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将绿色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

2023-08-12 20:49邢晓凤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教育

辑 | 邢晓凤

主持人:王湘蓉

盛连喜

冯 江

刘静玲

2023 年7 月17 日至18 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 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基因中。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荒漠化加剧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生态文明教育已刻不容缓。2021 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学生带进自然,将绿色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系统规划和推进。

议题一:如何加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认识?

王湘蓉:从工业文明中生长起来的我们,与大自然逐渐疏离,常常会忽视自然。从地球亿万年的繁衍来看,我们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加强孩子对自然生态的认识?

盛连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大自然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不可以没有大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有两种作用,一是干扰和破坏,对于大自然上亿年的进化结果,人类瞬间就可以毁掉;二是人类用智慧来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者恢复系统功能的能力,将资源利用得更加合理。比如基于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的湿地保护,通过水利资源的调配来保护一些湿地的稳定性;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采取水网建设等措施,都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要适应协同进化的规律。人类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环境问题还会不断出现,但我们要看到这种变化和人类的适应能力,而且生物也在积极适应环境的改变。我和学生曾发现一个很特别的鸟巢,鸟儿竟然用烟蒂里的小海绵作为筑巢的材料。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说明生物具有与人协同共生的适应性策略。

冯江:人与自然犹如鱼与水,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仅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要加强孩子对自然的认识,需要在自然中教育、受自然的教育(学习自然、道法自然)。带领孩子们去认识、去感受自然的和谐美丽;让他们在接近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在自然中喜悦、宁静的心境,培养对周围世界的爱和尊重,学到一些人生的道理,敬畏生命。教育孩子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自然更持续地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人不能和自然对立,不要试图去统治和主宰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学其实是自然的哲学,生态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贯穿一个人的成长全过程。我们要用充满创造力的方式讲述生态学的知识,未来应把生态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刘静玲:从地球亿万年的历史来看,人类的历史很短,个体的一生更是短短的一瞬,我们更应该从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球上的每个生物都是平等互利的,要协同进化。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幼儿教育开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和制定时间方案,这涉及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和走进自然的科普教育。目前我国开展的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学校和生态学校等正是推进公众和孩子正确认识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有力举措,不足之处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协同和互补共赢,提升和完善之后可以形成一个全社会关注自然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王湘蓉:全球的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从无度开发到开发和保护并重的过程,目前我国也正在奋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但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解与实践是否超越了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和文明范式?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再认识?

盛连喜: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智慧是人类的宝贵资源。现在,我国正在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开展生态建设。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一是我们怎样认识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如何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厘清人类的根本利益和当前利益是否冲突?我们判定一个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的成败标准,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幸福感,这是生态文明的要义所在。二是生态文明应该如何发展、落实实施?比如乡村振兴的模式,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名山、湿地、古镇等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等,这些都是生态产业化的举措。但并非从根本上跨越了工业文明的框架,这只是形式上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都有探索和创新的空间。更关键的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必须与人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的观念和发展理念的转变。

冯江:我们不能用工业文明的理念去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建设披着生态文明外衣的工业文明。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内化于心,外显于形”,要在理论、政策到路径上高度一致。同时要重视充分发挥自然的生态功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简称NbS)的理念应贯穿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解锁自然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将会对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粮食危机、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挑战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NbS的实践落地急需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领导者、民间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参与。NbS的规模化实施对摆脱工业文明的桎梏,创建生态文明社会至关重要。

刘静玲: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是一个持续创新和改变的过程,不仅需要思想上的变革,还需要从知识—理解—行动—参与全方位探索和创新。生物多样性、环境多样性和社会多样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反思,无论是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管理方式,还是从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到社会体系。

以“零碳社区”建设为例,湖北武汉江夏区的鲁湖零碳小镇以绿色、民宿和美丽乡村相结合,实现碳减排;荷兰Ecolonia小区以人文环保理念为驱动,以技术节能达到绿色低碳的目的;英国BenZed太阳村以人文环保与绿色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性社区,通过产居一体化,达到降低碳排放;阿联酋Masdar零碳城通过使用系列高新绿色科技,实现城市内循环,完全实现零碳排放。这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绿色之路。

议题二: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

王湘蓉:“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相连、休戚与共,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责任,这种责任同样也是公民素养的一部分,教育要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

盛连喜: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教育非常重要,尤其中小学的生态教育比较缺乏。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施行。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两大流域保护法的实施,应该深入渗透进儿童青少年的课堂。

