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Q对尾巨桉表面颜色及耐腐性能的影响研究

2023-08-07 08:19岑晓倩张亚庆卢翠香
林产工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木质素侵染木材

岑晓倩 张亚庆 王 亮 卢翠香

(1.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2)

桉树(Eucalyprus robusta)是我国主要速生树种之一,年产约3 亿m3,占我国木材年产量的27%左右,主要有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x×E.grandis)、柳桉(E.saligna)、雷林 1 号桉(E.leizhouNo.1)等十几种品种[1]。桉木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弹性好、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刨花板、中纤板、木浆、地板等领域,其不足之处在于耐腐性差,易变形等[2-3]。一般通过物理、化学或二者兼用的方法处理木材,以克服木材易腐、易虫蛀、易燃、尺寸不稳定、易变色等缺陷[4-5]。为提高耐腐性能,通常采用防腐剂浸泡或涂饰等方法处理木材,使木材中的活性基团与防腐剂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物理、化学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6]。其中铜铬砷(CCA)防腐剂的应用较多,铬(Cr)具有良好的固着性,但对环境影响很大[7]。相较而言,铜氨(胺)季铵盐(ACQ)防腐剂不仅防腐效果好,而且对环境无害,因此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韦柳明等[8]则利用含有大果紫檀心材抽提物的水性漆对桉木进行涂饰,分析桉木表面特性的变化。秦理哲等[9]用季铵铜(ACQ)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进行防腐处理,发现处理材中的Cu含量及O/C元素比增加,Cl/C元素比减小,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强度减弱。目前有关ACQ对桉木的颜色及其防腐效果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用不同浓度的ACQ浸渍处理尾巨桉木材,分析处理前后木材表面的颜色及其耐腐性能的变化,以期为ACQ在尾巨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选用产自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7年生尾巨桉,尺寸为20 mm×20 mm×10 mm(L×T×R),含水率约为12%。木材腐朽菌选用褐腐菌——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和白腐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由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提供。

防腐剂为氨溶性季铵铜(B型)(ACQ-B),购自东莞市淼清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Cu、DDAC和NH3,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数为20%。其中,季铵盐(以DDAC计)∶铜化物(以CuO计)=4.23∶10.12。

1.2 试验设备

生化培养箱,Herocell180,上海润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动色差计,NR10QC,8°照明漫反射度接收,深圳3nh科技有限公司;扫描电镜(SEM),TESCAN MIRA LMS,捷克泰思肯(TESCAN)公司;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Nicolet 6700,美国热电尼高力(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1.3 浸渍处理

采用真空加压法对尾巨桉进行ACQ浸渍处理,将试样浸没在ACQ溶液中,浓度分别为0.5%、1%、2%、4%和8%,共5组。处理时,先抽真空至-0.085 MPa,保持30 min,再加压至1.0 MPa,处理30 min。

1.4 表面颜色检测

采用CIE(1976)L*a*b*颜色系统对木材的表面颜色进行测量,其中L*代表明度,值越大表示越亮;a*代表红绿轴色品指数,负值表示绿色,正值表示红色;b*代表黄蓝轴色品指数,负值表示蓝色,正值表示黄色。ΔL*、Δa*、Δb*代表试样主要颜色的变化,ΔL*为正值表示颜色变白,负值表示变黑;Δa*正值表示颜色变红,负值表示变绿;Δb*正值表示颜色变黄,负值表示变蓝;ΔE代表色差值,表明试样的总体颜色变化[10-11]。

色差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色度值C的计算公式如下:

1.5 耐腐测试

尾巨桉的耐腐性测试参照标准 LY/T 1283—2011《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毒性实验室试验方法》[12]进行,每组3个平行试验,12组共42个试样。首先,将样品在高压灭菌器中消毒20 min,然后将其置于已有菌丝的培养瓶内,放入温度为(28±2) ℃,相对湿度为(75%~85%)的培养箱中培养。培养3个月后,将样品从瓶中取出,并将其表面的菌丝与杂质剔除,于40 ℃烘至绝干。各样品的质量损失率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m1为腐朽前试样的干重,g;m2为腐朽后试样的干重,g。

