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波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1300)
“三农”问题是事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8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1]。由此得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提升,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对人才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化瓶颈和对策的研究,既是理论之需,又是现实之要。
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最核心的支撑力量。生产力发展是农村社会繁荣向上、农民生活幸福的根本前提,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满足以小农户为代表的农村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作为面向市场、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衔接农民与市场的关键环节和纽带。农业产业化依托产业链条,能够将农业生产、农民、市场流通等因素有效结合起来[2],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它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如果农村物质基础薄弱,农民在贫困线以下挣扎,那么乡村振兴的其他目标更难以保障。从区域上看,根据发展情况不同,我国的农村地区可分为东、中、西部,每个区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除少数沿海地区的农村和离城市较近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外,其他地区的农村经济底子普遍比较薄弱,农业仍然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当前,农业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农户经营模式,在面向市场中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而且要面临农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流通不畅等方面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引入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将分散的小农户聚集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公司化销售,避免了小农户因无法适应市场带来的损失,产生相应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的连片种植、农业技术革新、新品种的研发加持等举措,增加了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支出,推动农业产业在良性运转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户农业种植,更像是作坊式的,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持续改革和推广,虽然劳动生产力得以大幅提高,但与农业现代化预期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是农业分块化种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民的劳动力水平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公司的形式进行生产,提高了农民之间的劳动配合与协作程度,有利于共同抵御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同时能够大幅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使农民有更多闲暇时间用于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链的其他领域,向着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其他领域拓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利用。
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是我国农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脱贫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起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农村优秀人才的缺失。从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瓶颈还很多,既有数量上的短缺,又有质量上的掣肘。
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当下,城市以其广阔的就业舞台、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宜居的环境,对农村劳动人口产生“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以打工或求学的形式涌向城市,农村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乡村建设中坚力量的缺失,使农村“空心化”现象明显。有学者统计,2016年-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从8.19亿人增长到9.02亿人,增长比例为10.1%;但是农村人口却从2016年的7.73亿人持续减少到2020年的5.10亿人,流失比例达到11.0%[3]。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尤其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村人口的流失,直接造成农村人才“饥荒”。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养老、教育资源缺乏、生产生活缺乏活力等[4],这些都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农村的现有条件仍然不具备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回归的水平。城乡人员自由流动本是件好事,有利于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各种要素的交流互鉴、自由流动,遗憾的是这种流动并不是平衡的,现实中存在城乡人员流动“势差”。由于农村就业空间狭窄,生产经营性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人才不得不流向城市,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另外,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设施等也跟城市存在很大差距,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这些都是农村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从流出人口特点来看,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村人口,通过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或者通过经商在城市有了稳定的生活,很快在城市安家成为新都市人,还有一部分没有稳定的工作,依靠在城市打工赚取工资补贴家用,而家里老人则留在老家种地、带娃,形成“半工半耕”的家庭生产生活模式[5],这部分家庭占农村的绝大多数。如果把在城市安家立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算作农村人才的“净流出人才”,那么“半工半耕”家庭生产生活模式中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青壮年农村人口则是农村能够争取和利用的人才变量。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各类农业生产人才作为支撑,但从农村现有的人才队伍来看,在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乡村生产人才规模、素质、结构和效能与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专业资源匮乏、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较低的结构问题长期广泛存在[6]。据相关研究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比不到2%,且这几年中这个占比并没有出现很大涨幅[3]。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人才水平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致使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必要的“高精尖”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能跟上时代步伐,长此以往,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长久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组织化、系统化管理人才缺乏。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健康高效的运转需要有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懂技术、善经营”的管理型人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关系到诉求多样、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农民群体,还关系到瞬息万变、风险难测的市场,好的管理者能够带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向前。但现实中这种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农业经营带头人才非常缺乏。
