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性僵人综合征并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Ⅱ型1例并文献复习

2023-08-10 05:08韩永升薛本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下肢免疫性痉挛

朱 凌, 韩永升, 徐 银, 薛本春, 王 训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是一种在神经元和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中表达的胞内酶,其生理功能是将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γ-GABA)。研究表明[1],作为胞内酶的GAD在参与γ-GABA合成过程中可能暴露在细胞外空间,并被识别为异物而产生GAD抗体。抗GAD抗体与多种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有关,并称之为GAD抗体谱系障碍(GAD antibody-spectrum disorders,GAD-SD)。GAD-SD中常见者包括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SPS)、小脑性共济失调、边缘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癫痫,以及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utoimmune polyendocrinopathy syndrome,APS)[2~6],其他少见者包括进行性脑脊髓炎伴强直和肌阵挛、视阵挛-肌阵挛、腭震颤、脊髓炎、自主神经病等[7~11]。SPS[12]是指以进行性中轴肌强直、肌肉阵发性痛性痉挛为核心症状,且易被惊吓等诱发加重的一种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其肌电图特征为安静状态下可见连续的肌肉运动单位电活动(continuous motor unit activity,CMUA)。SPS可合并1型糖尿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PS[13]又称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 (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s,PGAS),是指由于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破坏,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功能障碍性疾病群。根据发病机制及遗传特征等差异,APS可分为单基因突变的APSⅠ型、多基因变异的APSⅡ型、Ⅲ型、Ⅳ型,以及X连锁多内分泌腺功能障碍(immune dysregulation,polyendocrinopathy,enteropathy,X-linked syndrome,IPEX)。抗GAD65抗体SPS、APS临床均罕见,二者合并出现鲜有报道。现报道1例抗GAD65抗体SPS及APSⅡ型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腰痛、腰腹及双下肢僵硬伴无力近9个月”于2022年9月9日入院。2021年12月某日患者在弯腰洗头过程中突感腰部疼痛、程度明显,难以维持站立姿势,无意识不清等情况。症状持续约1 h后自行缓解,缓解后自觉腰部及双下肢轻度僵硬、无力,日常活动受影响,同时出现腹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样”动作,动作在情绪紧张时易出现、入睡后消失。之后腰部及双下肢僵硬及无力、腹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样”动作一直存在,劳累后易加重。期间多次就医治疗,怀疑“分离转换障碍”,未予特殊治疗。2022年7月某日再次突感腰痛、伴腰部及双下肢僵硬感,不能维持站立姿势,于当地医院肌注“安定”后症状缓解,过程持续约十余分钟,期间无意识不清。检查示“头部MRI示双侧额顶叶皮质下多发小点片状稍长T2、Flair高信号(见图1);颈椎MRI未见明显异常”,未明确诊断。此后一直存在反复腰痛、腰腹及双下肢僵硬无力,程度进一步加重,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2022年9月在门诊检查提示“三碘甲状原氨酸1.13 nmol/L↓(参考值1.20~3.10 nmol/L)、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2.93 nmol/L↓(参考值3.10~6.80 nmol/L)、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抗体272.00 IU/ml↑(参考值<115.00 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365.10 IU/ml↑(参考值<34.00 IU/ml)”,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存在反复腰痛、腰腹及双下肢僵硬伴无力,腹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样”动作。既往史:1997年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资料已丢失)”,一直服用“左甲状腺素钠 50 μg qd”替代治疗。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疾病。入院查体见神清,言语清晰,情绪稍显紧张,行走步速明显减慢、轻度拖步。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约4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膝腱反射均亢进,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平卧时可见腹部肌肉中等强度不自主“收缩样”动作,俯卧时腰背部竖脊肌质地较硬、无压痛。辅助检查见血常规示白细胞2.7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30×109/L↓、血红蛋白103 g/L↓;生化示空腹血糖8.85 mmol/L↑、餐后2 h血糖18.15 mmol/L↑、糖化血清蛋白2.6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尿常规示葡萄糖();血清抗GAD65抗体(+),抗谷氨酸抗体(NMDA型、AMPA1型、AMPA2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GABA受体B、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Ma1、抗Ma2、抗Pkcr、抗Recoverin、抗SOX1、抗Titin、抗Tr、抗Zic4、抗Amphiphysin、抗CV2.1、抗Ri、抗Yo、抗Hu、抗GM-IgM、抗GD-IgM、抗GT-IgM、抗GQ-IgM均阴性;脑脊液常规生化示无色、透明,葡萄糖4.78 mmol/L↑,潘氏试验弱阳性,白细胞计数、氯化物、蛋白定量正常;脑脊液抗GAD65抗体(+)(见图2),抗Ma1、抗Ma2、抗Pkcr、抗Recoverin、抗SOX1、抗Titin、抗Tr、抗Zic4、抗Amphiphysin、抗CV2.1、抗Ri、抗Yo、抗Hu均阴性;肌电图示胸腰段脊旁肌及下肢近端肌见连续的MUP发放(见图3)。胸髓MRI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抗GAD65抗体僵人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Ⅱ型(桥本氏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予丙种球蛋白(20 g、5 d)冲击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后症状改善。

