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佳怡
从《只此青绿》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的新生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我们应借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生活之美,书写中国新时代新发展的新华章。
有人说,发展现代科技方为国家发展的正道,弘扬传统文化意义不大。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现代生活之美,增强文化自信,满足国人在精神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譬如将传统国画融入当代人爱看的歌舞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日常使用的物品,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光彩,使我们通过“文化基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现代生活之美,更能使中国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获得扎根立足的土壤与条件,避免因丧失文化基因而失去自己。我们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更可以使中国文化获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会,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独属于中国的光彩。
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现代生活之美,就需要与现代化因素相结合,让更多当代人主动接纳、拥抱传统文化。比如通过与科技手段结合,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传统文化;比如在时尚潮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文具与故宫等传统建筑物相关元素结合。这使传统文化获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令传统文化提升生活之美成为可能。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具备责任与担当意识,成为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生活之美的推动者,用实际行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一方面,传统文化在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上要跟上时代发展,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生活习惯,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要增强在现代生活中的参与感,营造有利于传承与弘扬的良好氛围,将传统文化活动、产品推广给更多人,增强当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样,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俱进,活在当下,美在当下。
让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生活之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吾辈当共勉!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年级】
点评
作文从引述、分析材料入手,引出中心论点:“我们应借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生活之美,书写中国新时代新发展的新华章。”立论鲜明、恰切。接着先论证“为什么”,即“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生活之美”的意义,分两个层次,用“更能”表示递进。再深入一层,论证“怎么办”,即“用实际行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同样也分两个层级,用“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并列。文中有“我”,体现了现实意义。结尾强化主旨,发出号召。整体论证思路清晰,行文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