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星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中共党史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其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及长远意义的工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及本质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治国理政方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遵循。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必须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意蕴,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从理论与现实来看,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居于主体地位,自然充当着被认识与被改造的客体角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作为自然有机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实现与其他生命及非生命环境的共同存续发展为目标(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谐),形成人类与自然共同繁荣的结果(共生)”[2]10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丰富的内在意蕴和辩证的理论特质,充分彰显了主客体的辩证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3]9人与自然这种对象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与人所对应的自然作为一种外部存在,充当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角色。主客体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的价值导向与实践方式会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客观状态,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处于自然中,一切自身的实践活动才成为可能。人与自然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在历史的生产、生活中主动或不自觉地与自然进行交往互动,促进社会进步并实现自然发展。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交互性的对象关系的基础,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之间表现出具体的历史动态关系,体现出两者的同一性。现实的人与自然都是共在共生的,彼此对象性依托、协同性进化。
人与自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存在阶段性的、特殊的矛盾,在经济社会中,这种矛盾通常表现为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只有坚持矛盾分析法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明确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否定了“先污染、后治理”这种透支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又拒绝了生态中心主义“只保护、不发展”这种矫枉过正的价值观念,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上,真正做到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阐明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关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辩证统一的理念创新,打破了西方模式固有的二元分立思维方式。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享共赢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二者从来不是对立或对抗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4]45,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倡导绿色发展,在保护生态过程中带来经济回报,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生态效益。
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作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史,经过与自然漫长的斗争,人类才逐步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而是长期共生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要达到一种“统一状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论层面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在要求作为主观的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就具体实践而言,尊重并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才能在自然中获得发展,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发展,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连锁性的不良后果。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确保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这充分彰显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渊源,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前提。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观,处理好生态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诠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人—社会—自然”的逻辑,揭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95-96,“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5]92。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实质,概括地说,就是现实中的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整个人类历史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二者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为对象的,相互依存、相融共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保护自然环境,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保障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将保护自然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互利共赢。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人与自然界处于不断交互运动中,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满足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需求,然而这种交换不是单向的,人类若只讲索取,长此以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必然会被破坏,自然界最终会无情反噬。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指出“人要合理调节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将自然界置于‘共同控制’下,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进行统治”[6]926-927。合理的物质变换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路径。在开发利用自然时,人类更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要把二者进行协调统一,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313换言之,合理的物质变换是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保障,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全球化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及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攫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多彩的优质生态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日渐勾勒出较清晰的人与自然精神脉络。我国关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易经》强调:“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继而庄子提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仲提出:“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等。可见,中国古代先哲已然认识到自然界是万物之根本,强调尊重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的“道法自然”,聚焦于人与自然以及万物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人与天地同生、与世间万物为一的崇高自然准则,主张修心养性、顺天而化,倡导人通过尊重、融入自然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以复归自然的自由境界作为人生理想。《庄子·齐物论》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表明了人类和自然万物是一个整体。老子《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逐层推导,万物皆由道而生,遵循道而发展,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回归自然,和自然之道保持一致,强调天地人三者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统一。因此,人们所进行的所有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都要遵循天道、顺应自然规律,反之则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失序。正如《庄子·在宥》言:“乱天之径,逆物之情,玄天弗也。”庄子认为顺应自然规律,则万物滋长,反之则天地万物失序。“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草木以时伐焉”(《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皆教化人们不夺农时、取舍有度,生产生活实践应遵照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为后人对待自然提供了经验,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思想内涵丰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其最基本的涵义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天人合一的继承和发展,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如荀子讲“万物各得其和以生”[9]308-309;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追求人性与天道的统一,着眼于天与人二者的统一关系。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否定了天的神秘不可知性,高度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高境界。天人合一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起着规范引导作用,是一种价值指导原则。人与整个自然相互贯通,只有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只讲索取和利用,按照大自然的规律进行人类活动,才可能进一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善待自然的“源头活水”,为后人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经验。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结合具体国情对传统生态政治理念进行继承与创新、集成与发展,将尊重客体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最终形成系统、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及国际生态形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作为价值指向,以期实现对中国传统生态意识的创造性转化与表达。
毛泽东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物质观,从实践论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生态环境由于连年战争遭到破坏,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具体国情和实践基础,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加大了对江河、水库等工程的整治力度。毛泽东曾发出“绿化祖国,要使祖国到处都很美丽”等号召,并强调重视林业发展,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功能等思想,为我国生态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社会各个要素之间协调统筹,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等多方面。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出来。邓小平指出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提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倡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确立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深刻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生态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统筹兼顾人与自然、人与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等,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提出科学发展观,站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工作。胡锦涛指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10]853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强调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目标,强调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我国的现代化开始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进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论断,从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来讲: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一体性”,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另一方面,从多维视角肯定生态环境多重价值,提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11]。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实践中坚持绿色发展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而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也极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与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更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充分了解当前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建设的发展状况,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局限,对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世界和加强全球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时代变迁,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未曾中断。反观三大文明古国的消亡,生态环境变化对文明的兴衰演替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12]。
