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以一种博采众长的包容之姿、容纳之量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遗产。播音主持工作作为向民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承担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新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播音员主持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使播音主持工作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促进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口语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就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现对近年来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应用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播音主持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展现进行探讨,以期未来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能有更多元的口语表达样态。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传统的播音主持行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这为播音主持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播音主持工作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播音主持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近年来,虽然《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节目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但我国还缺乏完善的节目制作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播音主持工作开展的主流方向也偏向现代化和西方化。对此,播音员主持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培养播音员主持人时也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将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意义
为播音主持工作提供软实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古筝琵琶等文化艺术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传统的节目中,主持人多扮演报幕者的角色,观众关注的焦点从来都不在主持人身上。但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不仅带火了中华古诗词,还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主持人身上,一时间,社会上关于“主持人专业素养”的讨论热度达到了顶峰。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央视春晚上,从主持人身上的中华传统服饰到戏曲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播音主持工作。将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工作中能够为播音主持工作提供文化支撑,让过去不受重视的播音员主持人逐渐成为舞台的焦点。
助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力度远没有自媒体的传播力度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工作也逐漸由传统的电视媒体过渡到新媒体上,这极大地提升了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力。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出现了不少外国友人的身影,《中国诗词大会》让不少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提高播音主持工作的文化内涵
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打好基本功,做到字正腔圆,却忽略了其文化素养的提升。在镜头面前,主持人的文化素养、行为举止会通过镜头呈现出来,而一些特殊场合更是对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持人专业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高校招收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艺考选拔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在大学期间,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生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导致我国大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质偏低。播音员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较快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受到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他们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出口成章。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型活动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活动节奏的把控者,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活动现场随机应变,确保节目的顺利开展。
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摇篮,在推动我国播音主持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更偏向于实践课程,忽视了文化课对于培养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例如,当前我国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十分看重,要求学生念稿时做到字正腔圆,却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未能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无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该专业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播音主持专业,但是一些院校缺乏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经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很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
播音主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部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在专业课程方面,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在日常授课中不能很好地带领高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而且这些教师更偏向于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其次,一些高校会聘用新闻传播领域的播音员进行日常授课工作。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践课程不足的缺点,但是这些新闻播音员的精力有限,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中,教学效果不佳。最后,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提倡高校教学改革,传统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不够彻底,不利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
播音主持考核标准不完善
当前,我国对播音主持工作的考核标准还不够完善,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日常考核更侧重有无读错字、普通话是否标准等方面,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场面掌控能力的考核不够重视,已有考核标准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名播音员主持人的实际水平。近年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使得社会对于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主持人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急需做出改变。
当代播音主持工作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
提高主持人的专业素质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应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针对当前我国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一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培训,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加入培训课程中,切实提升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例如,相关单位可以邀请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举办讲座,向相关人员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单位休息区设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举办相关活动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改进高校课程设置
高校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摇篮,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播音主持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缺乏完善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且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存在重专业技能,轻文化课程的问题,往往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因此,要想在当代播音主持工作中应用传统文化,就必须对高校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重视播音主持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提高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播音员主持人。对此,高校可以在设置专业课程的同时开设一门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从理论层面加深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今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工作中。
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高校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两方面作出改变。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培训,在校内举办“播音主持专业讲座”,切实提升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促使教师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进而促进当代播音主持工作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从社会层面提高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进而提升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完善考核标准
当前,我国相关单位对播音主持工作的考核标准不够完善。播音主持工作十分考验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但是我国当前对播音主持工作的考核还停留在最基本的普通话标准程度、吐字清晰度等方面。在此背景下,相关单位需要完善考核标准,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对此,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主持人风采大赛”“主持人随机应变能力考核”等相关活动,让主持人在比赛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相关单位也应该在这些比赛的基础上总结播音员主持人经常犯的错误,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融入对提升播音主持工作的质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社会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将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主持人专业水平低、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评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使得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應用传统文化困难重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要从高校和社会两方面作出改变。在高校方面,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打造高水平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队伍;在社会层面,要加大对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宣传力度,还有相关单位需要不断完善评估制度,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