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香港经济复苏

2023-08-10 13:51屠海鸣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特区政府香港经济

文|屠海鸣

2023 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表现不俗,特区政府推出的消费券及“开心香港”活动,起到了刺激市场的作用。同时,来港游客数实现恢复性增长,中央政府推出的惠港政策和特区政府各项发展政策逐步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加快,给香港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评估报告,对香港经济及金融状况作出积极评价。报告肯定了香港作为国际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有稳健的制度框架、充裕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对金融业规管水平甚高,联系汇率制度也运作顺畅。报告认为,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常态,香港经济展现强劲复苏,特区政府积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经济发展动能和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国际经济学家也普遍看好香港2023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彭博社最新调查显示,香港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6%,高于此前预估的3.4%。

这表明,香港已经走出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低谷,正呈现出经济复苏的好势头。那么,应如何看待香港的经济复苏呢?

全面通关后 压抑的需求被激活

香港经济下行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在反中乱港势力借“修例风波”策划和发动下,香港发生了7个多月的暴乱,来港游客数断崖式下滑。2019年第三季度,香港GDP较上年同期实质下跌2.9%,自2009年来首次下跌。随后,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香港经济一路走低,步入谷底。2023年1月,随着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压抑已久的市场需求被激活。从以下几个数据可以看出复苏的活力:4月30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接待近7300人次入场,创2022年7月开馆以来新高;M+博物馆接待近19000人次入场,创下2021年11月开幕以来的新高。

今年前5个月,访港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5月份中国内地及东南亚旅客人数已恢复至疫情前的六成以上。零售业和餐饮业收益都已恢复到2018年和2019年同期约九成的水平。

6月4日,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今年2-4月香港的最新失业率已经下降至3.0%,是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市民收入在扣除通胀后亦有实质增加,反映整体住户收入情况的每月住户入息中位数,今年首季实质升2.1%。

今年前4个月住宅物业交投量回升至每月平均约4600宗,较去年同期大增逾六成。今年前4个月整体住宅售价和租金指数与去年12月底比较分别回升5.8%和1.5%。

经济强劲复苏,也带来“增长的烦恼”。航空业、建造业等行业出现人手短缺问题。6月13日,特区政府公布有关输入劳工方面的安排,计划引入1.8万名外来劳工。官员表示,政府决不允许人力短缺成为香港复苏及经济发展的瓶颈。

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正在整体性复苏,有些行业虽未完全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但势头很好,指日可待。

图1 2023年3月1日,香港旅游发展局迎接复常后首个内地旅游业考察团访问香港

图2 2023年6月10日起,睽违十载的小黄鸭再度访港,吸引无数市民与游客争相与之合影

做“有为政府” 大招频出有成效

香港经济复苏固然有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触底反弹”等客观原因,但不能否认特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以来,特区政府,特别是财政司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有三大举措可圈可点。

一是启动“你好,香港”活动。今年2月6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特区政府向内地和海外游客免费赠送50万张机票。他形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欢迎礼物。”这一举措引发全球关注,既塑造了香港的好客形象,又会给香港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二是推出消费券计划和“开心香港”活动。疫情虽然结束,但特区政府管治团队意识到市民仍然囊中羞涩,2023年再次发放电子消费券。今年4月和7月分两期发放,约640万名符合资格的市民每人可领到5000港元消费券。此后,政府又推出“开心香港”活动,给市民提供消费机会。“发钱”和“花钱”对接,预计可为市场注入约330亿港元的消费动力。

三是加速推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今年以来,特区政府官员与内地互动频繁。今年全国两会后,李家超亲自带领政府官员到北京拜访8个中央部委;他还带领立法会议员走访广东3市;政府各部门官员也频繁拜会中央相关部委,并与广东省和内地其他省市的同行互动交流。

在特区政府的推动下,香港与重庆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与经贸投资、金融、科技创新、物流等11个领域合作发展,两地签署了3份合作备忘录。香港与广东的合作走深走实,特区政府去年成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粤港双方设立13个合作专班。今年4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正式揭牌,双方在打通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的落地措施越来越多。

本届政府就任刚好1年,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李家超提出了不少新的施政理念,打造“有为政府”。如果说由于疫情所困,去年下半年还看不出“有为之处”的话,那么今年以来,特区政府主动作为的亮点不少,有的已初步见效,体现出“第一责任人”和“当家人”的担当作为。

内地经济复苏强劲 为香港提供最大支撑

看香港经济复苏,必须看香港背后的祖国内地。因为,内地经济是香港经济的最大支撑。

今年以来,内地经济复苏势头强劲,首季实现4.5%的增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增长最快的。世界银行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两者均提到,中国的重新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动力。

最近几个月,众多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掀起“访华潮”,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包括马斯克、比尔·盖茨等重量级人物。商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从来源地看,今年1-5月,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29.7%、179.2%、170.1%和63.3%。同时,超过半数德国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近六成美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复苏持积极态度;86%的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长期潜力感到乐观;超过九成日本企业计划扩大或维持在华业务……这表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从全局来看,中国经济引擎动力强劲,香港特区经济就不会差到哪里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提供了广阔舞台,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八大中心”,这为香港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深圳的前海、广州的南沙、珠海的横琴,这三处是中央布局粤港澳的试验田,享有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关键看粤港澳三地如何用好政策,激活创新要素。

本届特区政府明确提出,香港要有自己的产业政策,要做到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现在,香港上游基础科研具有优势。比如,香港拥有5所名列世界前100名的大学,这是全世界任何城市都没有的;香港拥有数以千计的世界级学者和几万名活跃的科研工作者;香港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然而,香港在中游的成果转化和下游的产业发展上尚存短板。

内地对香港经济的支撑,可以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上发挥作用。比如,香港可以与深圳合作,把深圳高端制造业优势与香港基础科研优势结合起来;未来,在中游、下游有所突破,香港的创新科技就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地缘政治矛盾复杂 须防国际市场风险

当下,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同频共振、同步复苏,尽管势头不错,但也要看到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暗藏着风险和隐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慢至2.8%。这个悲观数字的背后,有乌克兰危机给世界带来能源、粮食危机等方面的直接风险,也有对俄制裁令经济活动违背经济规律带来的风险。还有,美国用美元收割全球财富的做法,激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感,“去美元化”渐成趋势,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构,其中的哪些变化、哪些趋势对香港不利?这些都值得观察分析,提早应对。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打压是不会停止的。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美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美国阻止人民币国际化,都必然给香港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过往,中国香港地区与美国、欧洲的经济联系紧密,也曾经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未来,香港不可能从美欧方面得到多少好处,更要准备应对来自美欧联手的经济打压。

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市场风险,香港应该有足够的信心。一方面,要看到美国至今在香港仍有巨大商业利益,美国商界并不愿意与中国“脱钩断链”;另一方面,香港并非孤独地应对风险,我们的背后有国家力量,香港不惧任何挑战。1997年,中央支持香港成功狙击金融大鳄索罗斯,保住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经典案例在先,香港有信心战胜风险。

察势而为,居安思危。看待香港经济复苏,我们既要乐观,又要谨慎;既要有信心,又要防不测;既要紧紧背靠祖国内地,又要自身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特区政府香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针对香港反对派①“占中”“公投”②行为的对策建议
香港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