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地区为例

2023-08-11 07:52舒晓惠李洋阔徐艳群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湘西片区城镇化

舒晓惠, 李洋阔, 徐艳群

(1.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2.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政策逐渐放宽,虽然城乡的二元结构逐渐破解,但城乡并未有机地融合,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尤其重要[1]。目前,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先后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2020 年实现全域脱贫后,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乡村振兴上,2021—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进一步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的收入水平,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关键举措[2]。新型城镇化则更注重以人为本兼顾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目前,如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虽然近年来整体经济发展较快,新型城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大湘西乡村经济基础仍相对薄弱,存在发展滞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工作仍有待加强。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大格局下,武陵山片区需要研究和解决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两大战略系统的协同,以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5个市州的相关数据为例,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其目前的协调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这类社会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结合与协同推进,提高片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一、研究综述

(一)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背景、意义、发展战略、发展总体目标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杨佩卿[3]从五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新阐释,她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彻底变革和根本性超越。刘依杭[4]则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将统筹城乡作为基本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摒弃过去的“土地城镇化”模式,以人为本,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提升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与生活质量。

第二,从实践层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实践路径以及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秦德智[5]从地区相关支撑政策出发,对新型城镇化进行纵向、横向、工具和时间协调等多维度的协调性分析,结合政策合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研究,诸多学者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多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展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研究。吕丹等[6]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建设等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和生态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现有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更加完整的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法。倪泽晟等[7]在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四个维度上建立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

(二)有关乡村振兴的发展研究

目前,乡村振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实践路径以及乡村发展路径与评价等方面。刘依杭[4]认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并高标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传统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后劲不足、动力欠缺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姜长云[8]认为要鼓励城镇产业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需要探索符合本地的发展路径,增强县域乡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完善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提能的利益联结机制。众多学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进行静态层面的实证研究。孙浩[9]以县域乡村为例,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维度构建乡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测度、分析。张挺等[10]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五个维度筛选出多个指标,并以此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主观和客观赋权法对乡村进行实证研究,帮助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丰富的研究成果,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然而大部分研究者都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行静态层面的实证研究,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目前主流的研究方法仍侧重于利用城乡指标比值等因素来体现城乡融合总体水平,缺乏对互动性的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乡融合分维度的研究。因此,本文结合武陵山片区实际情况,应用熵值法,借助构建的分维度、能体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有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从而针对性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大湘西”主要包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市西部的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洞口县、绥宁县、隆回县、新宁县和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11]。在2014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大湘西地区调整为邵阳、张家界、怀化、娄底和湘西州5 市(州),大湘西也是武陵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大湘西地区总体上属于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相对于湖南省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化进程滞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动力不足。根据2021 年统计数据可知,大湘西地区GDP 为7 477.5 亿元,占全省16.23%,人均GDP 为39 750 元,仅为全省水平的57.24%。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因此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制约,导致其发展缓慢。大湘西广大乡村地区,仍存在农业和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等状况。推进大湘西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有利于促使地区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其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评测2017—2021 年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水平。为保证数据获得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本文中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17—2021 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部分数据由相关指标计算得出,利用线性插值法调整和补齐缺失数据。

三、研究方法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

1.评价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从乡到城的跃迁,实现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再到城乡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的无差别发展”。而乡村振兴的提出是为解决农村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人才和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实用性、系统性、数据可获得性以及独立可比性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等文件,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2.发展水平评价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各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赋权,并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是依据指标反映的信息大小来确定指标的权重[12],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避免指标间属性和单位差异对计算结果带来的影响,本文借助极差法[10]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避免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无意义,本文统一初始标准化数据加0.01,计算过程下[13]:对于正指标:

对于负指标:

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被评价对象的特征比重:

其中,xij>0。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

确定权重系数:

最后,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性分析

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用来研究事物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以反映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程度。耦合度作为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乡村振兴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判别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乡村振兴耦合作用的强度以及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耦合度模型为:

式(8)中C(0≤C≤1)表示耦合度,F1表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评价分值,F2表示乡村振兴发展的评价分值。C 值大小含义为:当C=0 时,表示两个子系统间处于不相关状态;当0<C<0.4 时,其为低水平耦合阶段;当0.4<C<0.6 时,其为中等耦合阶段;当0.6<C<0.8 时,其为良性耦合阶段;当0.8<C<1 时,其为高水平耦合阶段[14]。

耦合协调度模型为:

式(9)中,F=αF1+βF2。D 表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D 值越接近1,反映二者的耦合水平越高。F 为综合评价指数。α、β 为待定系数,且α+β=1,本文假设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同等的重要水平,即令α=β=0.5。为更科学合理计算两者的耦合度发展水平,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15-16],本文划分了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等级,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等级

