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弦古钢琴发展历史与形制变革考(下)

2023-08-07 04:54高海翔刘文荣
乐器 2023年7期
关键词:古钢琴琴师法式

高海翔 刘文荣

三、过渡期的击弦古钢琴(17世纪)

17世纪的击弦古钢琴从宏观来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17世纪的上半叶仍然受16世纪击弦古钢琴设计的影响,但在17世纪中期及后期则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包括形制上的与外观上的。对17世纪的击弦古钢琴进行研究,有了更多的乐器文物实体可供参考,所以笔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了乐器文物上。

(一)外观上的过渡

过渡期的击弦古钢琴在外观上的变化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是朴素向华丽的过渡,第二是小型向大型的过渡。

在17世纪初大部分的击弦古钢琴仍然如之前一样,很少出现装饰性的部分。但在17世纪中期直到现代,装饰性的部分逐渐增多。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17世纪下半叶制作的击弦古钢琴上就可见一斑(图9)。这台击弦古钢琴在盖板的内侧绘有两幅图案,这些图案大都与音乐、宗教、田园等题材有关。这些图案与图案上的文字既满足了乐器的审美功能,又对当时的美术风格、社会风貌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记录功能。

在17世纪末,出现了较大型的具有外部支撑结构的击弦古钢琴,这对于之前的击弦古钢琴来说是具有一定颠覆性的。藏于维也纳艺术博物馆的一架击弦古钢琴就有较大的琴体并具备了琴腿等结构(图10)。这样的改变,笔者认为其原点来自于制琴师希望可以通过增大乐器的体积达到增强乐器音量的目的。

(二)结构上的改变过渡

17世纪的击弦古钢琴在形制上的改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键盘击弦机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对张弦系统的探索。

在17世纪出现了两种键盘设计,分别是键盘设置在琴体之外的和键盘设置在琴体之内的(图11)。可以发现这两种设计正好分别对应了两种不同的张弦系统设置,即:“突出型键盘—分段直排弦列”“内收型键盘—斜拉直排式”。

后世的击弦古钢琴多采用“内收型”的键盘设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制琴师因技术上的成熟,可以开始追求外观上的和谐与美观,于是将原本突出的键盘“收”到了琴的内部,使其在外观上更加美观且更加便携。

在“内收型”的键盘设计中,如果仍采用原先常用的分段直排式弦列会导致低音区的键杆前后比例失衡,这种失衡会造成在击弦性能上的缺陷与演奏手感上的不足。所以,制琴师开始使用斜拉直排式的弦列设计,这样可以使低音区的键杆前后比例得到一定的修正,保证乐器的演奏性能与演奏手感。

(三)新的设计

17世纪的击弦古钢琴除了上述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以外,还诞生了一些新的设计,其中对后世键盘乐器影响最深刻的设计即为短键设计(short octave)。短键是指一种将原本键盘上的部分黑键分为两部分,分别演奏不同音高的设计(图12)。短键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在英国与法国地区流行的英法式短键,一种为诞生并流行于维也纳地区的维也纳式短键。

英法式短键的作用主要为丰富低音区的和声。英法式短键设计的击弦古钢琴的最左侧琴键(最低音)与左起第二个琴键之间有时不是半音关系,而是呈五度或四度关系,以此来丰富低音区的可用和声。为了进一步丰富低音区的和声,英法式短键将上方的短键设置成与上一白键呈八度关系的音高,将下方的短键设置成与最低音呈全音阶关系的音高,以此来满足演奏家的演奏需求。英法式短键一般只在最低音区设置两到三组短键。示意图如下所示(图13)。

维也纳式短键的设计较为复杂,其主要作用为拓展低音区的音域。维也纳式短键将低音按照半音关系分别排列在各个短键上,使得低音区的音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其具体示意图如下(图14)。

短键的设计灵感可能来源于管风琴的双排琴键设计,虽然这种短键设计在后期的击弦古钢琴中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常被采用,但从短键的设计中可以让人感受到百年前的制琴师们对于乐器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四、成熟期的击弦古钢琴(18世纪至今)

