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 胥海燕
摘要:[目的/意义]无论是从数量增长趋势上还是未来发展的质量上,高校智库都将是中国智库的主力军,其身上担负着为政府和国家进行咨政议政的职责。[方法/过程]本文以多年来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发布的《CTTI智库报告》为分析基础,将影响高校智库发展内、外环境(即两个维度)细分为4个指标,即国内高校智库的区域分布特点、媒体的协调联动情况、人才结构的发展状况、智库成果的转化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影响高校智库发展的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智库间关系、校内外媒体关系、教师双重身份关系、高校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关系、理论与应用间的关系。[结果/结论]本文针对高校智库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校际间协同发展、媒体宣传联动发展、智库评价体系优化发展、产学研成果合力发展等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智库 发展环境 创新路径
分类号:C932.4;G47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3.02.1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前言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增强现代治理能力、推动政策共同体更加开放化的重要抓手和路径。高校智库是指在高校内部从事“智囊团”工作的相关群体,智库的人员构成与高校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高校具有天然的智库属性[1]。而高校智库作为依附在大学内部,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的学术性组织和机构,必然要承担包括生产政策思想、培养政策人才和影响政策制定在内的各项使命[2]。依据最新数据统计,高校智库是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 CTTI)來源智库中最主要的类型,共计572家,占各类智库总量的67%。同时,根据《CTTI智库报告(2020)》,2020年新增智库99家,其中高校智库占比70%。高校智库凭借巨大的科研潜力、精湛的专业知识、强大的数据体系和优越的学科资源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为社会、为政府建言献策,并在中国智库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高校智库的外部环境
高校智库的发展态势势如破竹,当前对高校智库的外部环境进行大体分析,通过区域的分布、媒体的关联情况更进一步了解高校智库的外围情况,为高校智库的后期发展提供较多的分析基础。
2.1 高校智库的区域环境
据统计,我国高校总数2,759所,华东地区810所,华中地区416所,华北地区408所,西南地区368所,其他地区均不足300所(华南地区266所高校、西北地区233所高校、东北地区258所高校),在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3]。如图1所示,高校智库中有29%来自华北地区,其次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占比13%,其他地区均不足10%。由此可见,高校智库数量与全国高校区域分布数量成正相关。华北、华东地区高校智库建设略优于其他地区,由高校智库汇总也可得到,华北地区高校智库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一带,而华东地区高校智库高校主要集中于上海、江浙等地。这类地区经济实力在国内突出,教育资源处于优势地位,政策出台与政策研究有天然优势。华中地区有充分的高校资源,毗邻长江、黄河,拥有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可利用教育资源与政策优势发展高校智库。
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地区高校相对较少,且百强高校智库中占比不足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在区域中整体的基数问题;另一方面,是学校的质量标准要求,在这类区域中学校主要是普通高校,且整体经济发展位于我国第二梯队。由此可推测出,此类区域的高校重点仍然放在传统的校园发展与制度改革之上,重心仍是教学与科研任务,高校智库的建设则是其发展的第二选择。
2020年增补的99家智库中共有58所双一流高校智库,11所公办高校智库,其余为其他智库。故增补智库仍以高校为主,且以我国龙头院校居多,公办类普通高校上榜较少。这就再次印证了高校智库区域发展之间存在偏差,无论是从智库研究领域偏好还是从智库产出成果来看。这在无形中会形成马太效应——普通类高校对智库的开展更难以进行,并且不利于各地区高校智库的均衡发展。
2.2 高校智库的媒体环境
根据CTTI来源智库中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建设情况可知,在进入记录的441家高校智库中,301家创建了网站,200家创建了微信,40家创建了微博[4]。在智库的成果应用、活动量化、媒体关联度等方面,CTTI以注册数据较为完整的650家智库为主要测评对象,重点研究我国新型智库在17个不同政策领域中的影响力。根据表1至表5,以PAI(产出影响力分值)=0.5×P(Product)+0.3×A(Activities)+0.2×I(Imapct),作为各政策领域内智库产出影响力排序的依据[4]。经计算,从17类政策领域中选取5类政策领域中的前五名进行呈现①。其中,P值表示智库成果;A值表示智库活动;I值表示智库媒体影响力[5]。
由表1至表5可知,所选取的5类研究领域中前三名的智库大多为高校智库,这更加肯定了高校智库在智库中的贡献率。同时,未上表的12类研究领域前三名大多数也是高校智库。根据表1至表5,政策的研究偏好与地区有较强联系,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对金融政策研究的天然优势,拥有教育优势的地区对教育有更强的偏好。高校智库在进行领域研究中也更加突出自身的强项。另外,通过对表1至表5的梳理可以发现,所选取的5类智库领域中其智库成果P值与智库活动A值数值较大,其论文成果的产出与参会热情较高,与前文提到的高校智库在总智库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的观点相得益彰。需要注意的是,智库媒体影响率(即I值)均为0,先前讲到各大智库均有媒介进行外部沟通,但最终的媒体影响率反响平平,故智库中的成果在获得媒体认可度方面需要不断提高,需更贴近实际,不浮于表面,也要重点把握好互联网新工具的使用。同时,高校智库要反思其是否掌握好宣传的手段与方式,究竟是循规蹈矩地静静等待机会来临,还是主动出击进行大力宣传。
