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绪崊 刘秘林
内容摘要:民间故事题材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当前小学民间故事教学中还存在对内容的解读局限于教材文本、活动开展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成效不够显著等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響了文化教育的效果。对民间故事题材结构和内容编排情况进行探究,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与教师对民间故事题材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有关。基于民间故事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和拓宽文化传播途径等方式来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民间故事 小学语文 施教策略
随着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部编版”教材正式进入小学课堂,如何正确解读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内涵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成为语文教师面对的共同难题。基于此,笔者开展民间故事施教策略研究,尝试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及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的编排情况
(一)民间故事结构的安排
1.篇目数量随学段递升
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研究发现,小学阶段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为主,其中民间故事篇目所占比重较大。不同阶段编入课本的故事数量并非一模一样,而是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变化,越到高段民间故事篇目越多,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对民间故事题材有初步的认知;三年级、四年级所选的民间故事作品难度逐渐加深;五年级、六年级的民间故事内涵更为深刻。
2.篇目分布多版块
民间故事在语文教材中并不以单一的固定形式呈现,课文、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等板块都是故事传播的渠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低段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高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高段则以课文为主要呈现形式,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3.作品风格内涵多样
“小学语文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1],小学低段学生学习的文章篇幅相对简短,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紧密相连,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学生喜闻乐见,小学高段的故事内涵相较于低段则更为丰富。不同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故事有很大差别,小学低段的学习内容以句式简短,内涵浅显为主要特点,文章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且生动有趣,低年级民间故事《拔萝卜》那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记忆犹新、百读不厌。小学高段选入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章,如五年级上册的《猎人海力布》,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并带有神话色彩。
(二)民间故事内容的特点
1.生活化
民间故事以语言为主要传播途径,一个故事能够长久地流传,需要内容简洁明了,还需要情节生活化。为了方便记忆和传播,通常会联系日常生活对故事内容进行改编,加入固定的套话或情节。故事形式多样,其创作与流传多在民间,所以在内容构成方面包含了不同地方的语言特色,具有不同的特点,蕴含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经验,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间接反映,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就是以实物为叙述对象的作品,牛郎、织女这一故事人物与天空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互对应,仰望天空便能想到故事的情节。
2.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为满足儿童阅读作品的相关需求,就需要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层层铺垫,扣人心弦,并且常常通过制造悬念来吸引读者。民间故事具有其独特的韵味,经历千百年的流传,能够保留下来的作品大都属于趣味与想象并重,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常常具有神一样的能力,赋予各种物以人的思想和能力,是神化的人和人格化的物,他们又往往有着神奇的力量,故事《猎人海力布》中的主人公既是一位凡人,居家务农、外出打猎,又是一位神人,能识鸟语、化身巨石,所塑造的形象非常生动、活灵活现、趣味十足。
二.民间故事题材施教中的现实困境
(一)民间故事的解读局限于教材文本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大多数内容都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和发散,部分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解读仅仅停留在教材文本之上,存在拓展延伸不充分的局限性。故事题材经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在编入教材时做出了一定调整,所呈现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完整的故事,而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教师仅仅针对教材呈现的内容开展备课活动,没有做深入拓展延伸而照本宣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未能充分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2],不加以深入地分析作品产生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就难以了解作品本身包含的文化价值,仅仅依靠教材文本或参考书开展教学活动,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注重学生语言认知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但不少教学活动是对文化内涵较为浅显的理解,常常拘泥于形式。“有些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热衷于组织学生摇头晃脑地诵读各类经典”[3],内涵浅显的活动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习得,这是对于民间故事文化内涵肤浅的理解,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了形式化的闹剧。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但部分教师依旧以知识传递为主,学生掌握了不少知识点,文学素养的提升却收效甚微。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民间故事题材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传统的观念,将民间故事题材的精神内核融入现代的教学体系之中,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三)民间故事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运用语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不少教师没能准确把握民间故事的本质和精髓,过度依赖文本,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仍采用语文等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4],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民间故事题材的教学更是如此,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生动有趣的内容通过枯燥乏味的方式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单一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文章内容内涵、情感等深层含义的解读,教学因此也就陷入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中,一味调动学生的听觉进行学习活动,触觉,嗅觉等没有被调动起来,便会让学生觉得书本上的内容索然无味。
(四)民间故事教学的成效不够显著
一方面教师教学倾向于知识传授。当前,多数教师在民间故事题材教学方面功底偏薄。现阶段语文课时相对较多,教学任务较重,语文教师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故事题材教学,教师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活动时,常常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营造课堂氛围,教学活动更倾向于知识的传递,较为忽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情感体验较少。民间故事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注重情感体验这一板块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容易被忽视,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5],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的高低将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课中活动、小组讨论等环节不断引导,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民间故事题材施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间故事内容富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民间故事这一类题材与其他教学题材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教师很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这一类题材与其他题材对比教学。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古诗词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有所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而民间故事教学则要求学生体会劳动人民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及生活智慧,由此不难看出,不同的教育题材对应的教育目标是有差异的。
