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探源与现实着力点

2023-08-06 08:16宗良孙雨心王超
银行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发展

宗良 孙雨心 王超

中国近现代金融业在“西学东渐”中兴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尤其是历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融合西方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契合社会传统的特色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基本面长期稳定的发展奇迹,形成了中国特色金融理论体系。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金融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突出政治性和人民性,保持开放性和创造性,立足中国实际、把握本质规律,高质量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镜鉴与发展密码

中国本土金融业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世纪就产生了铸币雏形,《周礼》最早记载了办理赊贷业务的“泉府”①。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钱庄、票号、银号、当铺等,从事汇兑、货币兑换、存放款、典当等金融业务。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兴起是洋务运动“西学东渐”的实践结果。在开放通商及外国银行获取在华垄断利益的客观情况刺激下,1897年,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诞生,其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基本上是仿效汇丰银行。此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官商合办银行,“南三行”“北四行”②等民营银行相继设立。伴随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27—1937年,中资新式银行迎来一波发展高潮,全国银行总数达164家,分支机构数量达1637家。这一时期,民族证券业和保险业也获得初步发展,1918年中国首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1937年华商保险机构从1915年的59家发展到166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形成了“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商业信用全面取消,证券和保险业务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后,循着“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路径,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立,此后通过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职能分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银行与所办经营实体分离、金融各业分业经营,在“有‘破有‘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同时,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和现代监管体系逐步完善,2003年建立起“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架构。中国加入WTO后,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四大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实现重大突破,同业拆借、票据、外汇、证券等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显著增强,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金融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配适性极大增强,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深化,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名单中,中资银行有140家上榜;4家中资银行和1家中资保险公司连续多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近代以来,在吸收借鉴西方金融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业扎根中华大地、立足本土实际,不断对外来经验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了一条从“西学东渐”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与启示。

一是金融要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金融的使命所在,也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新式银行开创者盛宣怀在《条陈自强大计疏》中提出开辦银行的目的就是“流通一国之财货,以应上下之求给”。中国新式银行从成立之初,就重视服务社会公众,积极开办储蓄和农贷业务,大力支持民族工商实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发挥集中优势,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金融业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局,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有效满足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需求。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只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脱实向虚、投机逐利,就会引发严重后果。例如,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金融机构大肆倒卖外汇黄金,银行设立暗账掩盖投机放贷,成为恶性通胀的主要推手,造成了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的严重动荡。

二是国际经验要同本土实际相结合。西方金融制度和理论是参照而非教义,是标准而非真理,要立足中国社会传统、制度背景和实践土壤进行吸收和转化。早期银行等新式金融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在“冲击—回应”模式下进行“师夷长技”的变革选择。因此,在开办之初,新式银行充分借鉴外国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理念,注重引进西式人才、进行业务创新,但同时也扬弃地继承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经验,如沿用官利制度筹集股本、吸收传统机构从业人员开拓市场等。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业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探索符合国情的金融发展模式,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发挥银行信用主导作用,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同时推进了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各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改革和开放要协同推进。金融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宝贵经验。一方面,改革可以促进更高水平开放,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内金融市场对国外优质资源的吸引能力和集聚能力,以开放的主动赢得竞争的主动、发展的主动。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破解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完善了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活跃了市场竞争,扩大了市场容量,金融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开放可以激发改革、倒逼改革,在开放的过程中对标先进、看到不足,通过改革的手段不断完善、调整和赶超,能够使发展活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内审社会趋势,外观世界潮流”,历时10个月走访18国,引进西方先进理念开展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并成功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中国首家海外机构——中国银行伦敦经理处,使中国银行“在上海金融市场均足与外国银行抗衡”。

四是创新要以守正为基础。创新是金融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在探索前行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业因势而变、主动求变,不断积蓄吸收转化、集成融合、创造突破的发展势能,从产品、模式、流程、制度的模仿、超越到金融科技应用实现全球引领,走出了一条由引进、消化、再创新到更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的变革之路。创新以守正为基础,发展以稳定为前提,盲目创新会导致金融失序,累积系统性风险。我国始终将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发展纳入审慎监管框架下,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构筑起充满活力又稳健安全的金融体系,成功应对多次外部风险考验,实现了促发展与防风险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创新和评价标准突破

中国特色金融理论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故事和中国速度成为金融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对金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深刻阐释,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新时代命题,总结我国开创性、独创性实践经验,对金融事业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系统阐述,以崭新的思想内容把中国特色金融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金融发展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为市场树立理性预期