3 高校智库的内部环境
了解到高校智库外部环境,即可对高校智库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内部环境中选取了人才结构、成果的转化情况。通过人才结构了解当前的人才布局,成果转化情况了解智库产品的实际应用率。将高校智库内部情况进行梳理,既能对过往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又能为未来发展提供优化方向。
3.1 高校智库的人才结构
在高校智库的人才结构中,来源智库人员构成中博士生占比78%,硕士研究生占比14%,本科生占比7%,其他人员占比1%。从来源智库中的人员构成来看,多数人员为我国高校内部培养的高端人才。根据来源智库成果统计数据可知,从论文的数量来看,论文数量为69,469篇,占总成果的48.6%。其中期刊论文67,462篇,占论文数量的97.11%。从论文层次来看,CSSCI期刊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比达到54.04%[6]。论文体量庞大,特别是期刊论文的输出,而且大多数论文发表于国内的顶级期刊。这两点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智库专家、学者大多数是高校人员,且科研实力在不断提高。高校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智库属性,具备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显著优势,高校是天然的智慧群体汇集处。但从其人员构成来看,高校智库配比过于“单一化”,一般能够迈入高校智库的成员主要是博士研究生或是硕士研究生,社会人员很难深入到高校智库内部,故并未实现跨层次的人才流动,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实现“旋转门”机制[7]。人员依旧是自产自用,接纳外来与生产更新均受到了限制。
3.2 高校智库成果应用与转化
内参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决策咨询成果,据CTTI来源智库数据统计,内参总数为10,869篇,其中8,283篇内参属于提交单位未获得回应的单篇内参,不排除存在国家的保密成分[8]。实际上,这种情况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以2019年武汉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为例。其中,武汉一所“双一流”高校著作数与论文数共计为3,158篇,研究与咨询报告为281篇,获奖成果为1篇,获国家与部级奖为0篇;另外一所“双一流”高校著作数与论文数共计为834篇,研究与咨询报告为60篇,获奖成果为0篇,获国家与部级奖为0篇[9]。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的咨询报告采纳数量并不高,即空有大量的文章建议产出,但获得实际应用的内容较少,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成果的应用滞后。高校智库就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政府给出的议题每年均产出较高水平的论文或报告等,但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将之提议上报给政府,或是由于报送或递交的层层审批很难第一时间送至相关部门,再切合时宜的提案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被采纳,这个过程中就出现滞后。二是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智库就是在为政府、为国家建言献策,保证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要兼顾理论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但有些成果依然存在于理论基础阶段,很难进入成果转化。
4 高校智库发展的关键关系梳理
从高校智库的外部环境可看到高校智库的区域分布特点、媒体的应用发展情况,从高校智库的内部环境则可看到高校智库的人才结构与成果转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影响高校智库发展的多重要素之间的关系。
4.1 名校智库与普通高校智库的关系
优秀的高校智库主要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而此类高校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其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的较好资源,在政策引领、问题研究、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故在智库研究领域多有产出。虽然其他地域高校智库也有产出,但媒体影响力、产品质量、产品活动多有局限,发展势头更待提高,特别是某些普通高校可能拥有智库但产出微乎其微,或部分高校的智库只是“挂名”存在,并没有产出,更不必说一些高职高专院校[10]。在区域方面,似乎高校智库的始发动力一直在华东、华北或华中地区,其他地区的高校智库发力较小,较难形成统一的驱动力,区域间仍存在差距。同时,各个区域间有自身的“研究偏好”,注重自身“长板发展”,但智库发展路上如果不能及时取长补短,那么在未来很有可能会造成“木桶效应”。
4.2 社會媒体与自身宣传的关系
从表1至表5可以看出,高校智库有较大的输出能力与发展潜力,P值与A值各占PAI总值的绝大部分比例,而有关媒体影响率的比值I值大多数智库为0。出品的智库内容并没有引起较大的社会触动,只有少数的智库研究得到媒体认可,并加以宣传、推广至社会乃至世界。高校智库有自身的宣传方式,但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方式,而欧美国家的宣传手段更加主动,其影响力也更加广泛[11]。其不仅通过网站的形式传播,而且建立了高校自身的期刊进行出版物的宣传,通过会议或论坛的组织形式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既要与外界媒体协同联动,又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宣传手段。
