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宏 强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趋势要求下提出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实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讨,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最终实现。探讨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现路径,是理论研究转化落地和现实问题攻克破解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主体参与是实现客观内容向主观认识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所在,也是破解获得感实现困境的钥匙密码。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教育供给便不能实现其价值,获得感也因路径缺失和内容输入失去了其生成的现实基础。立足教育者视角,保障学生的主体参与要从改善教育供给上下功夫。
第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吸引力。主体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与对象的魅力和吸引力相关,富有魅力的对象将提供主体参与的动力。而这种魅力具有相对性,符合主体的需求和期待才会产生魅力,吸引主体参与。因此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大学生需求期待的一致性,以学生需要为指导改革创新教育内容、教育设计、教育方法等,从而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为获得感的生成提供可能。此外,不可忽视环境在吸引主体参与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网络环境。“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信息提供者、公众平台、智能工具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不同的影响。”[1]网络既通过工具、载体作用的发挥,利用交互式、生动性和多感官渠道持续输出的优势,创新教育供给的表现形式,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又通过机会、平台的创造,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为学生更加广泛频繁地接触教育内容、创造获得的条件机遇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第二,切实增加大学生主体参与的路径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的关键一步,就是大学生要在实际参与中实践认知。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2]。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其父辈更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的全过程,在这段充满未知与探索、开拓与创新的历史时期,敢于质疑、大胆求证、亲身实践的习惯与精神成为这一代人的突出特点,经过家庭传承,在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实践认知已经融入学习和获取的习惯,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过程的必要环节。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和遵循,为此要提供和创造学生实践认知的路径渠道,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认识内化和获得感。此外,从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的知识总和,是前人在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智慧结晶。源于社会也应当归于社会,学习这特殊的教育内容要回归现实社会才能得到认知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大学生一方面结合自身已有的阅历来体会共情,同时也在用学到的内容观察对比现实社会,在比较中开展自我教育。可以说,实践认知是学生验证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从学习转化为获得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实现学生的获得感,提供学生实践认知的路径渠道必不可少,以帮助学生实现获得的最终转化。路径渠道的创造搭建要落实到课程,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创设实践机会。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输的内容远不止于结论性的观点理念,更重要的是这些观念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要讲清历史渊源和演变机制。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实践的机会,也对教育者提出了现实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结论观点的灌输,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在实践推导的过程中厘清历史来源和发展脉络,做到“知根知底”。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实践的代理人角色,将实际的案例、数据、材料带进课堂,为学生认识理解每个观点提供现实的支撑材料,做到有理有据,促进学生在实践认知中实现获得感。
第三,助力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强化认识。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认识获得,与主体的认识能力密切相关。马克思强调:“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3]只有具备良好的认识能力,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育活动,那么学生对获得的认识要从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着手。教育者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系统梳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在分门归类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整体认识,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系统反思自身的思想认识,以问卷测评、交流访谈、行为考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价值观念的确立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已有获得的同时,教育者还要着力强化学生对获得实践中内容对象的认识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突出教育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抓住活动的核心。着眼教育活动的两大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设计内容,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需要掌握和获取的关键点;在日常教育中,活动的组织开展要有明确主题,保证学生在有目的、有方向地参与过程中明确获得什么、怎样获得,从而提升对获得的认识能力。把握现有获得来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政策的认识了解未来变化趋势,从而埋下未来提升获得感的种子。一是主渠道主阵地的协同,在方向、目标一致引领的基础上,各有侧重,使得各自的优势都得以发挥。二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思想政治“基因”在各门课程中挖掘培养出来,这一教育资源不能被教师和学生忽视。三是各项育人路径的协同,习近平提出要“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指明了学生未来获取的路径和感知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政策趋势,能够增强获取认识自觉性的同时,把握获取的方向和重点,做好认识的思想准备。
获得感生成于对内容供给的实际获取,而获取的程度与内容供给和自身需求的适应程度高度相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现要着力促进教育供给和大学生需求相适应。
第一,增强教师对大学生现状特点的把握力。“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中变化最快、最为复杂、影响因素最多的部分。”[5]从教育的角度,提升教育供给和大学生需求的适应程度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利用一切机会条件对多个层面、多种因素进行持续追踪,尽可能全面真实地把握学生的现状特点。一方面,教师要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观察学生,在认识上获得关于学生的整体形象。对大学生来说,工作和生活已经作为重要板块与学习一起成为学生的日常,因此光从学习思想方面认识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工作情境、日常生活中捕捉学生的兴趣、习惯和特点,才能形成鲜活的、立体的学生形象。同时,教师要在总结提炼上下功夫,因为教师教学面对的是学生群体而不是单独个人,这些学生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年龄阶段、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共同点。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领域关注学生。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是长久不变的定论,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持续变化中始终把握实际特点,关注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才能在变化中把握不变。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接触的主要领域,也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影响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等实际状况的因素来源,教师要关注和把握这些与学生相关的重要领域和因素。对学生整体思想状况的全面把握和思想变化的准确预判,为改善教育供给和大学生需求的适应性提供了现实可能,从而为组织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内容提供了可靠依据。