培养符合农业产业化需求的各类农村人才,需要教育培训单位、社会相关机构相向而行,凝聚多方力量。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首先,教育培训单位仍然存在培训内容与农业产业化人才需求不接轨的现象。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单位比较广泛,可以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但由于培训的内容普遍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其次,社会层面对农业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并且没有形成与农业产业化人才和教育培训单位良性互动的社会力量支撑。在思想观念上,很多在农村生活的人并不认为学习相应的农业技能是必要的,甚至有人会认为学习农业技能,尤其是农村青壮年通过上大学学习农业相关技能是不光彩的事,这些都不利于形成重视农业产业化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另外,社会实践是农业技能的真正操练场,但从实际情况看,与农业产业化教育培训单位的互动不够,理论与实践相悖离的现象非常普遍。
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能否培养得好,培养好后能否留得住,这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但目前针对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的相关保障并不健全。首先,不少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规模比较小、盈利能力也不强,农业产业化人才对相关组织的认同感较低的现象并不在少数,由于相关组织盈利能力差,人才的薪资待遇普遍不高,与城市相比,农村本来就不利于留住人才,再加上平台不好,收入偏低,这些因素的叠加,致使农业产业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的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因为农村基础设施保障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中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撑,农村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在教育医疗、居住条件、文化娱乐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些都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扎根农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更大挑战和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利用人才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还需要通过“筑巢引凤”、人才培养、机制涵育等举措多方合力、多措并举,真正让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高地,需要构建人才“引得进”“回得来”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在招才引才上面多做文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要通过完善规范招才引才的制度设计,加强与高等院校农业相关学院的交流联动,吸引企业家、农业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事业中来。要用好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好结对帮扶政策,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干部往往有能力、有资源,能够为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另外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每个地方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文化环境等都存在差异,要在充分掌握实情的基础上,靶向施策,加大政策的帮扶力度。如海南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并组建科技服务和产业振兴科技小分队,吸纳农技站站长等专业人才到基层赋能乡村振兴。
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促进乡村人才回流。首先要为进城发展的农村青壮年人才提供返乡的支持,这些人从小在农村生活,对村庄有着很深的情感依赖,要为他们返乡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如提供工作岗位、创业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指导等。在这方面,重点要做好“半工半耕”家庭生产生活模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相关工作,他们的家庭中有老人和小孩在农村生活,如果有合适的平台或机会,也更愿意回流乡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其次要鼓励在外读书的大学生积极返乡,与以前相比,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下,回乡发展不失为一种选择,要为农村大学生回流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政策支撑等方面的保障,通过选拔基层干部、帮助返乡创业、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等方式,提高农村大学生的返乡热情。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进人才,更需要加强农村本地人才的培养,另外引进的人才也需要相应的培养,以应对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挑战,基于此,分类推进各类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育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各类技能人才的培训。首先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技能,针对目前农村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特点,不能把农村老年人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阻碍,农村老年人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有着娴熟的劳动技能和对家乡的热爱,要通过技能教育,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更新他们的劳动理念,让他们知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水平普遍高于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拼劲,是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化、系统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兵作战式”农业生产不同,耕种中更注重生产力的效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其公司化运营模式需要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提供支撑。首先要加强引进人才的培训,组织化、系统化的管理人才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对个人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单单依靠培养农村本地人才有时并不能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堵点和难题,因引进的人才往往对农村的具体情况不熟悉,要加强他们对农村具体情况的认知,提高他们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熟悉程度和业务能力水平;其次,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以农村青壮年为代表的本地管理人才的培养,他们对农村的情况更加了解,更具感情,而且工作稳定性更强,要通过相应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视野,增强其组织化、系统化的管理水平。
要想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类人才得到很好的培训,让外来的或者本地的各类人才留得住,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教育培训单位要切实扛起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培训者要提升业务能力,增加教育培训的热情,根据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因材施教;要更新教育培训内容,把不能适应新要求的课程内容淘汰掉,增加教育培训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农业技能培训环境,减少旧观念的影响,形成重视农业技能培训的舆论氛围,增加与教育培训单位的有效互动,使理论与实践形成耦合互动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政府要切实发挥政策导向的积极作用,形成保障人才扎根农村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建设、增加人才的相关补贴等方式,以真金白银留住人才。要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医疗机构、学校、居住环境等,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良好环境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对农村的认可度和接纳度,真正打造能够让人才安心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以人才的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