4.3 智库研究者与高校教师身份的关系
由上文可知,期刊论文的产出主要是由高校教师承担。那么高校智库内部的学者不仅有智库研究员的身份,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教学的任务。其既是一名研究人员,又是一名教职人员,属于具有双重身份的学术人员,故高校智库内部的学者既要受到教师职责的规制,又要受到智库体制的约束,因此其对自身的身份认知可能存在偏差[12]。但究其根本,这些学者依旧承担着部分论文和课题的要求,发表的文章很有可能是为了完成校内科研任务,不能完全排除其提出的建议是“浮于表面的”,很难真正深入民生,解决人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上,高校智库区别于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高校智库学者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性的智库群体,为政府进行政策咨询建议应该更能够保持中立态度,而不仅是为了满足学校的内部需求和个人的成就感。
4.4 高校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关系
上文提到,智库人员的构成与高校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高校内部人员具有天然的智库人员属性。当高校智库建立起时,相关的高校教师就自动归类为智库成员。然而,教师在智库中是具有同质性的成员,或许其学科、专业不尽相同,但总会有同质的目标与任务性质。人员的“单一化”问题极易出现,而缺乏多样性的团队很难持续进行高效率的输出。需要一些外来人员参与其中进行调和,在咨政、议政的过程中进行思想风暴,融入不同的智慧。外部人员主要是指社会人员、政府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员工等。要使高校智库多方位的、多角度的进行人员参与,保证其智库观点的新颖性与差别化[13]。同时,在聘用外部人员时,要给予其同高校教师相应的待遇、报酬等。
4.5 基础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之间的关系
智库成员大多数是专家和学者,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形式进行输出,而期刊论文更多的是倚重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思考,这也是国内高校智库重理论而轻应用的现实情况。高校智库是知识圣地,既有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又有工学应用的学科,两者之间在高校中以最优的状态进行跨学科研究。高校智库也要善于抓住学科强项,积极发挥学科优势进行智库建设,以“一流”的学科带动传统学科发展,充实自身高校的智库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高校智库在不断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应用成果的产出,要积极去寻求研究成果。切实就社会问题提供好的咨询对策,既要注意对策建议的时效性,也要注意实际操作性。好的对策建议通过平台报送,能够合理、合法、及时执行是高校智库进行咨政议政的首要内容。
5 高校智库发展路径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晰高校智库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发展情况,针对上述分析可以对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如搭建校际合作平台,增强智库间联络、拓宽媒体宣发路径、建设公正平等的评价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管理高校智库平台等相关路径。
5.1 建设智库发展平台,增强校际协同发展
国家成立大“智库群”,由高校智库、其他类型智库或相关研究基地共同构成,高校内部成立小“智库群”,由高校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大“智库群”中存放较为热门的问题或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并附上相关要求,高校内部的小“智库群”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并纳入高校“智库池”,在选择过程中应当保证公开透明,同时应避免申请的唯一性,任何智库具有同等的权利就某一问题进行解决,故高校与高校、政府、企业之间也可以试着采取“互助”小组的模式。例如,在相关区域研究或内容研究相同的高校可以进行校际间、校企间、校政间联盟,进行信息的交流互换,相互帮扶。“双一流”的高校有较为通畅的信息渠道与财政支持,而普通公办学校拥有更为灵活的思维体系和运转机制,两者就某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相互合作,可能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智库研究,研究出更贴近实际、更有深度的智库成果;高校与政府可以相互合作,最终所输出的智库产品更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名校可以更好地稳固地位,普通高校也有了与名校互动、互传、互助、互帮的快速通道。高校与企业互助有助于推动高校的人才去向,企业也更能招贤纳新。政府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智囊”支持。
5.2 加强媒体合作宣传,构建高校智库信息化