图1 头部MRI示双侧额顶叶皮质下多发小点片状稍长T2、Flair高信号(白色箭头标注)

图2 脑脊液抗GAD65抗体阳性(黑色箭头标注)

图3 肌电图示躯干肌可见连续的肌肉运动单位电活动

2 讨 论

GAD作为一种胞内酶,是γ-GABA合成的重要限速酶。根据编码氨基酸序列及表达位置不同可分为GAD65和GAD67两型。GAD65由10号染色体上的GAD2基因(10p12.1)编码,主要在出生后阶段表达,并负责突触传递所需的GABA的快速合成[14]。GAD65主要在神经末梢的突触前末端表达,在机体需要时快速合成GABA。GAD67由2号染色体上的GAD1基因(2q31.1)编码,在胚胎发生早期表达,对神经组织[15]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成熟神经元中,GAD67通常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表达,其功能持续活跃并确保基础水平GABA的合成[16]。结构和表面静电电荷的差异使得GAD67的抗原性低于GAD65[16]。临床实践证实GAD65抗体与多种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病变有关,然而在没有GAD65抗体的情况下几乎不能检测到GAD67抗体[17]。因此,认为GAD65抗体才具有明确临床价值。本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抗GAD65抗体均阳性,临床存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病变。

2021年美国梅奥诊所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8年212例高滴度GAD65抗体患者资料显示GAD65神经免疫障碍的核心表现为SPS(107/212、50%)、小脑性共济失调(91/212、43%)、癫痫和边缘性脑炎(62/212、29%),伴发其他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疾病(72/212、34%),1型糖尿病(63/212、30%)[18]。SPS最早由Moersch和Woltman在1956年描述,属神经系统罕见疾病,患病率约为1/1 250 000[19],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2~3倍[20,21]。SPS临床通常表现为中轴肌和四肢近端肌肉痉挛和僵硬,如累及胸腰椎旁和腹部肌肉可导致转向和弯曲困难,严重的躯干僵硬像“雕像”或“冻结”式的外观。肌肉痉挛和僵硬可能被由意外的刺激诱发,包括电话铃声或警笛等声音,突然的触摸或情绪不安等。某些情况下,意外的刺激可能导致严重和持续的疼痛痉挛,胸肌僵硬,伴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多汗,称之为“痉挛状态”。患者常常存在特定任务的恐惧症,包括对行走和跌倒的恐惧,通常伴有严重的焦虑,经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焦虑障碍或分离转换障碍等。肌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即安静状态下成组肌肉可见连续的肌肉运动单位电活动(CMUA),以中轴肌尤常见。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经典型和部分型SPS[22]。目前认为SPS发病主要与机体异常免疫介导产生GAD65抗体有关,统计显示高达80%的SPS患者存在GAD65抗体[23]。但SPS具体致病机制不详,有观点认为,GABA能神经元突触传递障碍是SPS的核心病理生理学机制:脊髓中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电活动减少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状态,导致肢体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而产生肌肉僵硬、痉挛表现[16]。GABA能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基底神经核、脑干核团、海马体和小脑,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网络的一部分,负责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信号。GAD65在GABA能神经元中高度表达、并负责GABA的合成。已合成的GABA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GABA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超极化、产生抑制信号[24]。GAD抗体对GABA能神经元GAD65有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影响GABA的合成与释放,阻碍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性信号的形成,最终引起其支配神经功能相对脱抑制状态导致发病[25]。此外,GAD65还在胰腺β细胞中表达。