我们应该在中小学开设生态农业教育课程,这个课程和自然交互整合,形成一个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读本和教材。它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也非常实际地体现着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教育要和国学、生物、历史、地理、物理等密切结合起来,要符合法律的行为约束。

刘静玲:“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除此之外还有海洋、沙漠等生态系统,生物圈外还有土壤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地球这一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共同性原则就基于此。

我国公民生态文明素养中明确规定每个公民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受害者,责权利是统一的。我们在关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成年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习惯养成。

我们不能仅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而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公民做起。比如2023年7月12日“全国低碳日”活动的入场证件没有选择传统的塑料覆膜,而是用种子纸制作。用过之后,浸泡在水中或花盆中,几天之后就可以收获几株花草,绿色无污染。因此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政府、企业和公民低碳绿色方面的创新。

议题三:如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王湘蓉:生态文明教育在改变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层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要如何改变家长或孩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程教育,更是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对人成长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盛连喜: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一是让孩子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历史是人类与自然万物的一种合唱。大自然也是有脾气的,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后续保护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大自然千疮百孔。我们不能只讲大自然的可爱而不讲它的“脾气”,人和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关怀,两者间存在着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有可能互惠互利,也可能利害参半或相互加害。

二是要明确生态教育的目的。培育家国情怀和提升人文素养,应该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现在孩子与自然界越来越疏远,不光是城市孩子,农村孩子对自然的了解也不多,放学回家就是做作业。现在很多中小学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一些科普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这对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情怀非常重要。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旨在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素养能力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素质教育,目的是养成尊重生态规律和统一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冯江: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作者理查德·洛夫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指因为与自然长期隔离导致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及行为上的失调。自然缺失症的原因是父母阻碍儿童在户外活动、可供玩耍的自然场地减少、电子产品的盛行等。自然缺失症会导致儿童缺少对自然的尊重,忧郁、孤独,注意力无法集中,创造力降低等。2021年11月对30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伤害上升很多。主要表现为孩子们的“四无”:学习无动力,没有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孩子就不爱学;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对真实的人和事物没有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避免和治疗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办法是让孩子们接受正规化、有指导性的自然教育,促进孩子释放天性、激发潜能,培养遵循自然规律的健康心智,促进孩子个性化成长。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也是主要途径,研学的特点就是重在实践,贵在体验,行中学、学中研。生态文明教育对人成长的核心意义在于启迪逻辑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培养健康身心、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刘静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公平性原则,不仅要实现代际公平,不占用下一代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还要实现代内公平,即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同等发展和享受生态环境福祉的权利。从知识体系上看,应该全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自然教育知识和关键素养;从技术体系上,全面践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指导的绿色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国家、地区、学校和个人不同层面实现“双减”目标,最终达到“碳中和”,为地球可持续发展开展实质性的行动和创新。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它应该是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系统过程,应该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内外跨学科的障碍在于学科分科过细,深壑难融,跨而不合,合而不深,呈现拼盘化、杂交化和方法集成,无法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和方法的创新。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一个问题导向和实现跨学科系统思维培养的最佳平台,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王湘蓉:从人、生态、文明、教育这四个关键词出发,如何定义生态文明教育?从国家层面而言,应该如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盛连喜:真正把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做好,一是要有理论指导,要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学生中牢牢树立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能自觉践行,比如垃圾分类等行动。

二是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许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教育等,都要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中。

三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面对学生生态意识薄弱的现状,教师要善于承担起生态教育的责任,不仅自己要有生态意识,更需要主动从事生态文明研究,掌握生态文明内涵、本质以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四是教研工作要跟进,尤其需要建立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研制度。因为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行的主要是学科渗透教育方式,缺乏体系的整合,没有形成一个长链条的整体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所以要统筹规划,多学科融合,这一点从基础教育做起是最适切的。

冯江:生态文明教育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实施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完善,包括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值得关注的是要发挥现有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解决师资等问题,同时也践行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社会服务使命和作用。

刘静玲: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作为每个人的必修课,从幼儿到老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自然的本质,不断去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美丽和其复杂的结构与功能,因为目前为止,人类无法模拟和建造一个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同时我们人类对于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可谓一知半解,很多科学研究都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我们往往无法把最新的科学问题、前沿成果和解决方案直接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和青少年。

因此,国家层面需要尽快颁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同时加大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投入和教师生态科学素养的提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手段的研发与创新;加强高水平科普队伍和平台建设;加强媒体队伍的生态学素养提升和新媒体的运用,调动全社会和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公众践行生态文明的参与度和行动力。

未来已来,时不可待,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缺乏生态文明素养的人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引领者和创造者,美丽地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