高校智库需要掌握“流量密码”。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利用价值至关重要,高校内部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智库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或其他平台发布智库成果与内容,大力宣传好的作品,定期与外界媒体联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媒体圈,积极学习西方优秀智库的发展与研究思路,取其精华进行借鉴应用。高校智库还与外界媒体进行合作,双方共同发力,对智库产品和利好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邀请媒体参与高校智库建设过程,见证高校智库的前进与发展,同时,要明确无论是高校智库发展或是与媒体合作都要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建设“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高校智库[14]。与此同时,要适应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加快构建智库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高校建立数据应用库,高校智库与高校合力发展,信息共享。校际间就共同的研究主题也可以开放数据共享平台[15]。
5.3 创新中国智库制度,完善智库评价体系
国家要出台有关智库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行为规范,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智库制度,领导层牵头进行平台搭建,包括管理决策部门、专家咨询部门、课题研究部门等;另外,应设置优良的激励机制、专业的监督机制、及时的反馈机制、全面的评价机制[16]。国家培养高端人才是为了更好发展,这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提供更加广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让学者心无旁骛钻研。高校也应给予智库充分的发挥空间,正视智库带来的契机,给予物力、财力支持。高校内部的小“智库群”可以“标价”的形式由教师选择科研任务,明确标识其“含金量”与最长期限以及其他相关要求,研究期限与研究经费同问题的难度成正比,研究过程要及时报告管理决策层。研究得出成果后,管理层与咨询层要进行评价,此评价应同科研任务完成率、职级晋升率、薪酬绩效福利相挂钩,要明确科研任务与智库研究的同等地位,每一个智库成果均应在激励体制上有所体现。在“标价”的过程中,要避免“投机”“寻租”等不良现象,严格遵循智库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同时,智库人员选拔也要注意弹性与灵活程度,实现人才“旋转门”机制。政府人员可以进入高校智库进行探讨研究,高校人员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进行学习,高校智库也应向社会人员、企业人员开通进入高校智库的方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到高校智库建设中,例如,优秀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选拔的形式加入高校智库。高校可以在“智库池”中定期投放相关的智库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术自由与交流空间,智库研究人员也要走出“象牙塔”,真正贴近国家事,解决国家的问题、难题。
5.4 官产学研相结合,强化成果转化意识
高校智库的咨政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相似之处,两者的科研内容均需要按政府或市场的需求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地科研之后再去寻找市场[17]。要打通高校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与平台。高校智库不要被动地等待政府的问题发出,要主动去寻求机会,把握时机。高校智库也要明确自身与其他研究性机构存在的本质不同,其职责不仅仅是完成课题或是科研任务,还要为政府建设、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与普通的研究型机构有较大区别。同时,政府也要有明确的智库成果递交平台,有专门的、专业的部门进行审批,时间不宜过长,要准确把握智库成果的时效性[18]。在成果转化方面,允许与市场上的第三方机构接轨,加快科研转化的速度与质量。考虑到高校智库的非营利性属性,但又必须要长远发展,可以适当引导市场体制进入:一来可以增加高校智库之间的良性竞争,二来可以给予高校智库一定的经费支持,为后续研究提供经济支持。另外,高校智库要注重对自身知识文化的保护,在完成必要的科研任务或是意见对策咨询后,要积极寻求科研成果的结果,及时追溯科研的进展。政府中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及时发布相关情况。高校智库需要不断地加强自己获取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积极开拓成果轉化的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加强多方结合,不断强化自身能力。
6 結语
本文重点从高校智库当前的发展环境入手,解读了高校智库在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关系,并通过对关系的梳理得出了目前高校智库发展所存在的些许问题,由此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本文更多的是立足于过去的数据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追求更新的数据,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是更深入、更细节的地方去研究高校智库的发展,同时也将广泛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智库建设经验,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与富有创新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刘璐璐, 史静寰. 高校智库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 理路、原则与指标: 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 2022(2): 29-37. LIU L L, SHI J H.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Taking“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J].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2022(2): 29-37.
