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3-08-12 23:04代方强鲁晓鸣
新农民 2023年19期
关键词:工作建议产业发展肉牛

代方强 鲁晓鸣

摘要:为印江县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产业振兴中重点发展肉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进行总结,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印江更好更快地发展肉牛产业出工作提建议。

关键词: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工作建议。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肉牛产业呈现出政策扶持有力度、规模养殖有提升、带动发展有效应、总量增长有幅度的良好态势,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并逐步走向市场化运营道路。截至2022年10月,全县存栏肉牛7.9万头,累计出栏3.388万头,综合产值5.35亿元。现有肉牛养殖主体6953个,其中:10头以上养殖场516个,50头规模以上的养殖场189个、10~49头317个、1~9头6445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

1 印江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创新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探索推进“肉牛协会+公司+农户”“村集体+大户”模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今年新发展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10户,10头规模以上的养殖户累计达506户、存栏26209头。重点围绕盘活闲置圈舍、产能低效养殖场新增规模养殖主体,已新建成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6個,改扩建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8个,累计已盘活闲置圈舍8700多m2,新寨镇乐洋村闲置蛋鸡养殖场改建牛场、木黄镇太阳牛业圈舍提升改造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存栏肉牛1400头。缠溪镇两路口村肉牛交易市场自建成投产以来,累计交易量达5000多头,公司外引内销的良种犊牛达1600多头,犊牛价格11000~14000元/头任由养殖户选购,切实解决了养殖场(户)和群众买牛贵、买牛难等问题。截至10月底,全县新增肉牛存栏达10000头,存栏肉牛7.9万头,累计出栏2.98万头,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3.86万头)77.2%,县级年度目标任务(4万头)74.5%,综合产值4.55亿元。现有肉牛养殖主体6869个,其中:50头规模以上的养殖场189个、10~49头317个、1~9头6363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

1.2 强化技术指导,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通过贵州省2022年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揭榜挂帅”和“师带徒”组团服务机制,组建了畜牧技术专家服务技术团队、兽医专家服务团队,重点围绕“节本增效”每月定期到养殖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升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和牧草种植收储技能,没有发生动物疫情,养各环节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向县委组织部备案申请,选优配强肉牛产业协会理事会成员,肉牛产业协会成功换届,由一名改非领导任肉牛产业协会会长、一名高级技术职称在职干部任秘书长。协会现有会员142人,主要负责收集发布全国肉牛产业相关方面市场信息,总结分享各会员养殖场养殖经验,服务全县14个冻配改良点液氮冻精调配,截至10月底,已组织调运液氮10批次,3750升,采购良种牛冻精6000支,14个冻配改良点共输配改良2630头、产犊2030头。

1.3 聚焦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保障到位

制定《印江自治县关于加快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截至10月底,帮助肉牛企业融资贷款7617.6万元。用足用好1264万元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分别下达到杨柳、沙子坡、朗溪等11个乡镇17个村发展肉牛产业。积极争取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已累计培育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并录入名录系统176家,今年创建市级示范性肉牛养殖家庭农场2家、县级示范场15家,补贴资金41万元。实施粮改饲项对全县养殖10头以上的养殖户饲草收储及新建青贮窖进行补贴,项目资金共473万元,目前各乡镇正在组织验收。农业农村局按照《印江自治县关于加快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印江自治县2022年肉牛产业牧草种植和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在全县组织实施,已采购牧草种子10吨发放到养殖户种植,贷款贴息正在核验资料。

2 肉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养殖户融资贷款渠道主要是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在邮储银行贷款,自主在农商银行、长征银行贷款。2022年邮储银行综合利率5.5%、长征银行综合利率7.5%、农商行综合利率6.5%~9.3%。目前惠农担保公司已无风险担保金,养殖户不能通过担保在邮储银行获得贷款,融资相对比较贵。二是繁育体系不健全,自繁自育比例小,引种成本高。三是激励机制不配套,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四是龙头企业能力弱,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五是生产销售加工联系不够紧密,补链强链不及时。

3 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建议

3.1 提高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

抓好优质饲草饲料生产。以实施“粮改饲”项目为抓手,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大力推广“高产型禾本科牧草+高蛋白豆科牧草”“农作物+牧草”的互补接茬轮作、间作、套作生产模式,突出以养带种,推进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重点推广青贮玉米、甜高粱、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优质品种。鼓励和支持企业、村集体经济为养殖企业订单种植优质饲草料及建设青贮饲料加工厂,确保全县年种植优质牧草0.33万hm2以上,收贮青贮饲料10万t以上,保障全县饲草饲料供给自给率达100%。杨柳镇杨家寨坝区建设成集“耕、种、管、储、养”具科技含量的示范坝区。

3.2 大力培育肉牛产业适度规模企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着力培育主体,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培育繁育主体。以全县现有6000户肉牛养殖户为主体,通过政策扶持谋划户均增加养殖能繁母牛目标,鼓励自繁自养,逐步提高肉牛种质资源自给能力,压缩养殖成本,降低养殖风险。二是谋划精深加工。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谋划肉牛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东西部协作等渠道建设牛肉加工企业,开发低温牛肉食品、保健牛肉制品等产品及方便类、速冻类、休闲类牛肉制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做活交易市场。通过规范交易市场,帮助养殖户搞好市场营销及批量调运,疏通销售渠道,最大限度保护养殖户利益,解决养殖户后顾之忧。积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点对点交接的流通模式,降低交易成本,规避人畜疫病传播风险。

