奏能力,又不能忽视高难度交响片段的训练。它是圆号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课程。高难度乐队的考试是未来交响乐团学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训练学生乐队演奏困难的片段时,先让学生多听该片段所属交响乐作品的录音,全面了解整部作品的演奏速度、音乐风格,练习作品中的难点片段。然后依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教学中课程的训练曲目单一、与时代热点融合不够、体验感不强以及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有限等问题。可以寻找一些技术单位或者自媒体等媒介合作打造融媒体背景下的演奏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融媒体视域下指导学生多渠道、多维度沉浸式地融入经典音乐会中,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沉浸式、立体式教学平台,提升演奏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水平,提高学生对乐队演奏的认知能力。
结合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拓展课堂模式,在有了这些现代化技术支持后,学生打开设备,如播放某一乐队困难片段,学生会有真实坐在乐队中的感受,他就可以和设备中的乐队一起进行演奏,又可以跟着视频中指挥的练习困难片段的进出节点,遇到问题时还可以重复播放反复练习,在进入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式练习中,体验感更强烈。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性、经典复现性,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这种形式又不同于他自己在家或者琴房没有参照的练习,达不到提高演奏水平的效果。所以适时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这种先进而科学的训练,学生能较准确、完美地演奏乐队的高难度片段[7]。
五、圆号基础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以上几个主要方面之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中运用多边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基础教学中可以和学生应用多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蹲下来”和学生讲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破传统的课堂講述式教学方式,建立新颖的多边互动式课堂,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多边互动,轻松交流。教师学生都能够直接向教师请教问题,播放一些课程相关音乐,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缓解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重奏的练习,在演奏中教师既起到了示范作用,能够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从而快速达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8]。
(二)提供登台机会,拓展舞台实践
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会及其他小型聚会,给学生增加登台表演的机会,更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舞台实际演奏能力和艺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9]。
六、结束语
对于在基础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圆号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科学而严格地进行教学和训练,着力构建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路径,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开辟出一条不断促进成长的音乐实践与教学之路。讲好中国故事,演奏好中国音乐,传播好中国文化,是一代代中国圆号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把好教学质量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圆号演奏人才,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10]。
参考文献:
[1]缪志杰.圆号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演奏方法与教学探究[J].艺术研究,2023(02):116-118.
[2]苏晶.高中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以莫扎特《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11):62-64.
[3]黄涛.试论音阶练习在圆号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文艺家,2022(07):139-141.
[4]田雯.浅谈国情教育下圆号乐器的改革与推广[J].艺术教育,2022(01):112-115.
[5]刘泉.圆号教学中嘴部教学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研究[J].黄河之声,2020(19):24-25.
[6]崇翀.简析示范演奏在圆号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J].艺术评鉴,2020(11):67-69.
[7]李颖.节奏训练在圆号集体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中北大学,2020.
[8]宋诗觅.简析示范演奏在圆号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J].黄河之声,2019(19):94.
[9]范永基.圆号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设想[J].音乐生活,2019(09):71-73.
[10]宋诗觅.简析室内乐中圆号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9(2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