从历史来看,环境恶化和气候变迁是摧毁人类文明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因素。例如,由于土壤破坏、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原来土壤肥沃的古巴比伦变成了不毛之地,居住在那里的苏美尔人不得不逃离这个地区,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最终导致巴比伦文明的衰落。1982 年,美国著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中,论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灌溉农业和土地盐化的关系,并指出这是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13]114。地处沙漠的古埃及文明时刻遭受“沙化”与“干旱”的威胁,经历过大型干旱之后,古埃及的宜居地只剩下尼罗河流域一带,古埃及人生存依赖尼罗河的泛滥,但由此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一年1/3 的时间里,埃及盛行炎热的沙漠之风,干燥的太阳热量和尼罗河的低水位把整个埃及暴露在死亡面前,直至天气得以改善,河水再次泛滥为止[14]15。无论干旱或尼罗河洪水泛滥过度,都是古埃及文明走向衰亡的隐形、长期因素。
基于历史教训,我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中一个具体要求就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方法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集中体现为“统筹兼顾”[15]39。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实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分析方法,在全面兼顾中实施因地制宜策略,提出了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增强循环能力,进行综合保护与治理,保持整体运行,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总体上仍属于中低水平的提升,还没有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与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必须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西方现代化模式一直被落后国家奉为圭臬。大多数欧美国家进入工业文明后,其他多数国家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加之当时的环境约束和资源管制相对宽松,先行国家具备了可以无所约束地掠夺他国物质和环境资源的条件和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欧美国家开始推进高消耗、高排放的现代化进程。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人类现代化发展中属于先发行列,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先天性地包含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西方人与世界的主客二分思维的支配下,科学技术很自然地被人类作为满足自身发展欲望的一种工具理性意义上的中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来改造自然、控制自然乃至征服自然,不断从自然中攫取利益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下,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目的是攫取更多的资源并为资本获益服务,以满足更多的私有欲望。
西方现代化模式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以物质利益为根本驱动力的市场经济,资本对利润展开无止境的追逐,导致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在对待生态问题上,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策略,也必然造成生态恶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劣质化。同时,随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指引下的扩张及资源掠夺,欧美国家对外战争频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环境创伤。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消费异化等不断出现,工业黑化等一系列社会生态和危机爆发,人类开始反思并对西方现代化模式产生强烈质疑。20 世纪30 至60 年代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随着生态危机的演变,发达国家为缓解自身遭遇的环境问题,污染工业、企业和有毒有害垃圾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此付出惨烈的环境代价,人类生存和发展难以维系,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中国在吸取西方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批判了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基于时代背景和我国国情,形成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集中来讲: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够从根本上防止盲目追求资本的无限扩展,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问题的超越。习近平向来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投入;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所倡导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够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内,超越了西方的消费异化。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显示出强大的模式变革力量。
工业革命之初由于科技水平等的限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暂时无法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界限,生态问题尚未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促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我国也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发展。然而,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之路在我国走完仅用了短短几十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长期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环境不断被污染,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浪费等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的老路不可取。同时,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之我国现代化的后发性,导致我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强,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模式。
当今时代,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掣肘。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又能够切实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是良性互动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追求,不仅要求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而且要求处理好人类与子孙后代在利用、分配和占有自然资源中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然而当前人民群众所体验到的美好生态环境仍较为有限,所享有的优质生态产品仍比较匮乏,获得的自然资源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与此同时,要求当今人类在发展经济、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拿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换取今天的实际利益、谋求自身发展空间,而应有责任和义务维持地球生态的整体平衡,给予子孙后代未来的发展机会并赋予生态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不断发挥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国家统计局2022 年10 月8 日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5.5%,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PM2.5 年均浓度比2015 年下降34.8%;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30 年保持“双增长”;2013—2021 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约5 944 万公顷,防沙治沙任务2.59 亿亩,累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53.4 万平方公里[16]。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仍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人类命运与利益相互交织紧密相连,当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危及全人类命运的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人类面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诸多共同挑战,大多数人已深刻意识到,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继续走工业文明的老路,人类文明进程将会终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导向,放眼全球生态治理现状,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高度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上,不仅蕴含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也体现了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将自身融于自然发展之中,选择一种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反映在人类社会中彰显为全球化时代命运与共的特征。
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人类社会的良好愿景和主观要求。进入全球化时代,建设清洁美丽世界需要各国凝心聚力,不仅要在发展理念上积极推动本国人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更要在实践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环境问题出谋划策。2021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1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着眼于全人类前途命运,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目标,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携手各国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砥砺前行,保护全人类的唯一地球家园。种种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可分享、可持续,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契合人类未来。
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全球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在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为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使用“绿电”的奥运会,使用零碳排放的氢能客车,将绿色技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在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上,由中企承建的卡塔尔第一座非化石燃料电站节省了相当分量的碳排放,对卡塔尔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示范作用,也帮助卡塔尔政府举办碳中和世界杯。我国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倾尽所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确定的“双碳”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充分展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主动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引导和推动了《巴黎协定》等重要成果文件的达成,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为全球气候治理作贡献。同时,我国积极促进各方凝聚共识,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带头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