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知的延伸,是教师在整体把握学生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创造性运用。从各方面各领域认识学生,关键是要认清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学科的特殊实际。结合学科属性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和价值性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学生在思想上不会有排除某一方面进行单独吸收的情况出现。其次,虽然两者不可分割,但在认知顺序上往往会存在先后之分,学生一般先认识知识内容再转化形成价值观念。再次,“注重实效、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影响下青年学生呈现出的另一特点。”[6]当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运用思考,这是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呈现出的突出特点。面对这些现状特点,教育者应当在立足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改善教育方法,通过认知在方法中的具体运用,提升与学生实际的契合度。教育者在课堂和活动中要注意运用教育方法将知识和思想贯穿起来,在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价值观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的时代特征,教育者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讲清内容与实践的结合之处,增强内容的现实关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成长发展的学生还不断表现出更多的实际特点,是教育者立足实现获得感的长远目标,需要持续关注、研究和应对的关键问题。
第二,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教育供给。准确把握学生现状特点的主要目的是探知学生当前的兴趣需求,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学生接受特点的关键方面,把握了这方面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因果联动的双向互动机制是获得感生成的主要运行模式,而推动这一模式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输入和输出互动机制的有效开展。那么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就要牢牢抓住这对核心关系,在不断增强教育供给和大学生需求的适应性上下功夫,为双向互动提供可持续的运行动力。从教育角度来看,提升二者结合度的主动地位仍在教育者,关键在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内容供给。从内容设计来看,学生获得感的生成来源于每一次思政课堂和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则要牢牢抓住这一情境场域。教育者要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上下功夫,从学生站位出发思考组织内容,直面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接受教育内容,从而实现“你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特性,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学生表现出的接受方式也不同。比如从语文和数学来看,语文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情感之后通过共情的方式接受吸收,而数学则是学生经过迁移和运用实现内化。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性、知识性和价值性彰显了学科特色,学生对内容的接受方式也表现出知识学习与观念培养相互促进的独特之处。因此在内容设计上要突出知识点和价值观的密切融合,满足学生在接受方式中反映出的内在需求,以保障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教师在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思考、实践时提供必要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需求与内容的匹配,同时为教育者提供参考。
第三,强化各方教育供给的有机协同。当前面向学生的教育供给不仅来自课堂,校园、网络和社会构成了整体的育人环境,成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重要来源。课堂内外的协作要实现共同方向引领和统一评价反馈。方向目标是发挥指导性作用、引领工作全过程的核心理念,共同的方向目标才能实现沟通顺畅、协作无间。评价反馈是总结回顾全过程、明确重点与缺失的重要依据,统一评价标准才能推动两者的合作与互补。在方向上,课堂内外要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实效、增强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目标,在组织开展好各自工作的同时运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内容上的分工协作、方式上的交互创新,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在教育引导和环境感染的交互作用下,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获取和运用教育内容,同时这也为获得感的生成创造了更多的环境,从主渠道、主阵地拓展到各类课堂以及校园的各个场合,真正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评价上,首先要发挥评价对于意识的建立作用,在课外领域中思想价值引领的意识还很薄弱,以评价标准的建立倒逼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激发提升课外环境中的育人意识。其次发挥评价对于合作的推动作用,在统一标准评价下课堂内外才有交流的话题,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创造协作解决现实教育引导问题的机会和平台。探索建立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评价标准,是促进课堂内外协同合作的关键一步,是营造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整体校园育人环境的重要举措。
线上线下要以共同目标为指引实现协同。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升人,不同领域的实际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目标,但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忘记出发点并以此为落脚点,具体来说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线上线下以此为指引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一方面,线下教育要为线上教育提供规范指导。线下教学的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等要素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而线上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局限于网络宣传平台构建、舆论控制引导等工作,系统设计的规划布局还未落实开展。此时线下教育的有效模式值得参考借鉴,如何结合运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线上教育要为线下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网络平台是线下宣传和教育不可多得的全新阵地,大数据成为教育者认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变化的重要工具,在方法载体上网络深刻改变了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网络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并将其聚焦到思政领域进行实际探讨和应对,推动线下教育的创新变革。总的来说,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在模式借鉴、变革思维等实际工作的落实开展中,线上线下协同的、致力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育人环境将逐步构建。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光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远远不够,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是营造这一环境的关键。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但各方力量都有共同的核心,始终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构建整体社会育人环境,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和要求,听从党的统一指挥和调配,实现各个领域协调一致,朝一个方向努力,那么社会实际则呈现出与课堂描绘相一致的发展态势。其次,必须关注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社会突发热点事件,这些状况的发生是社会矛盾作用的结果,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社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事情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将消解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取的认知,从而削弱学生的获得感。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对于整体社会育人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应该严格遵循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保障社会规章体系的权威,同时要跟学生讲清事情发生的矛盾起因及事情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确保将消解的副作用降到最小。最后,育人的意识要深入人心。社会性赋予了每个人示范的责任和教育的潜能,日常的言行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每个人都能激发自身的育人意识,站在教育示范的高度开展工作,能够在反思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以教育和示范为出发点的整体社会育人环境。
