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巧清
摘 要:经过数次改版后,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依赖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数学学习品质。因此,教师应对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采用趣味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预习兴趣,加强课前预习指导,让学生掌握数学预习路径和方法,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以此发展学生课前预习能力,通过有效的评价引导和榜样激励,促进预习兴趣和意識的固化,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数学预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预习习惯;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018-03
2022年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需要“留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预习是正式课堂教学前对教学内容初步感知的过程,只有做好课前预习才能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处于主动,新课标无形中对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出了更高要求。故此,数学教学中需要强化数学预习习惯培养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1.借助趣味手段,提升预习兴趣
兴趣是参与学习、领会知识过程中的心理倾向,也是自主探究行为形成的内在基础,是数学预习动机产生的源泉。因此,要培养数学预习习惯应注重预习兴趣的培养。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预习兴趣,使其能够自主参与到预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率。
(1)悬念激趣
悬念是激活学生期待情绪的有效手段,“前有设悬,后必释悬”,通过设置“悬念”留给学生一个“谜面”必然能够启发好奇心理,点燃课前探索欲望,形成预习兴趣,进而让学生满怀期待地投入到课前预习活动中。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课程,其预习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初步认识“行与列”,提前感知数对的含义。教师可围绕这一预习目的设置悬念,将需要学生预习的数学知识隐含与“谜面”之中,调动学生好奇心理,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谜底”。教师可创编小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逐渐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向“悬疑”。故事如下:学校新来了数学教师,她上第一堂课时和全班学生还十分陌生,无法准确叫出每个学生名字,进而给课堂提问带来了不小难题。可是,当她站在讲台上观察全体同学时,她头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有效提问的办法。故事讲到这里,学生已经进入教师构建的故事情境中,此时故事戛然而止,可抛出具有悬念感的问题,“想知道老师用的是什么办法吗?请在‘位置这一课程中自己寻找答案”。此番操作后学生只知道“谜面”,却未见“谜底”,进而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产生对即将所学数学内容的探究欲望。这种“悬念激趣”的方式在其他数学课程预习前也能发挥出较好作用,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前可创编小故事,讲述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测量石块长度中遇到的测量问题,将“分数的意义”隐含于故事情节中,激发好奇心,引导课前预习。
(2)游戏激趣
游戏激趣指的是把将要学到的数学内容隐含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解决办法,以此激励学生实现课前预习。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课程教学前,教师可分析小数乘法的课程内容。教材中在计算“9.5元×3=?”时,将9.5元转化成整数95角,利用95角×3,得到285角,再将285角转化成28.5元。由此可见,“小数乘整数”的运算知识是基于“整数乘整数”基础上已入的,不妨设计“挑战比赛”激发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课程的预习兴趣。游戏前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制作带有整数乘法题目的卡片,如124×7=?,23×12=?等,并将“小数乘整数”的题目掺杂其中,又如3.13×6=?,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计算比赛,可随机挑战对方小组任何一名同学。计算又快又准的同学将会为本小组赢得积分,积分积累最多的小组为优胜。“整数乘法”是学生三年级就学到的知识,运算起来得心应手,而“小数乘整数”学生尚未接触,自然超出了他们认知范围,进而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自己小组在“小数乘法”中存在的短板。此时,教师可暂停游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小数乘法”知识,准备在下一节课堂教学中再次进行“挑战比赛”。小学阶段,绝大部分学生具备喜欢游戏的天性和不服输的心理,这种激发预习兴趣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以回顾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后续做好铺垫,还能刺激学生为了能够迎接挑战而投入新知预习中,增强课前预习的动力。
2.指导预习方法,引导预习路径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书需要设法让学生掌握有效且高效的预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预习中获得愉悦感,将预习兴趣固化为自身恒久、稳定的预习动力,将预习作为自身常态化的课前学习方式,形成课前预习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进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
(1)图文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是基于小学生认知特点创编和设计的,体现了图文并茂的特点。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中的文字语言和数字、符号的表述上,而忽视了教材中的“图文”关系,进而导致低效预习,影响到学生的预习体验。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刻意引导学生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起来,使其掌握“图文结合”的预习方法,促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一课,“可能性”概念较为抽象,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容易在课前自主预习中碰壁,感受到本课的枯燥和乏味,进而影响其预习兴趣。“可能性”章节中在呈现“抽签”场景中共用到了3幅插图。第一幅插图,起到“补充”的作用,旨在说明“唱歌”“跳舞”“朗读”三张卡片在“抽签”活动中的状态;第二和第三幅插图,表面上看是呈现出小丽、小红、小明三人在活动中的思维路径,实则是对“抽签”可能性的具体分析。由此可见,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是阐释数量关系的辅助工具,也是为学生学习构建的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体悟“图文结合”的预习方法。比如,预习“可能性”课程,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丽、小红、小明三人‘抽签的过程”。再如,在“可能性”课程“做一做”板块中,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通过这种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观察、理解插图,挖掘图片隐含的信息,令学生对课程信息具有整体性的理解,从而了解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时期掌握“图文结合”的预习方法,提升预习效果。
(2)思练结合
“思”和“练”相结合是数学预习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效果比较明显。在“思练结合”的预习指导中,教师可采用编制“导学案”或“预习单”的方式,在引导学生预习时,同时展开练习,通过学前测试检验预习效果。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课前预习的系统性,还能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提供必要参考,以便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灵活调整。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课程教学前,围绕本课内容设计、编制“导学案”。
【学习目标】①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阅读课程,在图片情境中理解单位“1”。②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将多个物体构成的整体视为单位“1”,抽象出“1”的概念。
【数学思考】①一个整体若“不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积几份是分数吗?②将一堆糖果平均分为3份,其中2份是这对糖果的[ ],它的分数单位是[ ]?
