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023-08-12 07:23:38李晓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钩藤天麻脑血管

李晓丽

(营口市中医院中医神经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0)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不足,因缺血、缺氧等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的一种脑部疾病[1]。50岁以上人群为急性脑梗死的好发人群,临床以恶心、呕吐、头晕等为常见表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增加病死率,给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以往临床多采取西医治疗,但若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且整体效果欠理想。中医因不良反应小、成本低等优势备受临床医患青睐。为探究急性脑梗死应用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临床价值,现对10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为研究开展时间,共纳入10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53 例,年龄28~81 岁,平均年龄(53.84±9.82)岁;病程1~20 h,平均病程(15.62±2.11)h;疾病类型:基底节脑梗死21 例、腔隙性脑梗死14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其他类型8例。研究组53 例,年龄31~85 岁,平均年龄(53.79±9.78)岁;病程1~22 h,平均病程(15.59±2.08)h;疾病类型:基底节脑梗死19 例、腔隙性脑梗死12 例、多发性脑梗死9 例、其他类型13 例。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参选者一般资料分析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年龄≥28 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者[2]。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天麻钩藤饮治疗,组成:钩藤、生石决明各30 g,桑寄生、制何首乌各15 g,天麻、生地黄、黄芩、白僵蚕、地龙、茯苓各10 g,石菖蒲6 g,水蛭5 g。上述药物加入水中煎煮,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150 mL。

研究组:应用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穴位选择:(1)主穴:水沟、三阴交、内关;(2)辅穴:极泉、委中;伴有吞咽、言语不利者,加选风池、廉泉等。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970,规格:0.25 mm✕25 mm)刺,行提、插、捻等多种手法,得气为度,留针15~20 min,每日1次。

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5 d。

1.4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重点对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观察比较,探究天麻钩藤饮、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效果。脑血管储备功能主要检测患者的脑血管阻力(CVR)指标,MFV2 为高浓度氧流量平均流速、MFV1 为静息状态下大脑动脉平均流速,CVR= (MFV2-MFV1)/MFV1×100%[3]。检测仪器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包括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由上海瑶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为本次研究数据的处理工具,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检验界点α=0.05,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相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5%(42/5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34%(50/5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脑血管储备功能治疗前2 组患者脑血管阻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血管阻力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对比(± s,%)

表2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对比(± 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3 53治疗前19.42±2.21 19.39±2.18 0.070 0.944治疗后38.46±4.19 40.92±4.07 3.066 0.003 t值29.261 33.948 P值<0.001<0.001

2.3 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2 组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内皮素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 s)

表3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 s)

注:与治疗前本组比较,1)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3 53一氧化氮/(μmol/L)治疗前48.88±3.71 48.93±3.82 0.068 0.946治疗后62.88±6.081)65.91±5.741)2)2.638 0.010内皮素/(ng/L)治疗前85.36±6.29 85.41±6.31 0.041 0.967治疗后67.44±6.821)62.93±7.911)2)3.144 0.002

3 讨论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老龄化也日趋加重。临床研究[4]发现,近几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与重视。而中医学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优势,备受医护人员的肯定。因此,探究科学、优质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卒中”范畴,其发生原因与脏腑失调、气血虚、饮食不洁、情志差等存在密切关系。若长期血瘀内阻,则会导致肢体发软、筋血失养等。因此,中医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要治疗原则。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方剂,方中钩藤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生石决明具有清热的功效;桑寄生具有滋补肝肾、祛湿的功效;制何首乌具有益精血的功效;天麻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生地黄具有生津、清热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活血等功效;白僵蚕具有通络、化瘀、祛风、止痉挛等功效;地龙具有疏经通络、清热的功效;茯苓具有安神、消肿、宁心等功效;石菖蒲具有开窍、益智、醒神等功效;水蛭具有通经、逐瘀等功效。现代医学[5]认为天麻、钩藤还具有改善血流、血管内皮功能等功效。所有药物联合应用,可达到平肝熄风、活血、疏通经络、化瘀等作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选取的穴位刺激大脑经络,可以达到扶正、益气、保护大脑等目的。在急性脑梗死中,血管内皮损伤是其重要环节,血管内皮会生成多种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内皮素),对血管的运动、代谢等进行调控,以达到平衡。此外,脑血管阻力可有效维持脑血流稳定,一旦该数值下降,则提示存在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风险。丁亚丛等[6]的研究中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天麻钩藤饮、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且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取得显著的效果,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本研究以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为指标,结果发现,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报道具有相近性。由此说明,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二者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整体效果,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天麻钩藤饮、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案,广泛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钩藤天麻脑血管
神奇的天麻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0:34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农技服务(2021年7期)2021-09-24 04:13:04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