[2] 刘福才. 大学智库文化的特质及其培育[J]. 教育研究, 2019, 40(2): 94-103. LIU F C. A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cultivation[J].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9, 40(2): 94-1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22-08-18].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 s5744/A03/202206/t20220617_638352.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st of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B/OL]. [2022-08-18].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 A03/202206/t20220617_638352.html.
[4] 李刚, 王斯敏, 冯雅. CTTI智库报告(2019)[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155-239. LI G, WANG S M, FENG Y. 2019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TTI source think tanks[M].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20: 155-239.
[5] 徐菲.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转型: 基于“中国智库索引”数据的分析[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 5(6): 54-60. XU F. Dilemma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s: 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Think Tank Index” data[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20, 5(6): 54-60.
[6] 冯利朋, 兰洁. 我国地方高校新型智库的分布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 5(2): 50-57. FENG L P, LAN J.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ew think tanks in local universities[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20, 5(2): 50-57.
[7] 李天丽, 周艺涵.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困境及改革思路[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8): 117-119. LI T L, ZHOU Y H. The difficulties and reform ide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 China-Arab Sta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 (English and Chinese), 2021(8): 117-119.
[8]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 2018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N]. 光明日报, 2019-01-07(016). Joint Research Group of the 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Think Tank Studies & Evaluation and Think Tank Research and Release Center of Guangming Daily. 2018 CTTI source think tank development report[N]. Guangming Daily, 2019-01-07(016).
[9]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2019年度本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概况[EB/OL]. [2022-04-18]. 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stat/2019benke.pdf. China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Humanity. 2019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rvey of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EB/OL]. [2022-04-18]. 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stat/2019benke.pdf.
[10] 曹陽. 找准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着力点[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9-23(002). CAO Y. Identifying the focus of new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 2021-09-23(002).
[11] 孟祥利, 吕秋月. 欧美高校智库概览[J]. 秘书工作, 2022(3): 76-78. MENG X L, LYU Q Y. An overview of think tanks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J]. Office Administration, 2022(3): 76-78.
[12] 顾岩峰.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路径探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9(6): 76-79. GU Y F. A study on the think-tank construction in higher institutions of China[J].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4, 39(6): 76-79.
[13] 聂立清, 李涵.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发展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5(9): 31-33. NIE L Q, LI H.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university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15(9): 31-33.
[14] 靳诺.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20): 4-6. JIN 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19(20): 4-6.
[15] 韩凝春, 李馥佳. 基于CTTI数据的我国高校智库发展特点分析[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7(2): 65-72. HAN N C, LI F J.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in China based on CTTI data[J]. 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2021, 37(2): 65-72.
[16] 张华. 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与地方社科院科研转型研究[J]. 东岳论丛, 2010, 31(10): 5-10. ZHANG H. The research transition of local social sciences academ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 in China[J]. Dongyue Tribune, 2010, 31(1): 5-10.
[17] 徐军. 高校智库建设的探索与建议[J]. 教育现代化, 2018, 5(48): 180-181, 236. XU J. The exploration and sugges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J].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2018, 5(48): 180-181, 236.
[18] 贾旭楠. 博弈论视角下高校智库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 2020(5): 48-53. JIA X N. Research on resourc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J]. New Century Library, 2020(5): 48-53.
作者贡献说明:
沈 凌:确立主题,审阅初稿并提供建议,跟踪文章进度;
胥海燕: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文章及格式调整。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Path of the New Types of Think Tank in University
Shen Ling Xu Haiyan
School of Law, Humanities and Soci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Whether in terms of quantity growth trend or quality of futur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think tanks will be the main force of Chinese think tanks, which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dvising and deliberating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Reports of Chinese Think Tanks over the years, this paper subdivid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wo dimension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into four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university think tanks, the coordination and linkage of medi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alent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statu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ink tank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includ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ink tanks, the relations between media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dual identiti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onnel i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Result/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ir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niversit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edia publicity,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achievements.
Keywords: university think tank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nov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