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常态下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2023-08-08 23:40:58周品龙
花卉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建设

周品龙

(陕西省商洛市镇镇安县达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商洛 726000)

0 引言

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正式宣布中国已经步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也是国家对中国经济建设新发展局面的肯定以及划分,而认识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念引导新的经济常态,也是未来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顶层逻辑。林业产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保障环境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林业产业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了林产品的保供以及经济效益的收入,更与达成国家生态发展目标之间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林业产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也让林业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发展背景下,目前,林业产业在结构配置、生产方式等方面均出现了与新经济常态体制抗衡的矛盾问题,这也让林业产业步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因此,如何能够在完成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使林业产业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市场发展的新规律,也成为当前林业市场改革和优化迫切关注的要点。

1 新经济常态下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变革的关键阶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想要深化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就必须要推动各行各业保质保量地建设,这也是发展国家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最为关键的时期,是林业建设与市场经济新发展规律的重要结合点。在新市场规律下为林业产业所营造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而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1.1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工程构建新格局

我国在全面达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需要加快建设国内的生态文明机制,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真正在发展过程中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见中,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需要始终不离开建设美丽中国、深化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发展的总目标,行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全人类谋求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也提出,应当认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也要了解在百年经济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这也是加强国内生态文明机制构建的关键点。因此,在推动行业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低碳发展,绝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去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而这些重要的社会发展机制以及顶层设计意见中,也明确地指出了社会建设对于林业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林业产业的建设带来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机遇[1]。

1.2 “三农”问题对林业产业提出更高要求

在我国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记录中指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将林业的建设作为最为关键的切入点。想要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帮助区域农民增加经济收益就必须要将林业产业的利用价值发挥出来,目前,推动国家,山区,农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就在于林业产业,将经济发展的期望寄托于山林[2]。这也是中共中央在顶层设计中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布局战略思想提出的新观点,更是迫切需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的新方向。相比于工业以及其他的创新产业科技来说,林业产业能够提供的劳动力空间更加广阔。林业产业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产业,同时,产业还具有循环发展、持续建设的需求。除此之外,林业产业本身就与我国农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林业产业的规模化构建过程中,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人才,这也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赋予的一大批劳动力,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够带动区域农村经济收入的增长。传统的林业产业是区域农民最能够直接参与的就业途径和方式之一,而在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依靠林业资源发展林业食品、林业旅游以及其他生物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与林业相关的附加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也为区域农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及机遇,进一步增加了农民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参与就业的渠道和机会[3]。

1.3 木质类产品的市场供需矛盾现状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也带动了相关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自20 世纪90 年代之后,世界平台中的林业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这也让林业副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多。而同一时期,人类工业建设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森林资源的大面积减少更是引发了市场中林产品供需方面的矛盾问题。除此之外,世界上各大国家和地区之间均存在林业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林业布局的天然区位条件也使得世界舞台中林产品贸易的额度和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中国作为几十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市场的林业产品需求量高速增加与国际森林资源匮乏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也让中国抓住了这一林业产业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成为对外经济贸易中提供林木产品的大国之一[4]。近年来,中国的林产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并且在世界木质林产品的交易环节中所占据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也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林产品贸易国家。再加上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林木产品需求,更是为林业产业的飞快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力。2014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GDP 总值已经突破了7000 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国民对于林产品的需求量更是多样化,在短期之内林产品的市场供给后续服务的缺口也呈现出了放大的趋势。尤其是关于林业附加产业链,例如,森林旅游、果蔬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增长发展规律,这些都带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5]。

2 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从世界林业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全球已经步入了经济下行期,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极其艰难,而全球的林产品供需矛盾问题和林业行业局部产能过剩之间的对冲现象无法得到完全的解决。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林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在表面会呈现出持续低迷的现象,产业的形势也更加严峻,这也让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区间存在较大的波动性问题。

2.1 在节能减排压力下林业产业的责任义务繁重

在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注重经济建设质量的观点和顶层设计方案,但是却无法从根源上遏制我国环境状况的恶化趋势,尤其是区域流域内水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大气污染问题的突出、生活垃圾无法妥善解决的现象较为普遍。除此之外,农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化学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持续削弱等严峻的问题,这些重大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为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波动性所带来的影响,这也增加了我国林业产业生产过程中不稳定性的问题,导致我国局部林业产业面临着高温灾害、病虫害、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近年来,我国一度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节能减排的环境压力巨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更是为我国林业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6]。

2.2 林业外贸需求持续走低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步入了低迷的局面,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的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持续提升,而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名义汇率更是逐步攀升,目前,我国国内的信贷资源以及金融资源的获取渠道更加薄弱和狭窄,面对全球大宗信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等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对我国林业产业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阻碍。目前,我国林业产品的外贸需求量本身有所降,而国内林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利用成本逐渐上升,这也导致许多林业企业的盈利额逐年下滑,甚至还出现了局部区域林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偏远、运输渠道不畅的劳动密集型中小林业企业来说,面临下行阶段大环境的影响,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扰更加严峻。甚至,还有大部分企业由于人工成本费用持续上升、盈利收取额持续下降出现了倒闭清算的现象,这也让林业企业在经济下行阶段面临的压力更重[7]。

2.3 难以适应国际市场出台的新公约和新规则

目前,国际市场中关于林业产业出台的新公约、新标准以及新的规范制度不断增多,在全球国家关注生态环保问题的发展背景下,对于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性、产品的安全质量、产品的环保性要求也更加严格,世界针对林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已经进入了深刻的改革阶段,围绕清洁能源、环保技术、创新产品以及市场定位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和严峻[8]。而我国的林业产业整体的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和生产的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阶段中,林业产业的外贸多元化、高质量化程度较低,无法与当前世界出台的新公约和新规则匹配,这也让林业产业面临的发展压力持续提升。

3 新经济常态下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

深化林业产业结构性的改革是推动我国林业产业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应当逐步引导更加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持续提升对于林业产业的总供给能力。例如,在互联网络以及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部门就可以采用线上发展和营销的模式,推动林业物种和林业的副产品产业链朝着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方向前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使林业副产品的产业链更加完善和多元。目前,传统发展过程中以伐木为主的粗放式盈利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国际新公约以及市场新经济常态的发展需求,因此,更应当通过供给侧结构的调整解决过剩的局部产能问题。通过推动上游产业链与关联性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带动林业产业的良性循环。

3.2 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聚集区

我国国土广袤,南北方地区的林业产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因此,更应当将地域特色利用起来,以当地的林业产业作为基础发展产业聚集区,大力建设在全国都具有模范效应的产业工作园区和试点,通过构建吸引力较强的品牌产业园区,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我国东北地区作为林业产业大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自然条件,构建东北黑土地林业产业发展特色园区,并积极培养新型营业主体,扶持当地的龙头企业建设。

3.3 建设标准化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1)应当注重对国内林业产业资源的优化分配和布局,构建以区域政府为牵头,部门和市场自主制定的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标准,通过配套型的标准化建设体系,完善政府与市场建设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机制。

(2)强化对于区域林业产业重点领域以及示范区域的标准内容修订。通过顶层设计的科学引导,将绿色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革新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林业产业的资源培育、林业工业以及特色经济林的构建,并强化对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督以及跟踪性管理制度的设计,为新经济常态下林业产业管理机制的规则提供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林业产业的建设想要符合新经济模式下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就必须要实现供给侧结构的调整、附加产业链的多元化升级、管理机制的健全,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land produces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