尾巨桉的耐腐等级分类如表1所示[13]。

表1 耐腐等级分类Tab.1 Classification of decay resistance

1.6 SEM测试

将木材试样粘贴在导电胶上,然后用 QuorumSC 7620溅射仪对其进行喷金处理,再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1.7 FT-IR测试

取厚度为0.145~0.170 mm的未处理材与ACQ处理材置于金刚石ATR模块中进行扫描,波数范围为4 000~400 cm-1,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为4 cm-1。

2 结果和分析

2.1 试样表面色差参数分布特征

表2 为尾巨桉在防腐剂浸渍前后及腐朽前后表面颜色指数的变化。与未处理材相比,经ACQ浸渍处理后,尾巨桉的明度值(L*)显著降低,且ACQ浓度越高,其明度降低越显著。经绵腐卧孔菌(PV)或彩绒革盖菌(CV)浸染后,ACQ处理材的明度(L*)显著降低,这主要是由于PV或CV降解了尾巨桉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导致深褐色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增加[14]。与CV相比,PV侵染后的尾巨桉明度(L*)值变化更加显著。

表2 不同浓度ACQ处理尾巨桉试样处理前后及腐朽后试样颜色变化Tab.2 Color change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Q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fter decay

与未处理材相比,经ACQ浸渍处理后的尾巨桉,其在腐朽后的a*、b*和C显著降低,且随着ACQ浓度的增加,这些数值的变化越显著。腐朽后,经ACQ浸渍的尾巨桉,其a*和b*值均大于5,说明腐朽导致尾巨桉的颜色向红色和黄色方向变化,并致使试样呈深棕色。

图1为ACQ处理材在腐朽过程中的表面颜色变化。由图可知,随着ACQ浓度的增加,尾巨桉被PV侵染后,浸渍ACQ浓度为0.5%以上的试件,其ΔL*、Δa*和Δb*均为正值,而CV侵染后的尾巨桉,仅浓度为4%以上的浸渍试件,其ΔL*为正值,Δa*在浸渍ACQ浓度为0.3%以上时为正值,Δb*在浸渍不同浓度ACQ时均为正值,说明PV使得尾巨桉的颜色趋于白、红和黄,而CV则趋于黑、红和黄[15]。处理材在腐朽后的色差值ΔE在ACQ浓度为4%内变化较大,PV腐朽后的ΔE呈先增后降再增趋势,而CV腐朽后的ΔE呈先增后降再增又降趋势,而ACQ浓度为4%~8%时,ΔE趋为稳定。经PV侵染后,未处理和8%ACQ处理材的色差值分别为最低(6.23)和最高(16.56)。经CV侵染后,0.5%ACQ处理材的色差值最大,为13.60,未处理材的色差值仅为7.57。颜色的变化主要源于尾巨桉木材中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的改变[16-17],如碳-氧(C== O)、碳-碳(C== C)共轭双键结构、羟基(--OH)、甲氧基(--OCH3)等,在腐朽菌、氧气等作用下,易发生化学键断裂和重新组合[18-19]。

图1 不同浓度ACQ处理尾巨桉试样腐朽后的颜色指数变化Fig.1 Changes in color index after decay of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ations of ACQ

2.2 耐腐结果分析

从图2中可看出,ACQ提高了尾巨桉的耐腐能力。未处理尾巨桉在PV和CV侵染后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7.41%和42.06%,表明尾巨桉对PV的天然耐腐性强于CV。同时,处理材的耐腐性能随着ACQ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ACQ浸渍浓度分别为0.5%、1%、2%、4%和8%时,其处理材在PV侵染后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2.81%、15.29%、8.76%、4.89%和1.09%。浸渍0.5%和1%的ACQ后,尾巨桉对PV能够达到Ⅱ级耐腐水平,而浸渍2%、4%和8%的ACQ,尾巨桉对PV能够达到Ⅰ级耐腐水平。当ACQ浸渍浓度分别为0.5%、1%、2%、4%和8%时,其处理材在CV侵染后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0.66%、25.79%、17.1%、10.94%和6.45%。仅有浸渍8%ACQ的尾巨桉对CV达到Ⅰ级耐腐水平。因此,浸渍相同浓度ACQ的尾巨桉,其对PV的耐腐性能显著高于CV。