中国金融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方向性。以全局观念明确金融工作的功能定位和改革发展方向,不仅可以从顶层设计上把握金融动势和走向,为金融发展制定总计划、总蓝图,而且可以为市场建立明确预期,降低各市场主体参与者的信任成本,实现社会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的平稳运行。

中国共产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方向明确的关键。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这一论述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坚持党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作为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设计者,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金融事业朝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持续探索和不断完善,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认识金融发展规律、把握金融基本运行逻辑是方向明确的前提。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金融业不断总结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在明确前进方向的同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当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就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風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这三项任务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控金融风险是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的前提,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强化金融监管,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发展应以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检验标准

金融对现代社会具有多重功能,但对于金融模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视角,就在于其是否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金融体系立足于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行业发展、服务对外开放、助力共同富裕,实践证明,造福社会的金融体系应该是能够有效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

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金融问题,提出“把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作为党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这些精辟论断凸显了金融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枢纽地位,奠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改革框架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宏观层面上凸显了金融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设擘画了蓝图。充分认识金融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意义,为金融服务国家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和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是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资金要素流向更有效率的部门,但经济效益并不一定总是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中国金融业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是具有独特优越性和超越性的体现。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必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更好地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

应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优势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争论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既发挥市场的作用保证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又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局限性。中国特色金融道路的探索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定了一个合理的临界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范式,即市场与政府是互相统一的整体,两者不是替代关系和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实现良性运行的。

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打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分野,不断深化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体现了鲜明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枢纽与核心,更好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动力来源。为推进金融市场化建设,中国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金融价格发现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不断简政放权,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完善市场化调控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干预产生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充分发挥了市场规律在金融领域的引导性作用。

注重政府作用,建立并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存在弊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存在缺陷。面对市场的失灵和局限性,政府在维护公平竞争、保障社会福利、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有所作为,是对市场的必要和有效补充。宏观调控是中国提出的创新性概念,是对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国实行有力、有度、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在避免影响市场本身效率的前提下,综合把控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与周期性问题,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利率调控传导机制、建立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在长期规划部署中平衡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目标,成功验证了政府与市场在金融领域从对立转为统一的发展模式。

金融体系应不断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金融本身也可能累积形成巨大的风险。衡量一国金融体系好不好,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金融系统的安全性。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金融就可能成为引发财富流失和社会动荡的因素。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将金融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同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显著区别。

处理好金融稳健经营与发展的关系。面对西方社会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中国基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布局,在改革进程中采取了“渐进式”的策略,拒绝了西方将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挂钩的倾向,适时推进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保持了体制转轨的平稳运行,也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宏观调控和审慎监管下,中国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有效应对了历次金融危机、治理了金融乱象,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维护金融秩序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守住了金融安全底线。强大的风险抵抗能力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为应对潜在金融波动和各种风浪考验创造了条件。

秉持全局观念,谋划金融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金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全局观念,以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系统安排,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瞄准系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而且能深入研究金融体系各要素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施成效上相得益彰,统筹金融事业行稳致远。

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金融业立足中国国情、服务人民需要,将开放兴业和本土创新相结合,用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快稳”平衡發展的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金融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突出政治性,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是我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是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障。宏观层面,党中央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力,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核心作用,通过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金融管理工作的系统论,可以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强化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开放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等复杂问题上赢得先机和主动。微观层面,金融企业必须以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遵循,坚决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和竞争优势,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坚守人民性,站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福祉的立场。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是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摆在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金融业要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坚持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理念,促进真实财富创造和实体经济增长,为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强大物质保障。坚守金融服务社会民生初心,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得性和便利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金融需求,让金融的人民性在具体金融实践中不断得到彰显。

坚持开放性,深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金融体系的繁荣也需要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要持续深化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国内金融体系的适配性,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打通市场、资金和投资机会,助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中国金融业要顺应大势、把握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积极与世界互联、互通、互鉴。同时,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激发创造性,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金融业要全面、系统、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注重动能创造、赛道创新、增量创优,有效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重点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以高效能创新、高质量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

保持稳定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高度,始终将维护金融稳定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主题主线,实现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有效协同。中国金融业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增强未雨绸缪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不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应急处置重大风险的能力,注重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与防范化解,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其中宗良系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

高级研究员)

976639255@qq.com

猜你喜欢
金融业金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YRAMID PAINS
P2P金融解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