四、结果及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为测度大湘西各市州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水平,本文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见表1)后,进一步计算出2017—2021 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见表3),并以此得出2017 年、2021 年各市州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图,结果如图1。

图1 2017 年、2021 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图

表3 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结合表3 的综合得分数据和图1 的时空演化图可见: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在2017—2021 年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明显,区域发展不太平衡。从2017 年到2021 年,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一直是邵阳市;到2021 年,张家界的城镇化综合得分增长至0.7866,紧随邵阳市之后;娄底市虽然在2017 年和2021 年间城镇化综合得分最低,但其发展速度是大湘西地区五个市州中最快的,相较于2017 年,2021 年的娄底市的综合评分提高了6.2793 倍。

综合各市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增幅差距的结果表明:湖南不断发挥了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娄底市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而怀化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增幅较低,仍需要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均衡,然而因为各市州经济发展、人口、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因素存在不同,各地区发展质量提升速度仍然有快有慢。大湘西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有待增强。

(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

按照表1 给出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大湘西地区各市州的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测算,得出大湘西各市州2017—2021 年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见表4),并以此得出2017 年、2021 年各市州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图,结果如图2。

图2 2017 年、2021 年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图

表4 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

结合表4 的综合得分数据和图2 的时空演化图可见:近年来,湖南省坚持把全省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到实处,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发展。2017—2021 年各市州的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分值整体上也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2021 年张家界市的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娄底市的乡村振兴综合得分为0.5868,其乡村总体发展水平较慢,远低于最高的张家界。湘西州的评价分值增速相对较快,由2017 年的0.0663 提高到了2021年的0.7123,湘西州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乡村经济发展较缓慢,但其乡村发展速度提升明显。

总体来看,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递增发展水平,在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方面,各市州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水平分析

对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体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2017—2021 年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

由表5 可见,一方面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整体上就协调发展类型而言,其耦合协调度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大致经历了“濒临失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这三大发展态势。各市州整体上不断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表明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发展水平速度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基本协调一致,但总体来看城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乡村振兴水平。

另一方面,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至2021 年,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8536,其中湘西州耦合协调度增长最快,从2017 年至2021 年增长了3.0561 倍。而娄底市受自身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四个市州较低,至2021 年时处于中级协调的发展状态。其余三市在地理位置上稍处于优势,协调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好,处于良好协调的发展阶段。总体上而言,大湘西地区各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步调基本一致,在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结论与提升对策探讨

本文以2017—2021 年湖南省大湘西地区5 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探究了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如下:

(1)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递增趋势,研究阶段内体现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乡村振兴水平。

(2)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小的区域差异,由研究结果可知,2021 年邵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分值为0.8230,娄底市和怀化市的评价分值较低,分别为0.6526 和0.7116。比起城镇化综合得分,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差异较大,最高的是张家界,为0.8005,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最低的是娄底市,仅为0.5868。

(3)2017—2021 年大湘西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明显的递增趋势,除娄底市外,大湘西地区其他四个市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并有不断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的趋势。

研究表明,大湘西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呈现较好发展方向。由于大湘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各市州的挖掘发展空间较大。虽然大湘西地区五个市州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但总体上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稍稍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针对加快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本文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武陵山片区内各地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统筹武陵山片区各市州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例如修建农村公路、推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

第二,完善片区内各地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乡一体的交通、能源、网络信息区域共享。交通等问题解决之后将会大大推进武陵山片区内的特色农业、旅游业以及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进程,释放乡村生产力,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推动乡村资源要素与城镇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产业多元化发展。

第三,结合武陵山片区原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片区与周边地区区位一体化旅游产业。依托政府各项政策以及“张吉怀”高铁,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为打造区位一体化旅游路线提供了可行性。积极开发武陵山片区内的红色资源,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通道转兵等,与片区及周边地区自然景观有效整合与优化,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促进片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利用大数据时代数字赋能全域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例如:抖音短视频、微博、小红书、快手短视频、虎牙直播、微信等软件多平台多渠道全民参与宣传片区内特色景点。邀请优秀主播开展沉浸式全域旅游,通过拍摄短视频以及图文推送的方式展现片区美丽乡村;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全方位提升片区内特色景点知名度。

第五,将怀化、吉首与铜仁三市打造成武陵山片区核心城市发展群,弥补武陵山片区没有大城市形成的环形空洞[17]。怀化作为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依托怀化国际陆港的建设和“张怀吉”高铁的开通运行,怀吉铜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具备可行性,从而孵化形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态特色农产品产业并打造产业链:一方面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将片区内的各类特色产品如茶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等及其深加工产品销往国外提高其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冷链物流实现与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完美对接,真正做大做强片区内的农业产业。由此,进一步以此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外贸发展,提升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武陵山片区及周边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湘西片区城镇化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