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框架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2023-08-06 08:16陈艳华
新西部 2023年7期
关键词:立德美育劳动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其框架下,高校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德智体美劳教育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变革、三全育人方式革新入手,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协同,加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系统传授,加强体育课程和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实施,加强美育课程和美育浸润的创新突破,加强劳动教育和劳动价值的重构塑造,加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专业涵育,加强心理健康和校园文化的氛围营,从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地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综合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

立德树人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德才并重,自“德”形成开始,“为人立德”“以德育人”的思想观念得到不断发展,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与发展,各时期均发挥着服务国家政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个人成长等功能。从本质上看,立德树人实际上是教育永恒的使命与责任,因国家、社会、时代的特点以及需求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表达。[2]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要从认识维度与实践维度进行提炼转化。[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国情,综合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4]立德树人赋予教育以灵魂,使其成为一种充满人性的、理想的、有温度的特殊人类实践活动,明确表达了教育追求和价值目标,[5]对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立德树人要求下大学生素质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词海》中“素质”一词的定义为:1、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2、事物本来的性质。3、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大学生的素质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按照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人才要求,可将其内涵定义为: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是大学生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在先天基础上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熏陶以及自我觉醒而不断提升。

新时代背景下,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完善自我的生命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6]素质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先天性、后天性、可变性和多元性。[7]在立德树人目标要求下,大学生素质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与相对性。由于素质是一个集合概念,且受不同环境、对象和形势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所以在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素质时,首先要厘清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要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内容、方法、手段间的因果关系。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提升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一是缺乏全面性。高校类别不同,发展方向定位不同,培养人才要求不同,这使得各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重心出现偏差。这样不具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二是缺乏综合性。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时,更多的是针对单一素质对学生进行强化,并未考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求学生能处理复杂的问题,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素质教育最终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综合人才素质的缺失。三是缺乏创新性。各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多采用固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较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若高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仍用固定模式,将导致未来国家建设后备力量不足,社会发展人才短缺。

影响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高等教育改革成就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还存在差距,各高校发展方向定位不同,培养人才要求不同,使各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重心出现偏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利益驱动,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乐的一些社会现象,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三是信息爆炸时代,各类知识、文化、观念的传播更为迅速多元,缺少深度理解和思辨的全盘接受或断章取义,使学生容易陷入真伪难辨无所适从的境地。四是西方不良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渗透,一些反动、腐朽、堕落思想通过包装,妄图腐蚀大学生,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险恶目的。这些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交织作用互为促进,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思想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弱化个人素质提升的自主性。

立德树人框架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

如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使之适应新时代?从策略上看,高校需坚持目标驱动,问题导向,更好、更快、更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为提升大学生素质创设条件。

(一)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协同

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好思政课,强化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把爱国爱党的精神扎根于心。[8]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出课程中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科学伦理等育人要素相关的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专业课程中育人环节的溢出效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构筑三全育人大格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打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共同育人的新生态。

(二)加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系统传授

专业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系统性地学习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后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大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不应单纯地理解为某种操作性技能的习得,而应更关注于在学校专业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哲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其对法律界限的辨析。通過系统讲授,使大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并且具有良好的知识体系和自学更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对接今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

(三)加强体育课程和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实施

构建多元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开足开齐体育基础理论课,丰富术科科目和种类,推行大学生运动俱乐部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升因材施教效果。重视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及校内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为学生在校开展体育学习和日常锻炼创造条件。数字驱动智慧赋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日常训练软件的使用,帮助学生科学直观掌握运动情况和身体素质变化情况,使用软件实现体质健康测试目标化管理,通过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通过组织校内外业余或专业体育赛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能够提升身体素质的比赛。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9]

(四)加强美育课程和美育浸润的创新突破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设各类美育通识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同时,利用好感性教学形式,采用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等开展美育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美育价值,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雅艺术、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体验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创新美育浸润式体验。[10]跳出美育格式化、课程化的简单操作,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注重唤起其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等等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充分发挥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

(五)加强劳动教育和劳动价值的重构塑造

把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出大批既有劳动精神,又有劳动技能的人才,是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11]学校可通过设置“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课+专业劳动课程+劳动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普及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继承和发扬劳动精神,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效果。通過调研发现,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创造性劳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力量、能力和才干,使其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强化劳动品质的培养,加深其对专业的热爱有正面作用。

(六)加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专业涵育

推进建设“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尽可能地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趋势展望。组织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和创业理论和实践模拟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产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12]在服务地方产业建设中做好与企业的合作对接工作,注意收集发布优质创新创业平台资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真实环境,积累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经验。用好校友资源,积极开展校友创业导师选聘工作,使之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引导以及创新创业指导的助推力量,对于提高学生双创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加强心理健康和校园文化的氛围营造

系统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系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监测力度,关注学生异常表现,形成动态化预警机制。及时做好危机干预与处理,配备足够的校园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1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认识自己,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通识课程,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理论学习中自主调控个人情绪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注重积极向上学风氛围的营造与保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用好同伴效应,使大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悦纳自己。树立终生学习和发展理念,打通可持续发展通道,为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垫定良好的自我意愿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立场研究》,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49-152页。

[2]李力、金昕:《立德树人的历史进路、时代意涵和实践指向》,载《中国高等教育》,2019(3):37-39页。

[3]张志勇:《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载《教育研究》,2019(3):19-22页。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12-9。

[5]武贵龙:《三全育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载《北京教育(高教)》,2018(12):10-12页。

[6]高小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6):94-99页。

[7]高建昆:《论素质的内涵与特征》,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8-169页。

[8]万美容、孙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5):69-75页。

[9]宋彦李青、张天峰:《体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体系构建与路径保障》,载《体育文化导刊》,2022(3):98-103页。

[10]高洪:《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载《美术研究》,2019(4):8-9页。

[11]靳玉乐、胡月:《劳动教育与学生品格的形成》,载《教育研究》,2021(5):58-65页。

[12]李逸:《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载《教育现代化》,2020,7(53):56-58+65页。

[13]王鑫强、王洁、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启示》,载《教育评论》,2016(3):105-108页。

作者简介

陈艳华 任职于浙江理工大学社科发展服务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立德美育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热爱劳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