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实践

2023-08-09 01:34任美娟
幸福家庭 2023年7期
关键词:家乡中华思政

任美娟

思政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贴近真实生活,让学生经历全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来获得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强调真实性、应用性、逻辑性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包括学科内综合的项目和跨学段的项目,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项目式学习有机结合,能助力思政课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整合课程内容资源,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统一

(一)创新单元整合教学,凸显文化育人价值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思政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筛选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中蕴含的中华優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项目式教学。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侧重从文化形态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家乡,旨在让学生结合家乡生活领域进行社会性学习。

为了丰富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受和认知,各类教材都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思政教师会根据教材中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教学,而项目式学习可以让教师将单元教材内容有机融合,并根据驱动性问题,分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家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思政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调查工作,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家乡文化、家乡的民间艺术、家乡的整体发展三个方面入手调查。教师要协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组建项目小组,选定项目组长,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让成员在项目组长的组织和指导下制订项目探究计划,最终通过共同探究与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二步,思政教师要组织学生从家乡文化、家乡的民间艺术和家乡的整体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为项目式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支撑与保障。第三步,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对教材的引领作用,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对家乡文化、家乡的民间艺术、家乡的整体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打破学段壁垒,开拓文化育人格局

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政教师要不断增强育德意识和能力,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研读思政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元素。在充分挖掘、利用思政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时,思政教师除进行单元整合项目式学习外,还可以打破学段壁垒,跨学段之“界”,与其他学段的教师手拉手互通各自教学的“责任田”,把同一类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主题进行项目式一体化教学设计,用跨学段育人模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如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爱”教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体化学习研究。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家人的爱”中,教师可以通过“爱的百宝箱”“爱的放大镜”“爱的温度计”等系列活动让低年级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和家人对自己的爱。又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父母多爱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手绘“家庭树”、分享亲情故事,在参与家务劳动中感受家的温暖。

项目式一体化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各学段感受到思政所教内容、所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主题线索是始终如一的。在教学中,思政教师要立足课堂,按照循序渐进的整体规划,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坚持价值立意,打开文化育人格局,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让学生树立起更加坚定的民族自信。

二、借助校内文化活动,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路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绝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把教学内容与学校整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融合起来,让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为学生储备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助力。

(一)借助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多学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能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如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元宵灯会、端午中秋诗会等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探究活动,寓教于乐,以增强教学效果。在项目式学习的视角下,思政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活动

在学校,很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是很好的教育载体,如拓碑社、古琴社、盘扣社、版画社、楹联社、舞狮社、诗社等。如以诗社为学习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对诗歌进行项目式学习研究,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诗配画、诗歌创作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诗歌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间艺术是祖国文化之源,也是民族之根,思政教师可以借助社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诉说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节

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阅读节,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经典诗歌吟诵比赛、诗词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原创诗歌朗诵比赛、诗词大会、“诗词中的英雄”演讲等。通过这些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式学习,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精神、道德情怀,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聚焦校外实践活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资源

相比家乡的外在形象,家乡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小学生对其感受和认知并不深刻。教师要通过组织课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性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从学校拓展到社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优化,以此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一)开展家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访

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可以开展形式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观地方文化古迹、寻访民间传统工艺等活动,并为学生提供项目式调查表。如组织学生针对家乡民间篆刻艺术开展项目式调查时,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民间篆刻艺术的项目式调查表(表1,见下页)。项目式调查表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支架,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调查、收集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家乡文化和民间艺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参与当地节日风俗活动

除了寻访、调查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风俗活动。节日和风俗活动是当地生活的重要方面,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教育主题,学校通过对学生身边的文化风俗活动开展项目式探究,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特点,也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很多地方节日风俗活动蕴含了尊老敬老等中华传统美德,因此,节日风俗可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思政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家乡文化风俗方面的项目式实践活动,利用好地方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快乐过新年”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然后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结合家乡的过新年方式开展对新年的持续性探究。在持续性探究中,思政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体验本地过新年的习俗,让學生通过画画、拍照片、录视频等方式记录新年生活,以主动、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开学后,思政教师可通过“快乐过新年”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分享新年所见、所得、所感。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鼓励学生开展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持续性研讨,可以促使学生建立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有效联系。

四、指向文化创新实践,催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活力

青少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开拓者,在学习中必须懂得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教育的根本就是去唤醒、激发学生自主的创新活动。项目式学习是把社会创新实践提前到学生的学习阶段,弥补了传统课程教学远离真实社会生活的缺陷。因此,思政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地开拓创新。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篆刻艺术文化创新项目式探究,并给学生提供一张探究表作为参考(表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篆刻艺术文化创新项目式探究后,可以认识到篆刻作品不仅能用于各类文化建设,还能用于学校的文创产品,如学校的纪念册子、杯子、布袋、徽章等。这样的创新妙用可以让篆刻艺术更好地融入实际生活,尽可能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通过项目式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走进日常生活,也唯有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结语

本文在项目式学习视角下形成了一条以“传承”为主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线索。这条线索路径即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发展—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在综合性的项目学习中,学生能够深切体会思政教学在整体项目完成中的独特价值及其与其他活动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因如此,经由项目式学习后,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学校与教师要把项目式学习作为未来社会实践活动的预演提前到学生的学习阶段,与系统的思政教学活动同时进行,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

猜你喜欢
家乡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