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美学思想探究

2023-08-07 00:20吴秋仕杨家顺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异化马克思

吴秋仕 杨家顺

【摘要】马克思美学思想诞生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之为《手稿》,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并且构建了美学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日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对美学领域的发展和探索程度不断加深。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研读马克思的《手稿》等经典文本,才能深刻领悟到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真正意义,才能使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研究真正有益于世。

【关键词】马克思;美学思想;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6-007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23

一、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源于对古希腊美学思想、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中的德意志古典哲学中美学思想以及无产阶级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等的吸收。

(一)古希腊美学思想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斐尔神庙箴言,它表明人类开始以自然支配人的意识转向人支配一切的意识。其中苏格拉底哲学家也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把哲学拉回了人间,让哲学重新关注“人”的问题。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即人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它是对人本身价值的第一次较为明确的意识,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最早表现。古希腊的伯里克利特最早指出:“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这个命题尽管没有意识到人本身是自己的劳动的产物,却能够人以外的一切事物是人的劳动成果,不能不说是它对人的智慧和劳动能力的最初肯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他最早意识到人的社会性、道德感问题。

(二)资本主义时期美学思想得到空前的发展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资本主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德国古典美学成为西方美学的集大成者。康德提出“人是目的”的命题,他指出:“人,总是一种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仅仅是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人之为物,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是这样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目的所代替的,是不能仅仅作为手段为其他目的服务的,因为如果没有人,就根本没有什么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了。” ①这段话包含一个核心思想:人是世界中价值的核心和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价值存在;人是手段也是目的,人即使是作为手段来运用也是为目的服务的,人是人的一切行动的目的本身,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这种价值观,不能不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亮点。康德接着又提出了从主体的自由与客体的必然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美(指“艺术美”)的观点,这成为如何掌握美的本质的先导性观点。席勒在其著作中描绘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理想画卷:“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道路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②;这些话虽然是一种浪漫的设想以及抽象的学说,但其中也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只有实现感性与理性,必然与自由、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人才能消除分裂的状态而成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黑格尔从绝对理念出发,他关于人的本质和发展以及美感的产生来自人通过人的精神劳动而达到理性與感性主观与客观,本质与存在、自我确证与对象化的二元对立状态消失的理论,黑格尔的这种观点虽然实现的路径是不正确的,他把顺序颠倒了,但其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黑格尔以及全部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斥之为“僵死的精神”,提出要从自然界和感性的自然人出发的美学观点。费尔巴哈的这种唯物主义人本学的观点把人同自然联系起来,开辟了一条对于人的美的本质进行唯物主义探索的路径;但是他忽略了人的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而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美学泥潭。

(三)无产阶级革命初期

无产阶级革命初期思想的代表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赫斯等人,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景象和人的发展做出了天才的预测。他们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在劳动中才能培育各种才干和能力;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要劳动,尽自己所能去为人类造福。此外,他们还指出:“劳动必须与教育相结合,从而使每个人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尽量发展本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使所有的人都将在体、德、行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赫斯还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宗教异化的学说中引申出经济异化、社会异化、人的异化思想,借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虽然他们的思想弄不清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清楚私有制的本质和变化趋向,具有浓厚的空想性质,但是这些思想也具有启迪人的思想亮点,也就成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种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一)马克思《手稿》中审美观的形成背景

马克思是1843年10月来到法国巴黎的。他来到巴黎之后,深入巴黎的那种在德国不曾有过的前进的沸腾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来直接考察资本主义的现实,来深切体察无产阶级的生活。他与工人密切的交往之中,同工人建立了“兄弟情谊”,看到了无产阶级否定私有制和扬弃私有财产的本性,看到了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和决定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在探索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的审美观;同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并获得了对资本主义现实和国民经济学等伪科学进行批判的、经验的、完全确定的大量材料。所有的这一切,有力促进了马克思的审美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手稿》中的审美观

马克思的审美观,不单是哲学维度的世界观,更是审美维度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哲学维度的世界观的彻底运用,就是审美维度的世界观即审美观。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他的审美观问题。他说:“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③话中的“经验”和“分析”的内涵,就是马克思的审美观及其方法论的运用。马克思审美观的实质是:人运用意象思维的思维方式,首先去掌握人们已经创造的对象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对象世界中的、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在心理活动中创造未来对象世界的审美意象;然后去掌握人们依据审美意象和“美的规律”现实地、实际地“改变世界”,即按照人的方式组织世界的行动和目的。

