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各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成为年轻一代交流和娱乐的主要工具。在新媒体时代,有必要探索如何发挥短视频的优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制作和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短视频内容,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深入挖掘短视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文献记录工作,将其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通过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多样、广阔的平台。
短视频的传播形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味和价值观,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形式的深度创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这对于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影响。一方面,短视频可以给人们带来生动、动态的视觉体验,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另一方面,短视频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因此,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工具,将短视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短视频的突出特点,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加文化的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渠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也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技术和平台应运而生,人们正式进入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新媒体传播的共享性、体验性和场景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短视频平台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国家出台政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和融合日益深入,在文化习俗、社会教育等方面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碰撞和融合。全球化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力度和投资力度,在政策的带动下鼓励老一辈传承人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技艺。国家非常重视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中推广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书法、刺绣等传统技艺的认可,也是对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传承与弘扬,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才得以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主要依靠老一辈传承人的口耳相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年轻人所接触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在不断更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复杂的流程或内容而逐渐被拋弃和遗忘。年轻一代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这些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也缺少一个合适的环境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年轻人可能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并不感兴趣,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年轻一代脱节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如今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许多人眼中可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态度仅停留在为其消失感到遗憾的层面。总之,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环境较为恶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
短视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短视频在非物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短视频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娱乐形式,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结合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人们使用短视频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短视频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后继无人、传承者之间出现年龄断层等问题,因此,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短视频在年轻人中极受欢迎的特点,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短视频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从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短视频只是一种新媒体形式,而以短视频为传播媒介的社交媒体平台却有很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用户能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接触到短视频,也会有更广泛的人群接触到以短视频形式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分享和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短视频会更加便利,这会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范围,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最后,短视频的制作成本低,效益高,且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再加上短视频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制作速度快,易于分享,有助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边远地区,以短视频的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节约成本,也能扩大传播的范围,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从而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总而言之,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工具。通过短视频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扩大受众范围,并强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
短视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1.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
短视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首先,应充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深入挖掘适合以短视频形式进行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划分,确保短视频内容的质量。例如,可以通过将现代元素和技术融入传统实践的方式吸引年轻受众。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能够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进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保证短视频内容的质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2.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记录工作
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记录工作。在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口耳相传或传承人手把手教学的形式,才能实现传承和弘扬。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有效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
3.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老一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对非遗传承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出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深入学习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和技术,同时也要掌握短视频制作和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要能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创新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形式,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制作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内容,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让年轻一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4.建立全面、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
在利用短视频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全面、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这样不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也能够让包括政府、文化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等共同加入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去。该平台的建立能够让政府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让政策的支持真正落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从而让文化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进行非遗内容的有效管理,也便于专业人才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辑、优化和输出;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从而在增加平台浏览量的同时吸引年轻受众。
5.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和傳播的标准化体系
在短视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和传播的标准化体系,保证传播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利用短视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去,其优点在于能够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增加受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可能会出现短视频内容质量差、错误诱导等问题。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必须构建一套严格的内容评价和传播标准化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和传播进行严格审核。
综上所述,应当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的作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文献记录工作,通过将其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通过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建立一个全面、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促使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非遗相关资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多受众。在这一过程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和传播的标准化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总而言之,短视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积极探索和利用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并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这需要政府、文化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等的共同努力。希望能够通过短视频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福建省教育厅2022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编号:CJ23003)。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