研究显示高达80%的1型糖尿病患者抗GAD65抗体阳性[26],提示GAD65抗体在1型糖尿病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项关于GAD65抗体SPS前瞻性纵向研究显示常见的初始症状依次为近端腿部肌肉僵硬(33%)、腰骶椎旁肌肉僵硬(28%)和胸腹肌肉僵直(10%),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与僵硬和痉挛相关的肌肉疼痛,病程平均4年后约80%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同时显示30%伴桥本氏甲状腺炎、28%伴1型糖尿病[21]。如疾病过程中存在两种或以上内分泌腺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可诊断APS[13]。APS三型中APSⅡ型最为常见,其诊断必须包括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即艾迪生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三者中的两种,其中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1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约60%)[6]。本例患者临床以反复腰痛、腰腹及双下肢僵硬伴无力为主要表现,查体见双下肢肌力4级,腰段竖脊肌质硬、无压痛;劳累时症状易出现或加重、腹部肌肉可见不自主“收缩样”运动,予口服安定治疗后病情暂时缓解;住院检查发现血清及脑脊液GAD65抗体均阳性,甲状腺相关抗体(TG-Ab、Tpo-Ab)升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升高,肌电图回示所检肌肉可见持续的MUP发放。患者病情特点符合DALAKAS提出的SPS诊断标准[12]:(1)四肢和中轴肌(躯干)肌肉僵直,腹部和胸腰椎旁肌突出;(2)主动肌和拮抗肌持续共同收缩,临床和电生理学证实;(3)由意外的噪音、触觉刺激或情绪不安引起的阵发性痉挛;(4)没有任何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可解释强直和僵硬;(5)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蛋白印迹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GAD)65(或amphiphysin)抗体阳性。同时本例患者病程中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可诊断为APSⅡ型。最后,综合诊断为抗GAD65抗体SPS、APSⅡ型(桥本氏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

研究显示SPS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不及时干预、病情会逐步发展,最终导致残疾、甚至致命[21]。目前关于SPS的治疗是多方面的,通常需要药物(对症治疗和免疫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增强γ-GABA能神经通路、达到改善肌僵直及痉挛效果,成为SPS对症治疗的基石。其他类似药物如巴氯芬、替扎尼定、肉毒杆菌毒素等均可用于SPS对症治疗。非药物干预也是SPS治疗的有效措施,包括选择性物理治疗(如拉伸、步态训练)、热疗、脊骨指压操作、针灸、穴位按压等[27]。如果对症治疗和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或无效,则应考虑免疫治疗。目前关于免疫治疗的干预最佳时机和最佳药物选择尚不清楚。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使用最广泛、被证实有效的措施[5],且高剂量免疫球蛋白似乎比低剂量治疗方案提供更强的治疗反应[28]。对于不能耐受静脉免疫球蛋白的SPS患者,皮下免疫球蛋白是SPS的另一个潜在的治疗措施[29]。对于不能耐受免疫球蛋白者,利妥昔单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30]。其他免疫治疗手段如血浆置换[2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1]等可能有助于改善SPS症状。临床实践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获益很小、甚至无效[5]。本例患者服用氯硝西泮后腰疼、腰腹及双下肢肌肉僵硬症状获得短时间改善,接受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上述症状获得进一步改善。

总之,文中报道了1例罕见的抗GAD65抗体SPS及APS-Ⅱ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意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抗GAD65抗体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然而,在病例资料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少数GAD抗体疾病可能伴发肿瘤、文中患者未完善肿瘤相关检查,患者接受免疫等治疗时间较短、尚不能长时间观察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双下肢免疫性痉挛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