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民间故事作品的教學价值,在教学中习惯套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等常规课文教学方法,缺乏对民间故事特有的文学特色与文化价值的挖掘,对新教材没有一个清晰认识和整体把握,解剖和挖掘程度不够,制定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更是不容乐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未被充分挖掘,导致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的科学属性的同时,忽视了传播知识的文化属性,最终使学生出现了‘知识丰富,文化贫瘠的现象”[6]。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已经有了许多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把浅显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而没有深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做法忽视了与学生的文化交流,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二)民间故事内容上具有选择性
从内容上来说,新教材在提高内容丰富度的同时也兼顾篇幅的大小,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篇幅大小与按照年龄高低划分学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小学低段文学作品的篇幅相对较短,小学高段反之,部分选入教材的民间故事不够完整,而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不能联系到故事的前因后果展开想象,会觉得故事晦涩难懂、影响兴趣。此外,这一类题材源于生活实际,存在劳动人民加以想象创造的成分,部分故事不够完整是为了发展学生创新及想象能力,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故事设计的意图。即便是教师在备课时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由于民间故事作品的差异性较大,不同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特色各不相同,教师想要正确理解其真正含义也有一定的难度,更无法充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活动受传统模式影响较深
目前已经有部分教师在开展民间故事题材的教学时考虑到了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但整体而言,教学过程的开展还是以传统教学法为主,略显单一,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下降。“在借用民间故事进行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唯成绩论思想贯穿教学过程”[7],受传统模式的影响,一般教学过程为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解、学生阅读故事并记忆的过程,教师喜欢通篇地对故事描述,缺少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交流的机会,究其原因,与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有关。新教材进入课堂不久,课程内容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学校或者教育部门没有及时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教师也没有及时察觉教材中发生的改变,一如既往地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相应要求。
(四)教师开展民间故事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在遇到民间故事类题材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不少教师并没有足够认识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简单地转述学习资料,而是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内容,并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民间故事题材内容上所具有的创新性会使教师感到迷茫,其中的内容涉及民俗、历史、科学、品德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许多教师难以将各种学科知识融合起来,特别是对于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自身所具有的教学技能不足以支撑其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这对于施教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内容准备太浅显,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意犹未尽;涉及内容太广泛,学生容易思维发散,基于此,不少教师选择了照本宣科、点到为止。
四.民间故事题材施教策略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拓展及对课文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故事题材,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将故事讲得生动传神无疑会为教学增加色彩,兼顾教学过程的生动有趣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考验。
(一)拓展故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作为一种富有内涵的文学题材,民间故事教学过程的开展自然有所不同,结合民间故事创造性的特点,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故事内容为核心创编故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手段,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引导学生延续故事内容,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被动接受民间故事的人,自己也可以是民间故事的创作者,也可以创造出更值得流传下去的民间故事,进一步肯定学生主动创造故事的可行性。
1.深挖故事内涵
民间故事源于劳动人民的创作,加之不断的创造性改编,各地区故事的内容或多或少有些差别,“历经代代中华儿女的传承,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韵”[8],但不管如何变化,民间故事题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反映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殷切期盼,这种深刻的文学内涵溢于作品的字里行间。
处于浓厚的文学背景之下,仅仅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材是经过了层层筛选的优秀文章的汇总,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步骤,同时也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将文章内容与当前社会背景进行对比,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发生的变化,及时提炼故事的主要内涵。
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主动探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克服理论和實践脱节的问题,以五年级课文《牛郎织女(一)》为例,文中以贴近生活、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营造了一个男耕女织的生活图景,令人心驰神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广泛阅读教辅书籍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章并总结经验,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处理之上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2.增加故事情节
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故事,相同的故事可以做出多种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变叙述的方式,从而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叙事性作品都有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这些正是给学生布白的空间”[9]。部分故事在选入教材的时候,对其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删减,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地增加故事情节,丰富故事内容,使情节发展更加曲折,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补充情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内容的简略处求展开,在内容的省略处求补充,在内容的概括处求具体。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场景,故事主要情节的发展在课文中较为清晰,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还会有一些次要情节描写得不是那么完整,需要学生自行补充,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个故事的创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低年级需要教师引导其产生学习的兴趣,高年级需要教师引导其发挥想象能力,改编故事。
3.转换复述角度
教学中为了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叙述角度,这是一种拉近学生与作者距离的良好契机,“学生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时,可以在语言表达方面对原故事进行改编”[10],改变复述的角度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并与之进行互动。同时,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文本中适宜的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民间故事进行合理的复述,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此外,不少故事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按照时间或空间的顺序依次叙述,读起来缺乏新鲜感未免有些乏味,从而不愿意阅读。那么,在引导学生复述时,设置一定悬念也是不错的方法,故事内容情节曲折,读者的兴趣就被勾了起来,增加阅读的激情。
(二)优化故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融合教学方法
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互补充,探索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课堂为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成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往往需要教师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坚持课堂教学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民间故事活动教学。
