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利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并由此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作出了深刻阐释,提出了具体要求。“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概括,不仅揭示了这一思想的政治立场、理论品格、鲜明特质和思想方法,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民族自信、创新勇气、问题意识、整体观念和开放胸襟。党的二十大召开次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认真学习和领悟“六个必须坚持”,“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深悟透、全面把握和活学活用“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排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足见其在党推进理论创新中的根本性地位。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核、取向追求和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换句话说,一种理论有没有生命力,最主要还是看它是不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不是得民心、顺民意,能不能真正造福人民大众。从党的百余年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也造福人民,党的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都是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可以说决定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是党百余年来不断取得理论创新伟大胜利的根本保障。
“为什么人”这一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不仅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党的思想理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和依靠力量。坚持人民立场,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和理论成果之所以科学有效的根本原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精髓的毛泽东思想、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为精髓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无一不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推进的智慧结晶,无不彰显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民情怀与温度。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最为主张人民至上理念,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带领党和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说,正是由于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立论、代言和著说,始终立足人民根本利益、以人民幸福为价值追求进行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才在中国得到检验与贯彻。
由此可见,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也是党理论创新的生命力。毛泽东说:“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3]1515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将厚植为民情怀作为理论创新的行动自觉,“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1]。要摸清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需,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进行理论创造和创新,同时激发人民历史主动和历史创造精神,拜人民为师,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意愿、权利和作用,吸取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经验和力量,做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效于民。惟其如此,才能“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1],使党的创新理论为人民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世界上从不存在定于一尊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时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必须立足每个国家自身独特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它是中国共产党内在的精神特质、素有的精神气度和百余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力量,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4]10回首党史,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都生动体现着独立解决中国自己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也正是始终秉持这种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人才能自信从容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36这种自信心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肯定,也源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高度认可。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走的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中国共产党也无法借鉴和参考现成的成功案例,更不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只能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与理论。在民族危难面前,一些仁人志士提出了“自立”“自强”“独立”“自治”等口号。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继承了传统的自强不息精神,强化了近代“独立”等号召的内涵,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使这一精神品质得到了充分彰显和深化。凭借着这种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情况来办,依靠内部力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革命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和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探索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
自信自立既彰显出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和历史自信,抵御保守教条和食洋不化,立足我们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文化传统,坚持走自己的路,以强烈历史担当和主动创造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贡献,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守正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与革命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理论品格,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精髓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虽为我们立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却“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562。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也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守正的坚定程度和创新的能力大小决定了党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理论就会偏离方向;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理论也会失去生机活力。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守正和创新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不能偏废、共生互补的有机整体,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和导向,守正才能更好创新,理论的方向就在于守正;创新是守正的补充和目标,创新才能固本强基,实现有活力和生机的守正,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守正创新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等思想智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论等观点。回顾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探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开拓进取,排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侵扰,废除了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片面态度。从毛泽东“老祖宗的书,必须读”,又“要创造新的理论”[7]109,到邓小平“老祖宗不能丢”[8]369,又要说“新话”,到江泽民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9]335,再到胡锦涛“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10]365,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理论自觉和主动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更新更高的境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11]8,由此提出“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思想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的最新表现。
在新的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守原则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1],廓清附加于马克思主义身上的各种迷雾,防止出现对马克思主义任何形式的曲解和歪曲。同时,坚持“两个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与实践发展,努力创造些新的东西,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只有既善于在继承中创新,又善于在创新中继承,才能集人类智慧和知识之大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伟大实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和口号。“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5]342,针对问题进行寻根探源,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筛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实践品格的彰显。只有认真倾听和回应时代的呼声,直面和解决重大时代问题,才能抓住思维创造的“牛鼻子”,真正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破解难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和优良传统,也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向导,集中力量资源全力化解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理论也正是在不断回应和解决这些现实课题的过程中创新发展起来的。回首党的历史,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深化理论思考,勇于问题倒逼,着眼问题解决,从理论上对“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战略性和时代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了“什么是”“怎样”的理论创新范式,与时偕行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理论创新落到了研究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上来,充分彰显了党理论创新的问题导向。党的历史已然证明,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在准确把握和全面回答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成果,因而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有价值的思想理论。
考察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可以发现,把准问题是思想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逻辑前提和根本动力。只有更好发现、把握和破解现实问题,才能推动理论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任务面前,面对不减反增、亟待回答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形成问题思维,扎根我国实际,把握时代大势,聆听人民心声,既高度重视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又科学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1],在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双向互动中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使其更好丰富和指导中国实践。
系统观念是以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系统全面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对象,从而总结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和基本要求。马克思将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12]604。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系统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分析方法。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和普遍联系方法,并将其作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方法不断加以运用。
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党善于从系统出发认识和改造世界,在科学认清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全面观察、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进行整体性的理论构造和理论建设。毛泽东的“弹钢琴”论、“四面八方”政策和“十大关系”思想,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江泽民的“既要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又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13]1431观点,胡锦涛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思想观念和深刻认识,都是党坚持用系统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论推动理论创新的有力彰显。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系统观念,统筹规划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胸怀“两个大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理念和新方略,形成了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一整套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良性联动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体系,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逻辑、核心要义和包容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不是某一领域的“独树一帜”,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推进理论创新,必须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强化“一盘棋”思想,通过战略擘画、全局谋划、协调发展、系统推进发挥政治与经济、物质与文化、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等多方面要素的整体性功能,“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
理论创新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与世俱进”。缺乏胸怀天下的情怀和立足全球的智慧,理论创新就会陷入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的狭隘民族主义。让人民大众摆脱奴役与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自诞生伊始就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百余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特有的大视野、大胸襟、大情怀和大境界。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的内在要求,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站位点。
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将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社会进步有机统一起来,结合中国实际、世界形势与时代主题确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战略,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坚持开放互鉴、互利共赢、公道正义,着眼全球利益,不断探索治天下之道,致力于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将理论创新创造书写在世界大地上。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等等,都深刻体现了党将中国发展置于全球进程和人类高度的强大自信、人类情怀和宽广格局。进入新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科学解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主张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到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都深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世界意义,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理论创新中饱含的深厚天下情怀、国际胸襟和使命担当。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已经空前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在此境遇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树立大局观念,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和世界变化格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统筹“两个大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发展。
“六个必须坚持”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立场、从国情出发的原则和自我革命的担当。拥有这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能像恩格斯说的那样:“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14]36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原创性贡献。它“既包含世界观、历史观,又包含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15]。“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精髓所指,是“中西结合”、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唯物辩证法、与时俱进、世界历史等品格追求和观点方法,而且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守正出新、天下大同等中国智慧。从内在关系看,“六个必须坚持”是各有定位、系统全面,又紧密关联、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价值立场,是出发点;“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力量源泉,是立足点;“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本质要求,是根本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根本任务,是突破点;“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思维方法,是统筹点;“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视野格局,是制高点。这六个点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是党开启理论宝库的“金钥匙”。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创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是党接续推动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和根本遵循。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信念,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握历史主动,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掌握并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使其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创造,在笃学笃信笃行中校准思想坐标、把握精神实质、拧紧思想开关。同时,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能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活学活用这一思想方法,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思想指引和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