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利,张振华
(1.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辽宁 兴城 125100;2.山西省长治巿武乡县太行西街102 号老干部局家属院,山西 武乡 046300)
单王多箱体养蜂就是养强群,生产更多优质的成熟蜜,不主张大量分蜂,因此,在蜂群开始春繁时就要为蜂群提供必要的条件,促使蜂群到大流蜜期来临时,达到最强群势投入采集。如根据距离蜜源期的远近,提前组织相应的起繁群势、为蜂群更新优质的新王、以及采取奖励饲喂等方式方法,这样在流蜜期使蜂群达到足够的蜂量投入采集,获得大量优质的蜂产品。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前提下,在主要生产期也要采取必要措施,组织好采蜜群、为蜂群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持强群和蜂群积极的工作状态,并正确处理采蜜和蜂群育子的关系,才能实现高产的目的。现将单王多箱体生产期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单王多箱体采集多发展到20 框以上,一般不低于16 框以上,以蜂群自然发展为好,所以,常通过提高起繁群势、给蜂王提供充足的繁殖空间、适度的调脾、奖励饲喂等措施,使蜂群迅速强壮起来并形成均衡的群势,到采集期自然加到三箱体或四箱内进行采集。
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因蜂王、疾病等各种原因,蜂群不可能完全达到这种群势,为了多采集蜂蜜,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蜂群达到多箱体采集的群势。如临近采蜜期个别蜂群仍然较弱,达不到上三箱体的要求,可将全场蜂群分成主副群投入采集,主群组织采蜜,副群用于繁殖,将副群的部分蜜蜂也集中到主群进行采集。具体做法是当蜂群进入蜜源场地后,按主副群并列,间隔摆放。流蜜期来临时,将副群向后撤出一米左右距离,使副群的外勤蜂因找不到原群而进入相邻的主群,如果蜜源期较长,这种方法可重复使用。过几天后,将副群的箱位复原,蜜蜂适应新位后,将副群再向后移,又会有一部分副群的蜜蜂投入主群,即可达到使主群增加采集蜂的目的。
为减少采集蜂群中的幼虫数量,减轻蜂群的哺育负担,使更多的蜜蜂集中精力投入采集,在大流蜜期来临的前10 天,要对蜂王采集限产措施,用立式隔王板和平面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控制其产卵量,一般将蜂王控制在3 张脾的小区内繁殖,让蜂王减缓繁殖速度,让蜂群内保持一定的育子量,可使蜂群保持良好的采集积极性,减轻了哺育负担,也避免了蜂群采集时间较长时群势过度下降。
进入大流蜜期后,蜂箱内会贮存大量的蜂蜜,此时就要及时为蜂群添加贮蜜继箱。加贮蜜继箱并不是一层一层直接向上添加,而每次都要加到靠近育子区上方的隔王板上,其它贮蜜继箱顺序上移。其主要目的是为减少蜜蜂采集归巢后在巢内爬动的距离,提高采集效率。
添加贮蜜继箱的时机是在靠近育子区的继箱贮蜜达80%时,便可添加继箱,继箱内放入8 张空脾,平均蜂路,整箱加入,其作用是加大了脾间距,使蜜蜂贮蜜时爬行更方便,也有利于蜜蜂酿蜜时水分的挥发,也利于蜜蜂将蜜脾加厚多贮蜜。为方便移动和切割蜜盖方便,也可以酌情使用浅继箱贮蜜,浅继箱具有成熟快,重量轻、操作方便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单王多箱体养蜂多在流蜜后期或结束后,集中一次脱蜂取蜜。由于多箱体取蜜主要取的是自然成熟的蜂蜜,可以将完全封盖的蜂蜜集中取出,搬运到室内进行摇蜜,而不必像通常采“水蜜”那样在露天经常的摇蜜。多箱体取蜜可以大大节省劳动量,还避免了对蜂群采集的打扰,取回的蜜脾如果成熟度不够还可后续处理,直至完全符合标准。
单王多箱体蜂群发展到一定时期,只要外界不断粉,就可生产蜂王浆,由于群强蜂壮,产浆量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单王多箱体在大流蜜期不打蜜,养蜂者的时间也比较充裕,有的是时间生产蜂王浆,生产蜂王浆不但可以增加单王多箱体的收益,还可预防和缓解分蜂热。养蜂者也可以生产雄蜂蛹,生产雄蜂蛹等同于生物治螨,既增加蜂场的经济效益,又减轻了蜂螨的危害,可谓一举多得。
大流蜜期一般都是在最炎热的季节,由于单王多箱体群势大,采集蜂蜜的数量多,管理不善,容易导致蜂群怠工和受到热伤害,同时也加重了蜂群酿蜜的负担。因此,在没有盗蜂和敌害侵害的前提下,一定要为蜂群采取遮阴和通风措施。
首先,选择放蜂场地时,要将蜂群放置在有树荫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没有遮阴场所,则需人工搭建遮阴棚,防止蜂群在阳光下暴晒。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通风措施。一是要取下巢门挡,方便蜜蜂进出,也有利于通风。二是巢箱底有通风口的,可将箱体垫高,加强蜂群箱底的空气流通。三是贮蜜继箱有巢门的,可以打开巢门,在增加通风的同时,也利于蜜蜂贮蜜。
多箱体蜂群群大箱高,如果采取传统两箱体的方法取蜜,蜜蜂出入爬行的距离较远,会降低蜜蜂的采集效率。因此,采集过程中除限制蜂王产卵区域使用隔王板外,继箱之间不用隔王板,以方便蜜蜂的进出。
单王多箱体取蜜相对比较集中,而且生产的蜂蜜的产量高。因此,在采收蜂蜜时尽可能采用专用吹风机脱蜂,可更加方便快捷。由于蜂蜜成熟度高,黏度大,气温较低时取蜜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取蜜不要拖得时间太长,应在气温较高时将蜂蜜摇出,有条件的取蜜脾放入烘干室加热,降低蜂蜜黏度,便于分离。
流蜜期虽然不需要太多管理,但也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有的蜂群工蜂怠工,采集不积极,巢门前有工蜂堆积等现象,就要及时开箱检查,如发现有分蜂热迹象,马上清除王台,解除蜂群分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