多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故事类题材,“可以围绕民间故事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学生阅读效益的最大化”[11],在五年级的课文中,学生对于民间故事单元的兴趣更为浓厚,在这种前提条件下,笔者就采取了以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由学生组内讨论并分享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看似随意的课堂,却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创设任务情境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不仅追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习得,还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进行参与、体验与研究”[12],教学活动开展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及需求,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解决驱动问题以获得知识与技能。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主要内容包括3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整个单元以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为主,教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把握一个要点,即“如何创造性复述故事”作为驱动性问题开展学习,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分工、合作完成一系列活动,满足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学习需要的同时,也了解了民间故事内涵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深化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民间故事作品作为辅助性工具,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强化对不同类型作品的认知,以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三)创新合作教学模式,推动文化互相交融
1.创新家校合作教学模式
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正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家庭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的支持,自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认识到民间故事题材对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家校沟通平台积极与家长交流,通过广泛宣传以转变家长传统的思维观念,配合学校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际沟通变得多元化,相比于传统的交流方式要便捷许多,“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拓宽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渠道以及拓展交流内容”[13]。因此,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不仅仅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将众多民间故事题材教学资源传递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
民间故事题材的教育也可以在家长的参与下共同完成。在充分利用教育平台传递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学生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民间故事在家长口中传播能带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将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给予反馈,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教学工作,推动了文化之间的交流。
2.创新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习过程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相对较低,这一教学模式虽让教师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但也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不少压力。“通过小组团体动力作用,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和学习效果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学有收获和自我成长”[14],小组的团队动力作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基于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合作能力的发挥,不仅仅要在自主学习中大胆探索,还应该学习合作的技能和团队能力,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響,间接提升学习热情。
以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学为例,就可以邀请学生扮演猎人、蛇、老鹰等角色,增加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直观感受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人物特点有所差别,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者亦是如此,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加深参与者的印象及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四)借助优质学习平台,拓宽文化传播途径
1.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及平台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教师以真诚的语言及生动的肢体动作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氛围,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但是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运用技术资源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开展故事题材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积极学习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1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教师知识的深度和教师知识的广度。新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做出了改变,这对于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师资力量匮乏,专业能力不足,都是现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急需教师队伍利用各种渠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当前的教育环境经历了多次改善,可以利用的资源数不胜数,学校会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会有提高专业能力的交流培训名额,教师均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踊跃报名参与,同时,网络教学资源也是异常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学习,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2.基于多种媒介传播故事内容
民间故事题材在课本中的呈现形式多样,依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来,民众面对的信息严重超载,民间故事必须创新形式,才能以满足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相关需求。多渠道、多媒介的传播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少作品可以融入影视、游戏、歌曲等媒介之中,融入的内容并非完整的故事情节,又或者仅仅是部分核心情节,但由于多媒介叙事本身具有商业化、娱乐化等特征,所以不会影响教育价值的体现,且更符合现代社会受众接受特点,传播效果明显提升。“无论是影视、网文、还是歌曲、游戏,其可以无数次复制的特征,使得民间故事的受众大大增加”[16]。以《牛郎织女》这一经典民间故事为例,在教学的准备环节,便可以大胆创新,将其融入到各种媒介之中,唱“牛郎织女”歌曲、跳“牛郎织女”舞蹈等形式都是丰富学生接受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到内容的学习之中,为教师减负学生增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民间故事作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教学质量的好与否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故事的学习需要学生建立自信,家长社会鼎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民间故事题材的教学会越来越好,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炎艳.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选编状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9):47-49.
[2]孙利.如何将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21(22):74-75+80.
[3]肖正德.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完善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76-79.
[4]单景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8):116-117.
[5]马进明,陈秀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3):21-22.
[6]李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02-104.
[7]郑瑞鸾.巧借故事元素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情感[J].考试周刊,2020(23):67-68.
[8]茆婷婷.PBL驱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2(1):148-152.
[9]赵霞.统编教材创造性复述的单元解读与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32):36-38.
[10]国书静.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的教学策略[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1):69.
[11]肖淑华.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8):41-43.
[12]段天才.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5):60-62.
[13]武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家校合作问题[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5):162-163.
[14]潘柳燕,叶茗媛.“基础”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58-59+96.
[15]陈雪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新智慧,2020(30):15-16.
[16]安文龙.新媒介环境下民间故事传承与传播途径探索[J].东南传播,2019(11):81-84.
基金资助: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全科师范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13369);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教育情怀内涵演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1NDQN75)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市酉阳县溪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