18世纪以后,击弦古钢琴的设计与形制逐渐固定,大都为安装有琴腿且形制相对较大的击弦古钢琴。制琴师们在许多细节上都作出了一些更符合演奏需要的改良,在这段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别具匠心的设计。

例如18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击弦古钢琴,譬如双排键击弦古钢琴(图15)、双排键加低音击弦古钢琴(图16)等。这些新的击弦古钢琴为击弦古钢琴创造出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在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击弦古钢琴的制作开始采用金属制的零部件,包括弦轴、琴弦、切片等等。随着金属零件的使用,原先击弦古钢琴在音量上的缺陷被改善,而后的击弦古钢琴制作者们又开始尝试使用单振式的击弦系统,使击弦古钢琴的演奏可以更加灵活简便。

在谈18世纪之后的击弦古钢琴时,不可回避的就是18世纪中叶击弦古钢琴的式微。因为击弦古钢琴当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音量小、键位复杂、演奏灵活度不足等缺陷,导致击弦古钢琴逐渐被后出现的拨弦古钢琴与现代钢琴所取代,这也是击弦古钢琴在18、19世纪的发展几乎停滞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19世纪末,阿尔弗雷德·詹姆斯·希普金斯(Alfred·James·Hipkins)在1886年在音乐协会会刊上发表的《古钢琴与键盘乐器;作曲家的运用与技巧》(《The old clavier or keyboard instruments; their use by composers, and technique》)[4]一文与他在1896年发表的著作《钢琴和老式键盘弦乐器的叙述和历史》(《Description and history of the pianoforte and of the older keyboard stringed instruments》)[5]将击弦古钢琴重新拉回了大众视野。而后其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地,用击弦古钢琴演奏巴赫的作品,使得这一件沉寂了将近两百年的乐器再次焕发生机。

五、結语

通過本片文章的梳理与论述,我们可以大致地窥见击弦古钢琴在其近600年的生命轨迹中所经历的起伏。其在14~15世纪萌芽,在16~17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18~19世纪的沉寂,最后到现代的稳定发展并有一定的受众,这个过程是曲折且具有一定戏剧性的。

从击弦古钢琴的生命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件乐器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乐器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必然都是有许多的分支与新的尝试在其中,而随着历史的选择,这些创新的部分有的被继承并发扬光大,有的则被淘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当时乐器匠人的巧思与智慧。

同样,在中国的土地上也不乏有与击弦古钢琴类似的乐器存在。这些乐器在古代可能是重要的器具,但随着战乱与朝代的更迭,他们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只能通过文献或文物才能窥见其一角。笔者认为,古乐器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是需要被保护与传承的。我们可以从击弦古钢琴的复兴中学习经验,对一种乐器的保护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是对乐器本身的保护,虽然很多古乐器都没有实物的留存,但我们也可以根据文献或类似乐器对古乐器进行复原,这也可以算是对乐器的一种保护。第二,是对乐器文化的保护,这里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乐曲、曲谱、民俗故事等等。第三,是对乐器生态的重塑,这里的乐器生态指的是“乐器+文化”的结合,只有文化没有乐器是无根之木,只有乐器没有文化则不成气候,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对古乐器的保护需要有文化作引子,吸引新的、年轻的从业者与演奏者;也需要有乐器作为生长的土壤,只有有了合格的乐器才能让相关的从业者有施展才华的空间,这需要的是演奏者与乐器匠人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3]Brauchli B.The clavichord[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Hipkins A J. A description and history of the pianoforte and of the older keyboard stringed instruments[M]. London;New York:Novello,Ewer,1896.

[5]Hipkins A J.The Old Clavier Or Keyboard Instruments;Their Use by Composers,And Technique[J].Proceedings of the Musical Association,1885.

猜你喜欢
古钢琴琴师法式
熊立群:中国斫琴师领路人,奏响穿越时空的声音
VINTAGE乐器声音的魅力
——以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古钢琴为例
断弦
断弦
影片《白日焰火》的法式表达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新格调
法式轻奢优雅
古钢琴与巴洛克音乐的融合及发展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 之三)古钢琴之
——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