【预习测试】①一套茶具中有3个茶杯,每个茶杯是这套茶具的[ ]?②有5个盒子,将其看作单位“1”,其中的2个盒子用分数怎么表示?③一包饼干有12块,三个人平均分,每人分[ ]包,是多扫快?
【预习小结】本课预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感觉困惑的地方?
借助这种导学案,学生不但能够准确把握课前预习的目标,了解预习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思考,对本课数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师设计、安排的“预习测试题”并对自己的预习活动进行简单总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经历“阅读—思考—练习—反思”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全面的预习体验,进而掌握“思”与“练”相结合的预习方法。经过多次这样的引导,必然能够让学生遵循以后的预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预习思维,固化成自身预习习惯。
3.注重语言培养,提升预习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是他们能够自己学习,终身学习。故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预习兴趣,教会学生预习方法,还要使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正确理解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预习能力。
(1)找重点,做标记
预习是一种常态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将会在预习中遇到各类文本内容。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到预习效果和学生身心体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素养,在提高数学信息提取能力同时,提升学生预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一课,课程的初始部分便要求学生“摆一摆”,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摆出文本中要求的图形。比如,“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目字形的图形”“如果再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等,此类文本虽然字数较多,篇幅较长,但是其中数字信息较少,在阅读此类信息中可采用“略读”方式进行快速阅读,初步感知文本大意。在略读中顺势用笔将核心信息勾画出来,比如“4个”“‘目字形”等,然后围绕这些关键信息理顺文本含义即可。利用这种“找重点,做标记”的方式,能够加快学生预习中的阅读、理解速度,让学生将更多时间用于思考数学逻辑关系中,进而提升预习效率,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也能变相地解放学生更多课余时间,实现“减负增效”。
(2)抓关联,细思考
数学语言是一种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殊语言,对以形象和直观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在预习中许多学生由于在数学语言阅读、理解中抓不到重点进而造成课前低效预习。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数学语言规律,强化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课程,文本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数学例题:王鹏坚持晨练,计划4周跑步22.4km,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米?然后,例题中列出了本题计算横式,利用“气泡文”呈现出数量单位转换关系。学生在预习此类以数字为主的数学文本时,需要静下心在文本中找出“数字”,重点体会“数”的变化。例题已知条件中的22.4km在横式中均作为被除数,在气泡文中将22.4km转化成了224000m,而例题中的4(周)发生改变。以“22.4”作为线索,抓住了“数”的关联,在重新“细读”文本,稍加思考便可掌握例题的解题思路,需要将被除数的小数转化为整数,这样容易理解数学语言中的逻辑关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而提高预习效率。
4.注重评价引领,实施榜样激励
数学预习习惯是学生积久养成的学习方式,也是日常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的预习心理机制得到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在日常交流、互动、预习测试等教学活动中发现每个学生小小的进步或闪光点,借此对学生进行公开的赞扬式评价,在增强学生成功愉悦感的同时,对其他学生起到榜样激励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数学预习兴趣和预习意识,促进数学预习习惯的形成。
总之,新课标对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预习,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课前预习路径,提升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促进小学生预习习惯的逐渐养成,从而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主体作用,实现“减负提质”。
参考文献
[1]贾桂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1(22).
[2]肖林元.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前思习惯[J].数学通报,2000(10).
[3]许云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习惯[J].教学与管理,2004(26).
[4]连福民.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教育评论,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