图2 不同浓度ACQ处理尾巨桉试样腐朽试验后的质量损失率Fig.2 Mass loss rate after decay test of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Q

木材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其中,木质素中的羟基、甲氧基、羰基等基团对木材的耐腐性具有较大影响[20]。商用的ACQ为氨溶铜季铵盐或碱性铜季铵盐,铜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另外一种为季铵盐,主要来源于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这些成分能够破坏木材腐朽菌[21]。浸渍过程中,ACQ能够进入尾巨桉细胞内部,其中的铜离子可与木材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产生络合作用,导致木质素中的芳香族酯类水解和酮类羰基的氧化裂解,形成羧基化铜化合物[22]。

2.3 扫描电镜分析

图3为未处理尾巨桉试样在腐朽前后的微观形貌。由图可知,腐朽前未处理尾巨桉的断面结构较疏松,经绵腐卧孔菌(PV)侵染后,其结构被破坏,并出现了大量菌丝。与PV相比,经彩绒革盖菌(CV)侵染后,其内部产生的菌丝更多,结构破环更为严重。

图3 未处理尾巨桉试样在腐朽前后的微观形貌Fig.3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untreated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before and after decay

从图4可以看出,经ACQ处理后,腐朽菌在尾巨桉内部产生的菌丝数量明显减少,且随着ACQ浓度的增加,处理材的耐腐性逐渐提高。在相同的ACQ浓度下,尾巨桉对PV的耐腐效果优于CV,其内部菌丝更少,细胞结构也更加完整。这主要是因为ACQ可较好地与纤维结合,抑制了腐朽菌在其内部的繁殖[23]。

图4 不同浓度ACQ处理的尾巨桉试样在腐朽后的微观形貌Fig.4 Micromorphology of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Q after decay

图5为尾巨桉的红外光谱图。经不同浓度的ACQ处理后,尾巨桉的FT-IR光谱出现了较多变化。具体而言,3 321~3 349 cm-1的羟基(--OH)吸收峰强度显著上升,其中8%ACQ处理材的变化较为显著,表明高浓度ACQ进入尾巨桉后,产生了更多的氢键。2 891~2 943 cm-1属于纤维素中的脂肪族C--H伸缩振动峰,强度稍有上升。1 709~1 747 cm-1为C== O基团伸缩振动,归属半纤维素,在ACQ浸渍处理后,该基团峰强度增加。1 500~1 100 cm-1为糖类物质的特征峰,1 008~1 014 cm-1源于木质素中的C--O--C振动,这些吸收峰的强度均显著上升。

图5 不同浓度ACQ 处理尾巨桉腐蚀后的红外光谱图Fig.5 FT-IR spectra of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Q after decay

ACQ的吸收峰主要在3 321~3 349 cm-1、2 891~2 943 cm-1、1 709~1 747 cm-1和1 008~1 014 cm-1等处,说明ACQ 在尾巨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中均产生了固着。ACQ可以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附性,减少腐朽菌与纤维的接触,从而抑制了腐朽菌对纤维素和木质素侵蚀[24-25]。综上可知,ACQ浸渍能够有效提高尾巨桉对PV和CV的耐腐性。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ACQ浸渍尾巨桉试样的表面颜色及耐腐性能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经ACQ浸渍后,尾巨桉的明度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和色度值C均显著降低。

2)经不同ACQ浓度浸渍,尾巨桉被两种腐朽菌腐朽后的ΔE变化趋势不同。8%ACQ处理材在PV侵染后的ΔE最高;0.5%ACQ处理材在CV侵染后的ΔE最高。

3)ACQ能够有效提高尾巨桉的耐腐性,且对PV的耐腐效果强于CV。浸渍2%、4%和8%ACQ的尾巨桉对PV的耐腐程度可达到Ⅰ级;而尾巨桉对CV的耐腐性只有浸渍8%ACQ时才能达到Ⅰ级。

4)ACQ可与尾巨桉中的化学成分产生结合,造成官能团强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其耐腐性能。

猜你喜欢
木质素侵染木材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木质素增强生物塑料的研究进展
一种改性木质素基分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ABS/木质素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