评价以比较的方式开展,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反馈形成的压力现实地督促人们进行改善。大学生是获得感的主体,完善大学生评价,发挥评价的督促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现。
第一,制定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其直接目的在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7]事实上质量评价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目标本身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完善工作、增强质量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而学生成长发展目标无疑是教育目标的中心,围绕其研究和制定。因此,评价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根本的关联,而关键在于建立评价目标与发展目标的直接联系,才能发挥评价对于获得感实现的促进作用。
以往评价目标的制定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以提升质量为根本理念,虽然从根本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容易囿于教育层面而偏离学生。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目标,能够切实将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以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各项要求作为依据和参照融入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评价要素中,从而有效地把注意力和关注点集中在学生身上。比如,评价考量教育是否解决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解决当前困扰学生的突出问题,在聚焦学生实际的同时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带给学生的焦虑将相应地转化为教育带来的获得感。此外,评价目标直接致力于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自然得到改善和提升,因为学生成长是根本目的。而反向思考,评价目标敦促教育质量的提升再作用于学生,间接流程所损耗的效力值得思考和测算,学生获得相应减少、获得感相对减弱。从长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持续开展、不断累进的长期过程,学生也有一个趋于理想、为之奋斗的最终成长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制定评价目的,将长期性方向引领和阶段性考核比较紧密结合,能够起到直接并且持续地敦促作用。因此,建立评价目的与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直接关联,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优势和功能,切实保障学生在稳定高效的机制环境下持续获得。
第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是评价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直接体现。同时评价指标反映了目标指向,是评价目标的具体表现,需要关注重点内容将作为考核的对象,落实到评价指标中,也就是说列入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工作着力开展的关键重点。这就从评价角度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供了有效路径,评价指标是评价方面第二个值得关注和运用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标在获得感实现中的作用。
科学设计学生获得感在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定位。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目标和理念的指导下有其自身构建需要遵循的系统原则和科学性要求,加入和设计学生获得感评价指标板块要从整体上考虑和探讨。当前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检查和评价多是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比如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教育资源的效用情况、教育要素的配备情况等等,从学生角度设置的评价项目少而且不完善,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学生角度这块空缺。而学生角度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从教育角度对自身开展的工作进行的是主观评价,那么从学生角度设计指标则是从客观角度进行考量,主客观结合也是评价指标科学性中的必然要求。科学设计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指标细则。设置评价指标就要发挥其反馈和改善的促进作用,以促进获得感的实现,而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指标的科学设计。这就需要尽快完善和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础理论,在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获得感内涵上,在划分明确的获得感内容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突出特点,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领域,制定能切实反映实际情况的、可衡量可观测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梳理出这些标准也为提升获得感找到了实际的抓手和着力点。此外,以往的评价没有涵盖学生获得感的重要原因在于,感受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难以准确加以衡量与测评。确实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独立设置测评体系进行评价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心理学和统计学在这个项目上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方法,是可以合作与借鉴的重要学科。运用心理学关于个体情感感受的知识理论,借鉴统计学中关于科学分类与测量的方式方法,同时从根本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发挥思政对于当代学生获得感实际情况了解把握的优势,集合各方力量构建准确反映获得感程度层次的指标体系。
第三,构建适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评价方法。上述的评价标准是比较的依据,那么评价方法则是将标准应用于内容的具体方式。获得感属于人的情感意识,在评价中往往被忽视。这是因为“认知领域的广泛发展,它与学科内容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在完成教材教学方面教师所受的压力经常导致对学习认知方面的强调,而这种强调是以牺牲其他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为代价。”[8]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对成绩和结果的考核更多的是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内化吸收情况。这就需要拓展评价方法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真实情感态度,并从感受上增加反映学生实际接受和内化程度的项目。评价方法聚焦测评学生的情感意识,这一考核要求将形成鲜明导向和督促压力,转化为着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的现实动力。
厘清界定学生情感意识的分类条目。从年龄特点来看,大学生已经具备敏锐感知感情情绪的能力,而且对各种情感也已经有了现实体验。青春期阶段学生比较敏感,情绪错杂且波动较大。因此学生的情感意识是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状态,选择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开展评价要对学生常见的情感意识进行梳理。探讨并确定学生的各项情感意识,以正负两个方向为依据进行划分,对同一层面的内容进行归类。这样既能得出大学生的情感体系,又能明确获得感在其中的定位,找到与获得感相关联的、能够加以运用的情感因素。进行这一步骤的原因,也是帮助思政教育者从另一角度更多地把握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特点。在把握学生情感意识一般特点及获得感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系统的评价方法加以观测。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从方法上要坚持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他评相结合才能够发挥相互检验作用,以提升学生获得感把握的真实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调整评价频次,整合不同时间跨度评价的优势,同时将长短阶段的结论进行分析比较,以提升评价的全面性。运用多维评价标准体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容和水平了解清楚,同时也证明了获得感评价的可行性,从而将评价内容延伸到包含获得感的感受层面,以形成关注重视的评价导向,促进获得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