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教学促“无形”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初探

2023-08-06 06:46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有形和平学科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张 华

“一切教学都是育人”,这里的“育人”是多元的。它要求我们不仅给学生简单的文化知识,而且要给学生能够受用一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方法、能力和智慧……

叶圣陶先生曾说:“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所谓都是政治课,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

从叶圣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至少有两点相当重要: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同时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在本学科教学中,更要不断关注、调查、研究,积极把握和落实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自然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本文就从学科教学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是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为此,要力求每节课至少有一个环节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培养:

一、思维牵引——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多种智能,而非单一智能,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这一理论,不仅要求教师会传授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需求、责任意识、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综合探究能力等方面素养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要达到此目标,可以在课程导入的环节,从书中所给的事例、课堂偶发事件或课前搜集的材料中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好素材,如某个有哲理的笑话、同学身边有感触的小事或有质量地设置“脑袋急转弯”一类的题目,这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去领悟知识、体悟人生。

记得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时,有一天,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学生都在看着一个同学不停地笑着,还不时地窃窃私语。循着他们的视线,我把目光停留在了王同学那里,只见他脸涨得通红,两只手却在书箱里不停地“折腾”。我好奇地走到他面前,定睛一看,原来,他左手的食指伸到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口里,怎么也拔不出来了!同学们越笑,他越着急,越用力拔在瓶口里的那部分手指,结果手指肿胀得愈加难以拔出。我当即问大家:“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把手指拔出来吗?”这时,学生们才把思绪从看笑话转移到出主意上来——“把水瓶剪开”“像拔萝卜一样找力气大的帮他一起拔”“要不打119 吧,让消防员帮他破拆”“热胀冷缩,用凉水冲着手指和水瓶连接的地方,边冲边一点点往外拔”……最后的这个办法,成功地帮助王同学解了“手指之困”。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这个事件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经过交流,最终感悟到:做什么事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客观规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能蛮干,否则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教师的适度适时引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角度理解并验证了相关知识,促使师生间、生生间的智慧相互碰撞,心灵彼此悦纳,这样的思想政治课让学生兴趣盎然,获得感增强。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注意:教师选取的内容要与所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关注情境要求的思维的健康性以及辩证性;课堂上把握好时间分配和探究广度与深度的分寸,要避免出现主次不分、是非不明的情况。

二、疑问引领——积极的质疑促进知识的深入

优秀的课堂应有深度。教师的设疑应秉承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挑战。疑问引领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延伸,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探究开放式与延伸发展型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答辩中弄清疑难问题,明辨是非曲直。在讲授《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和平问题?为什么和平问题是时代的主题?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能够成为时代的主题呢?和平与发展是怎样的关系?和平与发展的障碍是什么?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这些问题在四个探究活动的层层推进下逐个展开、逐个突破,学生在阶梯式的疑问引领下,加深了对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政治认同。

三、情境引领——合理的情境是升华知识的摇篮

优秀的课堂要有“温度”,即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有情感触动。由境入情让我们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触碰心灵中那最柔软的地方。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遴选那些既符合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境材料,更要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素材进行多元、深层、客观、负责的解读,以引领学生探究和思考,用恰当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所想、所感,进而把对书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体验外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用理性精神指导自己为人处事,在情感体验中升华自我思想品质,最终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前面提到的课例《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四个情境探究活动:

【探究一】沉思历史 呼唤和平——“创设情境寻疑激趣”

通过战争视频和相关图片,设问:同学们能用一两个词语描述视频和图片带给你的感受吗?在情境的冲击下,不难得出“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结论。

【探究二】反思发展 深识和平——“设疑导思释疑探疑”

通过视频“发展”探究总结相对和平的环境下的发展状况,深度理解和平对发展的意义,整合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探究三】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论辩问题升华认知”

放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关视频,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学生根据预习阐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探究四】和平发展 中国风范——“合理评价体验感悟”

通过视频“和平发展态度差异”,感悟我国在追求和平、维护和平过程中的做法、态度、主张等。分组进行3分钟的交流研讨,生生互动,交流观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探究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思维,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延伸知识,在课堂中增强政治认同。

四、习题引领——习题设计是知识升华的牵引绳

习题环节的设置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这里说的练习指的是既具有巩固教学知识、检查落实效果的功能,又具有通过练习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核心素养的功能的练习。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选择课堂练习,将无形的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有形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领域中去,实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培育核心素养”的三效合一。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凭一次思维引领、一个疑问、一种情境、一道习题就可以实现的,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环节设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长期不懈的坚持。笔者坚信,在无数“有形”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积累与反思提升会让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于“无形”中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有形和平学科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未定义
“超学科”来啦
博弈·和平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