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彧
夏日,大家出游的旺季。有人奔赴山海,开启“特种兵”之旅,也有人漫步城市,追求“松弛感”出行。外省的友人来苏,逛吃逛吃间发来消息:“我在平江路一会儿评弹入耳,一会儿传来悠然的昆曲,一条街上好几家售卖苏绣、丝绸、苏扇的店铺,我们那儿非遗都要特意去找,在你们苏州,却是随处可见。”
她不说倒是没有过多关注这一现象。都说一条平江路,半部江南史,研究一番,发现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条路上还巧妙融入昆曲、评弹、缂丝、宋锦、苏绣等30多个非遗项目,匠心呈现雅致文秀的“千年江南”。
不能小看这样的汇聚。平江路,苏州最热闹的街巷,每日迎来送往的人流量数以万计,他们闲逛之余,偶然的一个转身便能触碰到苏绣、评弹、昆曲等非遗项目,这就好比商圈里的旺铺,即便知曉的人不多,但人流量上去了,也不愁没有名气,更何况这是非遗,本身就自带“流量”。非遗入驻平江路、山塘街或是商场,不过是撕下了曾经“曲高和寡”的标签,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这一传统文化。
翻阅资料可以了解到,其实苏州几年前就开始在保护、传承、弘扬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限制,在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及体验活动。只是,一直身处其中的我们,没有明显感受。
当然,让非遗与人们“不期而遇”不难,难的是要“擦出火花”。非遗如何“扩列”“破圈”“出圈”“融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85后、90后甚至00后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也有不少热爱东方元素的年轻人主动将视野投入到非遗这一领域,随着“年轻”与“非遗”的融合,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创新。
“老手艺”的“新表达”带来最直观的感受,非遗不再是“高处不胜寒”“伸手不可得”的模样,而是我们转身便可遇见的事物。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靠近非遗,让非遗走进自己生活时,非遗的受众也就变多了。就如此次采访中,苏州科技大学居易教授所表达的,当受众样本足够多的时候,即便只有10%的人去购买、去使用,其数量也是惊人的。当有了足够多的“群众基础”,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自然是未来可期。
在传承中突破和创新,在转角处遇见非遗,让非遗文化在新鲜视角下呈现出无穷的魅力,苏州一直在努力。
最后,回复友人:“在苏州,非遗和生活是贴近的,不仅是视觉上、触觉上,它还有让你心甘情愿掏钱买回家的魅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