总之,马克思所创立的审美观,是包括劳动分析法、社会有机体分析法、审美分析方法三法一体的方法论在内的,是科学的审美观和方法论。用这种审美观和方法论去审视人的劳动活动及其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和世界历史,才可以观察到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的全面本质的创造、占有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才可以揭示出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三、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美的本质和起源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來,美是通过人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④由此可看出,美的创造过程也是人的本质体现。恩格斯也曾提道:“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把人的自由作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自由”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人的活动具有自觉主动性,而动物是被动服从活动,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美在劳动中实现,劳动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通过劳动活动改造无机界,从而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毫无疑问,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特性是创造和审美的,而具有创造和审美特性的劳动则是其主体人的生成性本质,美在劳动中创在,美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它是人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可以说,在劳动中人实现着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正是通过人的劳动这种主体活动本身具有的特性的研究,把握其中蕴含的主体本质和客观本质之间的辩证运动,人的一般性的劳动或精神性的劳动实际上是“审美性的劳动范畴”,这个范畴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并通过这个核心范畴把人的劳动与人的生成、劳动与美的创造、人与美内在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美产生的过程。

(二)美的规律

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和人同对象的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人化的自然界,使自然界向人生成,使美向人生成。由于劳动活动本身具有审美的性质,它并不是无为自化,而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⑤。马克思说的“美的规律”,指的是人的主观目的规定的、新的“内在尺度”与客观实在所固有的“物种的尺度”有机统一而形成的“美的规律”,它不只是主体自身的尺度,同时也是对象本身的规定性。人改造无机界、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特征不仅仅是进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也同样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身。总之,美的规律是对“美”的无限追求的一个指向标,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人,充分弘扬人的劳动的创造和审美本性;通过人的劳动和对象性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人的全面的本质并占有和发展人的全面的本质,创造生活于美的世界中的美的人本身,同时也要求人们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去追求自身的幸福和自由。

(三)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作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批判劳动异化给工人带来的创伤这一现象,劳动确实创造了“美”,但是这里“美”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工人们的劳动成果被雇佣者无情的剥夺,从而成了一种形式之美,工人没有真正从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马克思指出造成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产生激起对资本的欲望,有产者“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 ⑥。劳动生产变成了一种被动的行为,人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劳动,劳动不再是人的劳动以创造自身的美为追求,人成了被他所创造出来的产品的附庸。

马克思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他肯定人是目的,社会发展的目的之一,劳动者不被劳动所奴役而成为劳动产品的附庸,这是对劳动者的束缚,限制了人的发展。审美和美的创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审美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只有人在能够认识到自己又能够认识到自然的条件下,美才能真正地实现,因此,审美能力的高低,标志着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也标志着美的创造能力的高低。

四、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美学思想开创运用审美观来研究美学问题的先河

马克思运动他的审美观和审美方法论,首先揭示了人和人的对象世界及整个对象世界历史生成的本体劳动这个谜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的本性是积极的、创造的、审美的活动,人的劳动的功能是通过在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对象性关系而创造对象世界即“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创立,不仅仅为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审美观及其所规定的审美方法论,并解开了以往的美学研究所存在的“理论之谜”;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美学思想把“美学”从“思辨的美学”拉回了关于“人的科学”而直面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直面人的发展,把“美”从虚无的“天上”降落到了现实的生活中,从而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的美的对象世界,去创造美的人自身。马克思人的美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不只是向人们科学地揭示世界,更是为了人科学地改变世界,实现“人的解放和复原”,即通过人的劳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世界和美的人。

(二)马克思美学是人的社会性价值的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把马克思美学思想应用于实的生活当中,从根本上确立“劳动创造美”和“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审美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注重以马克思美学思想为指导,从人民的生产劳动为本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汲取养分,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自觉自然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并补充、丰富和发展人的“自然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本真客观规律即人的发展的本质客观规律;厘定了审美关系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突出地位,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能力逐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引领广大人民与时俱进地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实践要求结合起来,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来自觉地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振奋自己、提升自己,塑造自己成为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秀建设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正确指导探索已成为创造和发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动力,这对提高整体社会审美能力和实践维度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和理论的深远意义。

五、总结

马克思正是在他的审美观掣导下,吸取前人和当时的各种思想材料的合理成分,从对国民经济学、黑格尔的哲学美学和当时流行的“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入手,把分析之根深深扎在当时的经济社会的经验事实之中。马克思以具有能动性的人为出发点,他认为,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以及人之美及人之美的本质生成的真实的本体性根源,就在于“人的劳动”。由此马克思美学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人的本质、人的美的本质、人的美的生成的本体性根源,科学地做出了人的美的本质和人的美的“历史之谜的解答”。美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实践精神的重要内容,要求我们以不断发展的馬克思美学思想为指导,用“人的劳动”来共同积极创造人的美的对象世界和美的人的自身。

注释: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集》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6页。

②(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封信。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56页。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沈剑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5(0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辛熙恒,张晓静.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9,(6).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作者简介:

吴秋仕,女,壮族,广西崇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杨家顺,男,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防教育与管理模块)。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异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