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健波
(安化县农业科技示范场,湖南 安化 413500)
近年来花生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要探究如何提高花生的产量。我国很多地区将花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花生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经济收益。为了保证花生种植的质量与产量,提升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了解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有效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以达到提高花生产量的目的。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有效落实综合治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花生种植的整体成效,以此使花生种植的质量与产量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得到最大的收益。另外,在进行花生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就会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如果没有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会造成花生产量大幅度降低。相关种植人员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提升种植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威胁,保证花生种植的产量与效益,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花生病虫害进行防治与控制,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从而保证经济效益,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种植管理人员还要提高对花生病虫害的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预防与控制,树立病虫害防治意识,在发现病虫害后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对策,及时将花生的病虫害去除,避免进一步蔓延,科学合理地进行肥水管理,使花生健康高产。
花生根腐病常发生在花生幼苗生长的阶段,是常见的流行性病害,在此种疾病的侵蚀下,花生植株的叶片会呈现出很多黑色的斑点,随着腐烂程度的不断加重,最终会使整个花生植株枯萎。花生根腐病的主要病因在于种植前没能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种植土壤不理想,在栽培管理工作中没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就会为病菌繁殖生长创造机会。在天气过于潮湿或过于干旱的情况下,花生的叶子就会紧密地贴合在一起,甚至会看到病斑上有很多凸起的小包,在雨水量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花生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有发病危险。
花生白绢病的病菌多数情况下会从花生的根茎进入,然后攻击花生植株,从而对花生生长造成影响。在白绢病的发病初期,生病的植株根部位置会出现一些不易令人察觉的菌丝,主要呈现出白色,会附着在花生的根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形成菌核,初期阶段为白色,在施肥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变成黑褐色。随着病菌不断向植株的叶片侵袭,最终花生出现叶片变黄的情况,在开花前花生就会枯死,这严重威胁到花生的质量与产量。
花生地下害虫多种多样,对花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与危害,其中在花生苗期与出苗阶段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每年的5月-8月是地下害虫的高发期,一旦发生地下虫害,花生植株的果实就会空壳或者局部腐烂,从而使整个花生植株死亡。
棉铃虫、夜蛾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属于叶片类害虫,此种害虫主要以植株的叶片与果实为食物。通常情况下花生叶片类害虫会大批量出现,在繁殖过程中会对花生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红蜘蛛、蚜虫也会对花生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关人员要重视开展防治工作。
诸多因素都会造成花生病虫害的发生,自然因素、周围种植的农作物及人为因素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会导致花生病虫害快速传播。从人为因素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在发现病虫害后没有重视,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延误了早期防治时机,使得病虫害快速传播,这也是造成很多病原菌快速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气候条件变化,都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值得重视的是,种植户在进行花生种植栽培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多年连续在一块土地上种植花生,使土壤中的病菌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第二年病虫害发生更为严重。另外,在进行花生栽种过程中,若周围农作物中病虫害情况较为严重,也会对花生生长造成严重威胁,病虫害会向花生生长的地块传播蔓延,从而影响到花生正常生长[1]。
长久以来农户都是沿用传统的种植理念与种植方法,没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发生病虫害是花生种植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农户面对病虫害都没能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式,主要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病虫害消杀,而花生病虫害多种多样,这样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另外,大量应用农药会导致农药大量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会影响到花生的质量,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在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很多科学的防治技术,例如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采取土地轮作的方式等。但是由于没能将科学防治技术大范围普及,大多数农户都没有应用科学的防治技术,造成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
花生品种的抗逆性表现在花生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性能方面,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不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蚀,即便是发生了病虫害,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影响,对产量影响不大。花生品质高低也决定了花生在市场上的售价,高品质、高产量的花生能够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选择优良的花生品种能够保证产量,达到绿色种植的要求,也是防范花生病虫害的重要前提。当前在花生种植中农户普遍都会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因此要加大力度培育品质优良、产量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从根本上有效避免花生产量低。在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要应用各种杂交技术,选择优良的花生品种进行种植[2]。
化学药物防治是当前大多数种植户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方式,且在农药选择与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用药不科学的情况,部分种植户会大剂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病虫害的耐药性明显提高,导致花生中也存在残留的药物,使得农田土壤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受到影响,为花生病虫害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向种植户传授最新的药物防治技术,普及科学的用药方式,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技术进行调整与改变,大力推广使用低毒性、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引导种植户增强环保意识,能够考虑到农药的作用与机理,确保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若两种农药的见效速度不同,则要做好科学搭配混合使用,实现农药效果与作用互补。此外,还要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发挥出生物农药针对性强的特点,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防控,从而有效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3]。
在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可以应用生物防治手段,将花生虫害的天敌引入其中,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的特点,以此将花生的害虫消灭掉。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对害虫进行处理时,要选择害虫的天敌,不能将新的害虫引入其中。还可以应用物理防治手段,通过优化灯光诱捕害虫,要控制好灯源的数量与高度,而且要在灯下面增加水源或者胶质网等设施。另外,可以将引诱剂放在灯源周围,提高灯光对害虫的吸引力,并且要配合使用药物进行灭虫,从而保证虫害防治效果。药物防治是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途径,在进行药物防治时,要充分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不可使用违禁的药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规划药物喷洒时间,同时要控制药物的用量,不能超过标准用药[4]。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应用现代化农具提升花生种植技术水平,现代化农具的使用可以实现花生播种与施肥一体化,从而解放农民双手,使得花生种植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有效实现病虫防治的目标。为了将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花生种植过程中,要应用植保技术,以科学种植为基础,确保花生优质高产[5]。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花生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到农药,因此要控制好农药的量并做好相关农药残留的控制与预防工作。要以食品安全为基础,实施植物保护安全评价机制,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与花生病虫害的具体发病特点,建立区域性防控技术流程,构建能够应用在大面积种植区域的防控机制。区域性防控措施可以将周围分布的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因素排除在外。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花生种植全过程的防控规划,要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引导,落实科学布局与统一管理,有效提高控制病虫害的能力[6]。
土壤与种子中会有病害细菌,且这些病害细菌能够越冬,如果每年都在相同的土地上种植花生,会使花生植株的生长状态逐渐呈现出不良的趋势。在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防治为主的思维理念与方法,在种植前要科学选择种植地,避免重复种植花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轮作计划。清除掉田间的杂草,控制好田间植株的种植密度,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控制好田间的湿度,从而有效降低各种病虫害发生的概率[7]。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无法实现将病虫害全面消除,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创建综合防御系统,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加强病虫害治理效果,有效改进并优化病虫害防治手段。如果应用化学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则要进行合理用药,准确掌握各种用药的方法。例如,在应用百菌清进行防治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控制药物剂量,然后科学合理地控制,科学喷洒药物,才能够有效发挥出药物的性能。如果应用生物防治的方式,要符合我国当前提出的绿色防治的要求,培养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应用生物相克的原理有效控制病虫害,对种植的环境进行改善,实施轮作。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机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应从宏观层面构建系统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进行病虫害情况监测报告。种植户以政府宏观指导为基础,不断对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调整与创新,从而选择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方法,进行精准用药,并及时更新机械设备,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从根源上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针对其中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区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与特点进行防控,形成多种方式融合应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以此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而改善花生种植环境[8]。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花生的质量与产量,在种植过程中不但要把握好花生种植的关键技术,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诸多因素都会造成花生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对病虫害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应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花生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注意绿色环保问题,有效保证花生的质量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