3.3 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一是巩固和提升全县肉牛冻配点建设,配套完善已建改良点,合理新增冻配点,提高配种覆盖率,确保母牛繁殖增效。二是引导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场)等积极开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带动散养户养殖母牛,实现全县基础母牛数量的提升。三是大力鼓励规模养殖企业“基础母牛代养”(户繁企养)模式,降低基础母牛养殖成本,扩大企业规模养殖数量,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实现“代养户”与企业利益机制连链接,促进肉牛养殖提质增效。

3.4 做好产销联结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云、贵、川、重庆最大的万头肉牛交易市场,形成“北牛南调”的市场发展方向,年交易量达到10万头以上,解决长期以来买牛贵、卖牛难问题,建成年屠宰5万头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厂。二是重点扶持鼎牛食品品牌化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深加工的规模和产能,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全县财政收入。

3.5 加快金融创新突破,实现金融撬动社会资本做强做大肉牛产业

一是由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创新农商行肉牛养殖贷款、邮政储蓄银行“助保贷”、农业银行“惠农肉牛e贷”、长征村镇银行养殖贷款模式,进一步优化、简化放贷程序,增加贷款授信额度,创新先贷后抵信贷模式,以产权、肉牛活体抵押等贷款方式,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撬动社会资本做大全县肉牛产业。二是出台肉牛产业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养殖成本,扶持肉牛产业发展。

3.6 加大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抵御养殖风险

一是承保公司要积极主动作为,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生态畜牧养殖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牛产业发展风险,为全县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大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提高服务工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

3.7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一是结合 “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规模养殖场实行畜牧技术人员定点包保联系制度。二是开展企、院合作,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强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控、草业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建好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养殖科技示范企业(专业合作社),引领全县肉牛产业规范化发展。三是着力提升全县畜牧技术干部技术服务能力,鼓励事业编制人员创办、领办肉牛产业企业,为全县养殖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3.8 全面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与疫病防控,确保全县肉牛产业质量安全与清净无疫

一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完善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体系。强化肉牛产业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明确责任,做到源头有監管,过程有记录,结果可追溯,保障质量安全。二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无规区建设,加大政策投入完善生物药品储备制度,做到应防尽防;严格落实强制扑杀与无害化处理措施;严格落实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确保全县清净无疫。三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草食畜禽养殖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草食畜禽产品“从养殖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3.9 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以县领导为班长的肉牛产业发展专班。二是各相关县直部门、乡镇(街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肉牛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乡镇肉牛产业发展专班负责肉牛产业发展,做好产业规划、调查、摸底、落实、统计、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三是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水利、林业、供电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肉牛产业发展用水、用电和规模养殖用地、土地流转等优惠政策,形成牛产业发展合力。

3.10 整合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实行能繁母牛补贴政策。补助标准:见犊补母,每头产一头牛犊补助1000元。二是实行肉牛养殖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为饲养基础母牛数量占总饲养量30%以上的养殖场、户)。贴息标准:按年息50%贴息3年。三是对新建标准化养牛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补助标准:圈舍补助80元/m2,规范化堆粪场每立方米补助50元,粪污发酵池补助50元/m3,青贮窖补助35元/m3。四是按照特色农业保险政策落实养牛保险。五是人工种草政策。(1)每年整合资金100万元采购优质草种用于人工种草。(2)青贮饲料收储补贴政策按“粮改饲”项目标准执行。

3.11 强化环境保护,着力粪污利用

一是以养促种抓环保。立足实际,推进养殖与种植相结合,鼓励养殖场就地就近消纳粪污,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走生态养殖之路,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双促进。二是以肥促粮促环保。搭建印江同发集团与养殖企业的链接机制,促成双方签订粪污回收协议,对全县肉牛养殖粪污进行收集加工,实现全县肉牛养殖粪污收集全覆盖。三是优化布局促环保。对全县肉牛产业布局进行再调整再优化,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养殖布局,结合环保有关政策要求,对之前建成有违环保的养殖场逐步整改,确保宜养则养符合环保规定。

3.12 强化技术服务抓保障,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做好人才保障

一是以良种繁育、饲料供应、防疫检疫、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科技推广为重点,依托职业院校、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多形式举办培训,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农民尤其是家庭牧场主、畜牧业合作社负责人采取“传帮带” “跟班学”、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构建全方位、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新技术引进和实用技术推广,普及肉牛养殖技术。二是加强畜牧干部技术队伍建设,构建生态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做好畜牧发展技术服务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对畜牧专业人才要做到岗位归位,工作要归位,在职称评定与评先选优上予以适度优先。着力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专业技术骨干,为农户养殖提供优质的服务。

3.13 强化项目监管

一是严格项目管理,发改、财政、扶贫、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加强资金监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实施要及时验收审计。二是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的,取消补助资格,收回补助资金,追究责任。

3.14 强化督查考核

一是肉牛产业发展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评价,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县委政府将采取现场调研、会议调度、查看资料等形式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对部门、乡镇(街道)抓肉牛产业发展责任落实不细,任务完成不力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参考文献

[1] 甘艳君.肉牛养殖疫病防控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9):116-118.

[2] 艾合买提·卡斯木.肉牛繁育的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68-70.

[3] 许欣欣,李洪涛,王莹,等.浅谈肉牛繁育率低的原因及相应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3):82,84.

猜你喜欢
工作建议产业发展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关于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研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问题探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心得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