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达
近日,有两个名字被网友反复提起。一位是前高校教师,退休后靠拾荒资助学生,最后的心愿是捐赠遗体。一位则作为中学老师奋战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后被发现曾资助20 余名学生。王坤森与宋文武,他们的事迹令许多人热泪盈眶。
(2 月24 日《南方日报》)
助学之暖,日积月累,是一份最为朴素的感动。靠拾荒资助学生,金额并不大;教师工资一省再省,发挥的作用终有限。受助者是少数,为何我们仍会被深深触动?因为这份暖意触手可及,多数人曾感受过来自他人的朴素关怀,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思想上备受鼓舞。有人劝说王坤森捐款不必拾荒,宋文武也曾面临优质岗位和高薪补课的邀请,但他们选择了最朴素的助人方式。善意无门槛,每一分努力都有其价值。
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是一份不断传递的感动。阅读两位老师的人生履历,皆是在艰难困苦之中有所成就,也曾有幸受过他人帮助。宋文武出身贫寒,南下打工,在妻子和罗姓教授的支持下完成学业;王坤森长于战乱,投身行伍,深切體会贫穷落后之苦,他的坚守换来街坊邻居的鼎力支持。善意虽小,却可传递,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感念施助者的春风雨露,他们又在行道旁站成荫蔽,为前行的旅人遮挡风沙。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段佳话,亦可激励众人投身于助人事业。可喜的是,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不仅培养出常怀感恩的栋梁之材,也聚集起更多人为爱心助学贡献力量。宋文武永远地离开了,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武班”还将继续下去,助力新一届学生圆梦。王坤森的身体不再硬朗,但“王坤森助学金”在社会各界的踊跃捐助下,成为一笔持续的财富。
正如宋文武在文章中曾写过的:“这节课尽管有太多的不舍,终究还是要下课的。”王坤森或许也是感到不再年轻,郑重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生命的长度有限,善意却绵延不绝。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让助学之暖不断传递,这份善意正在轻叩你我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